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机升降出入,治病之大要

鸿志康康 2025-05-01 05:44:38

《素问·六微旨大论篇》曰:“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

气机的升降出入,是人体脏腑运行的主要形式,是各个脏腑综合作用的体现。脏腑气机之升降可归纳为:肝、脾、肾主升。肺、胃、胆、三焦、膀胱主降。在下者以升为和,居上者以降为顺。升降出入协调有序,则脏腑功能正常。

分而言之,心火下降,肾水上济,交通心肾;脾气上升,胃气下降,升清降浊;肝气升发,肺气肃降,以疏利三焦,通调水道。正是这种升降的共同作用,才维持了人体的生理功能。

人体感受六淫之邪,或内伤七情,皆会引起脏腑气机升降失常,出入无序,诸病由生。

如肾的气化功能失常,不能温化水液上承于肺。则口干欲饮;不能温煦膀胱而开阖不利,则尿少尿闭。心火不降而心悸失眠;心火上炎则口舌生疮。脾的清气不升可见头晕头昏;脾虚气陷则久泻脱肛。肺气下陷则气短;肺失肃降则咳喘、胸闷。肝失升发则情志抑郁,胁胀纳呆;肝气升发太过,气血并走于上,则性情急躁易怒、面红目赤等等。

升与降又是治疗气机升降失序的一种方法。内经云:“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本草疏经云:“降可去升,升可去降”。升与降的药物对于机体有向上提举和向下降逆的作用,升降药物的并投以调整脏腑气机升降的失常,恢复气机升降的正常平衡。

现举数种气机升降法。

升清降浊法

是以《内经》“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而立论。

升发脾阳、和胃降逆

脾主升清,胃主降浊,通上达下,为气机升降之枢纽。如《伤寒论》中以理中汤治疗寒证吐泻,所用的参、术、姜、草没有一味是擅长治疗吐泻的药物,而是通过温阳健脾之法调理脾胃机能,达到升清降浊的目的。

再如《伤寒论》中的泻心汤及旋复代赭汤以半夏、生姜、旋复花、代赭石化痰清热降逆,辅以参、草、枣等健脾益气,用降逆的方法治疗气机上冲的病证。

藿香正气散中藿香芳香化浊,以升脾之清阳,厚朴、半夏下气降逆以降胃之浊阴,一升一降,使中焦升降复常。这一类方剂还有六和汤等。

李东垣的《脾胃论》主张健运脾胃,升清降浊,而在升降问题上,更强调升发的一面,只有脾气升清、谷气上升,元气才能充足,用升提的方法来治疗气机下降的病证,从而创立了以益气升阳为主的一系列升发脾阳的方剂,有补中益气汤、升阳益胃汤、升阳除湿汤等。

以补中益气汤为代表最能体现这一思想。培中举陷之法的补中益气汤,具有补中益气、升阳举陷、调理脾胃的功能,治疗脾胃气虚。黄芪为主,补中益气升阳;佐升麻、柴胡升提下陷之气。通过补气,使下陷的中气得以恢复,从而治疗脏器下陷。

升阳除湿法是李东垣治疗内伤脾胃病的治疗法则。脾胃内伤后,功能虚衰,阳气不能上行,浊阴反有过盛,水谷不能化生精微而生湿浊,表现为慢性肠鸣泄泻,便溏不成形,少气懒言,四肢乏力的脾被湿困,脾气下陷的症状。升阳除湿汤、升阳汤都是以升麻、柴胡升提脾气,治疗慢性泄泻。

《医学衷中参西录》的升陷汤也是以升发脾阳来调整脾胃功能的代表方剂,以黄芪、桔梗、升麻、柴胡益气升阳,脾气一升,浊阴得降,诸症悉解。治疗慢性腹泻及胃下垂。

调和肝脾、升清降浊

肝胆属木,性喜条达而恶抑郁,主疏泄气机;脾胃属土,位居中焦,升清降浊,其升降功能与肝的升发疏泄关系密切。

“肝木乘土”、“土壅木郁”说明了肝与脾胃在病机上的联系,肝胃病变常相互影响。肝失疏泄,胃气随之上逆,胃气不降,气机随之郁结;肝气横逆犯胃,多因情绪急躁,情志不畅,升降失调可见胸胁胀满,脘腹疼痛,嗳气吞酸,食少纳呆的肝胃不和等汪。

