从克里姆林宫遇袭再看36年前的红场飞机事件

史论 2023-05-04 13:57:12

2023年5月3日俄罗斯总统府克里姆林宫在16分钟内连续遭到两架无人机袭击。目前克里姆林宫遇袭的视频画面已在全世界疯传。记得去年泽连斯基就曾放出狠话要对普京领导的俄罗斯政府实施斩首行动。那时很多人还把泽连斯基这番表态当笑话。现在看来这可不是一个笑话。乌克兰自己有没有能力对俄罗斯发起斩首行动不知道,但事实证明有北约支持的乌克兰是真有能力干这事的。

虽说这次袭击并未造成人员伤亡,但对俄罗斯的影响还是很大的。无人机能堂而皇之袭击克里姆林宫暴露出俄罗斯的防空系统是存在漏洞的。其实自从俄乌冲突爆发以来俄罗斯的防空系统就一直表现乏善可陈:不仅在乌克兰战场没发挥什么作用,而且在俄罗斯本土都不怎么好使。俄军位于塞瓦斯托波尔的油库被炸了,克里米亚大桥被炸了,别尔哥罗德州靠近俄乌边境的变电站被炸了,圣彼得堡的高压线塔被炸了......

当这些目标被袭击时俄罗斯的防空系统都没能发挥应有的作用。现在连俄罗斯的心脏克里姆林宫都被袭击了。这让我想起了1987年的红场飞机事件:当时19岁的西德青年马蒂亚斯·鲁斯特驾驶飞机闯过苏联防空系统的层层警戒降落在莫斯科红场上。鲁斯特出生在联邦德国汉堡附近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父亲是工程师,母亲是一个家庭妇女。从小就对飞行充满了兴趣的鲁斯特在17岁时参加了航空俱乐部。

鲁斯特经过一年多的刻苦训练后取得了私人驾驶执照并成为汉堡航空俱乐部的正式成员。1987年5月鲁斯特驾驶飞机开始了一场奇妙之旅:他驾驶飞机从西德出发一路飞过冰岛、挪威降落在芬兰。5月28日上午鲁斯特从芬兰首都赫尔辛基起飞前往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他本打算从斯德哥尔摩返回西德,可当他起飞后却突然心血来潮对苏联的神秘天空产生了兴趣就掉头向东飞去。

在此之前鲁斯特曾向同伴夸口要驾驶飞机前往苏联。当时几乎所有人都对此报之一笑。他们做梦也没想到鲁斯特真敢将这一计划付诸实施。冷战时期西德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阵营的成员。一个西德人驾驶飞机擅入苏联领空轻则被强制迫降后遣返、重则可能直接被当成入侵者击落。防空系统号称是有如铁桶一般的防空壁垒,这是由1300架拦截机、大约一万枚防空导弹、7000部雷达组成的。

鲁斯特为避开苏联的防空系统关闭了除无线电罗盘以外的一切无线通讯设备。可苏联加盟共和国爱沙尼亚科赫特拉亚尔韦市的雷达仍在5月28日14点29分捕捉到一个不起眼的飞行目标。苏军的三个导弹师随即处于一级战备状态。这时只待一声令下就可以随时消灭目标,但命令却迟迟未下达。在此之前的1983年9月1日苏联军方在萨哈林群岛上空击落了一架因偏离航线而误入苏联领空的韩国民航波音747 客机造成机上269名乘客死亡。

这一事件发生后使苏联在国际舆论上处于相当被动的局面。事后苏联军方内部下达了秘密命令:在没判定飞机有军事目的的情况下禁止向一切民航飞机和体育运动飞机开火。由于鲁斯特关闭了飞机上除无线电罗盘以外的一切无线通讯设备,所以当苏联军方的雷达捕捉到他驾驶的飞机时甚至根本无法确定这是不是一架飞机。他们只知道一个不明飞行物体进入了苏联领空,但无法判明该飞行器是否具有军事目的。

根据苏联军方的最新命令:在未判明飞行器是否具有军事目的之前他们是不能开火的,只能将情况逐级上报后等待上级指示。巧的是当时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正在国外访问。谁也不敢冒险承担击落民航客机而使苏联处于外交被动的责任,因此击落目标的命令就始终没下达。这并不意味着苏联军方就对这件事完全放任不管了。事实上苏联军方为确认这个不明飞行物的真实身份派出了两架米格—23截击机从“塔巴”军用机场升空进行拦截。

鲁斯特面对两架米格—23截击机的拦截迅速做了一个向下俯冲的动作。这样一来鲁斯特的飞机不仅从截击机飞行员的视野里消失了,而且也从地面雷达的屏幕上消失了。5分钟后该地区的雷达屏幕再次捕捉到一个飞行目标,但由于飞行路线和高度不相同使苏方工作人员误以为这和之前的那架飞机不是同一架,之后苏联工作人员的注意力就集中在寻找这个他们想象中的新目标之上。这使鲁斯特又躲过一劫。

鲁斯特随即向东南方向飞行并于15点左右抵达普斯科夫市上空。鲁斯特进入苏联领空的5月28日这天恰好是全苏边防军日。整个苏联都在进行着各种庆祝活动。普斯科夫市的庆典恰好就是飞行表演。鲁斯特的飞机混迹在一大群苏联飞机之中再次蒙混过关。鲁斯特驾驶飞机继续悠然地在苏联领空又飞行了200 公里。在飞抵旧鲁萨城地区时这架飞机又一次从雷达屏幕上消失了。鲁斯特因此得以继续前进。

当他途经托尔若克市又一次巧合帮了他大忙:就在一天前托尔若克市郊40公里处发生了一场空难。这时该地区上空到处都是正在搜救遇难飞机及人员的苏联飞机。由于鲁斯特的飞机飞行速度、高度和这些苏联飞机完全一样使地面工作人员误以为这也是一架救援飞机。可以说1987年马蒂亚斯·鲁斯特驾机飞越苏联领空这一看似不可能的奇迹正是由这一系列阴差阳错的巧合所导致的。

鲁斯特即将飞抵莫斯科上空时更为戏剧性的离奇巧合发生了。某个大人物下了一道命令:暂时关闭防空网的自动控制系统以进行一次计划外的停机检修。苏联方面以及日后的俄罗斯迄今为止都没解密这个大人物的身份。目前我们所能知道的就是:正是在这20分钟的空隙之内鲁斯特驾驶的飞机于19点38分飞进了莫斯科。根据鲁斯特自己日后的叙述称:他一开始打算降落在克里姆林宫内,但发现缺少适合飞机降落的平台。

他最终降落在了瓦西里大教堂前面。这时教堂前满是人群。鲁斯特打开了降落指示灯,挥动着飞机翅膀上的襟翼,好几次从人群的头顶上掠过。这天恰好有一架直升机在红场进行航拍。因此当红场保卫处的值勤少校托卡列夫接到电话询问时他平静地回答:“是在航拍咧”,而当巡逻哨兵科索卢科夫向他报告有一架飞机在红场上空飞行时他只是懒洋洋地回答:“你只要当心别让母牛闯到红场就行了,至于飞机不用你操心啦!”

由于这天是全苏边防军日,所以莫斯科的庆典吸引了很多外国的游客前来游览。鲁斯特站在他的小型飞机上把写着自己名字的单页发送给了各国的游客,仿佛在显示自己的胜利。在此之前一系列阴差阳错使苏联方面一直误以为鲁斯特驾驶的飞机是一架苏联飞机。到这时他们终于发现这是一架擅闯领空的西德飞机,于是克格勃随即将鲁斯特带走。克格勃在对鲁斯特进行审讯后确定他并没任何阴谋。

鲁斯特仅仅只是一个想以突破苏联防空系统之举炫耀的飞行爱好者。苏联以擅自闯入航空禁地的名义将其判处了四年徒刑,但仅仅一年后就将其遣返回西德。事发之时正在柏林与华沙条约国的有关领导开会的戈尔巴乔夫在回国后解除了国防部长索科洛夫元帅的职务,随后苏联军方进行了大规模的换血洗牌。由于红场飞机事件充满太多离奇的偶然因素,至今仍有人怀疑此事背后有着不为人知的隐情。

这次无人机袭击克里姆林宫事件显然要比36年前的红场飞机事件更严重:当年鲁斯特仅仅只是一种炫耀行为,但这次可是实实在在的攻击。袭击者想以此向全世界表明自己有能力攻击俄罗斯的心脏。当然这也很可能刺激俄罗斯采取更为强硬的立场。未来俄乌双方在正面战场阵地消耗战之外可能会采用包括无人机在内的各种方法加大力度打击对方境内的后方目标。克里姆林宫遇袭后不排除俄罗斯方面也可能对应把乌克兰总统府作为打击目标。

0 阅读: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