疏肝理气法及和胃降逆法都离不开升降法则的运用。如柴胡疏肝散、四逆散、大柴胡汤、痛泻药方、逍遥散等均体现了调理气机,升降有序,阴阳平衡之功效。

四逆散、柴胡疏肝散中柴胡升发阳气,疏肝解郁,透邪外出,枳实、枳壳理气解郁,泄热破结,与柴胡为伍,一升一降,加强舒畅气机之功。用于返流性食管炎和急腹症的治疗,调畅气机,通阳开郁,缓急止痛。

大柴胡汤中柴胡升疏少阳肝胆之气,黄芩清肝胆,大黄、枳实泻阳明实热,两者一升一降,肝胃不和得以缓解。以往治疗胆系感染、胰腺炎,目前也可用于高脂血症的治疗。痛泻药方治久泻用升麻,对溃疡性结肠炎、肠易激综合征的治疗取得满意疗效。

交通心肾法

心居上焦,肾居下焦,心阴宜下交于肾阴,肾阴宜上济于心阳,一升一降才能维持阴阳协调的生理功能。

心肾不交的病机为心火上炎,肾精亏损,表现为心悸、失眠、怔忡、遗精等。交通心肾是引降心火下交于肾阴,使肾水不寒,注摄肾阴上承于心阳使心火不亢,阴阳升降复常,从而达到心肾相交,即水火相济。常用的方剂有天王补心丹、六味地黄丸、黄连阿胶汤及交泰丸等。

天王补心丹主治阴虚血少,神志不安之证。方中生地滋阴凉血,补肾养心,清热安神,下入少阴滋水养阴,水盛以伏火。玄参滋阴降火,以制虚火上炎。二药相伍滋水降火,肾水上升使心火不亢,心火下降使肾水不寒,即水火相济。近年来用于冠心病,焦虑证,老年癃闭的治疗。

黄连阿胶汤中以阿胶、鸡子黄滋阴养肾,以黄连制其心阳上亢,使阴阳复常心肾相交。治疗以肾阴虚造成的失眠、抑郁。心火偏旺火不归源者,常用交泰丸。方中黄连、肉桂配伍以引火归元、交通心肾。可用以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等。

欲降先升法

是欲达到降火通利的目的,必须用升提之法,是以升引降的一种治法。

载药上行

是用升提引经药物,以升引降而达到热清火降的一种治法。升降肺气以治胸痞、咳嗽之法,方如败毒散之桔梗宣肺,枳壳降气;桑菊饮用桔梗宣肺利气,杏仁降肺气;九仙散用桑白皮、款冬花、贝母降气止咳化痰,桔梗宣肺祛痰,载药上行,均体现了一升一降,降中寓升的道理。

清胃散以升麻引经,上清阳明胃经之热,散火解毒。济川煎是治疗肾虚便秘,温润通便的方剂。牛膝、肉苁蓉、当归、泽泻、枳壳等润降宽肠下气药中配少许升麻以轻清升阳,清阳得升浊阴自降。

提壶揭盖法

是开宣肺气的一种方法,适用于小便不通。人体之内,肺为“华盖”,由肺的宣发肃降,才能完成通调水道的作用,如果肺气失于宣畅,不能通调水道,水湿停留,形成水肿、小便不利,甚至大便闭塞。

根据升降相因之理,通过宣畅肺气,达到通调水道以利小便的目的。是治疗癃闭的常用的一种方法。

如清肺饮中黄芩、桑白皮、麦冬清泄肺热;车前子、木通、茯苓、栀子清热通利,使上清而下利,气机调畅,小便自通。

越婢加术汤宣肺泄热,利水消肿。主治风水证。以麻黄宣肺发汗,疏浚水之上源,使肌腠开发,毛窍宣通,水道通调,必然水肿消退。即“开鬼门洁净府”。

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脏腑之间在生理上相互依存和制约,病理上相互影响和传变。脏腑升降出入运动是同步进行的。如周学海《读医随笔》中说:“无升降则无以为出入,无出入则无以为升降,升降出入,互为其枢者也。”

只有顺应脏腑气机升降出入特性,再结合药物的升降浮沉合理组方用药,因势利导或逆向调整,使失常的升降出入状态恢复正常。脏腑气机升降出入运动有序,则人体气机趋于协调。而百病不生。

9 阅读:239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