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干热华南闷热,高温之后,暴雨又开始了,农民要做好3件事

锄禾园 2020-07-07 23:23:21

已经到了7月小暑节气,马上就入伏了。这也是连续35天发布全国暴雨预警了。从时间持续上来看,这次暴雨持续时间之长是近年来少见的。那么这次暴雨到底要下到啥时候才终止呢?

其实总结一下2020年过去的上半年,可以说这半年过的实在太“魔幻”。从年初的蝗灾逼近中国,到发现草地贪夜蛾的卷土重来,再到蝗虫产生25年一遇的重大蝗灾已经抵达邻国印度,逼近国门。

而6月同时开始的,还有伴随着南方梅雨季节到来的全国性暴雨。在暴雨不止的情况下,北极圈的气温突破了历史极值,在6月20日,北极圈内的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维尔霍扬斯克竟然出现了38度的高温,这个数字比往年的平均温度高出了近20度,一举打破了北极圈内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最高温。有网友打趣地说,照这个趋势热上几年,西伯利亚这片不毛之地可能以后是世界上最大的产粮区了,今年到底咋了?气候咋不按常理出牌了?

有研究指出,全世界已知的15个气候临界点,现在已经有9个已经激活。分别是:北极海冰面积减少;格林兰冰盖消融加速;南极西部冰盖消融加速;南极东部冰盖消融加速;冻土层开始融化;亚马孙雨林面临经常性干旱;高纬度森林开始消失;珊瑚礁大规模死亡;大西洋环流减弱。

在我国,已经进入了暴雨洪水频发的阶段,尤其是6月以来,全国发生超警戒水位以上洪水河流250条,主要集中在南方的广西、广东、贵州、湖南、湖北、江西、四川、重庆和安徽。以湖北为例,6月出现了5次强降水,有些地区甚至打破了当地有气象记录来的单日降水极值。

7月3日,这轮降水有了明显的减弱趋势,但4日开始,又有一轮新的强降水“无缝衔接”,也就是从西南到长江中下游,又一轮暴雨来了。和暴雨同时来的,还有高温。在西北大陆,由于高压控制,干热暴晒。像是吐鲁番地区,午后地表温度有可能接近或者超过70度。另外一个就是正在发生强降水的华南和江南南部,闷热难耐,像是福州、海口,除了预防降水带来的损害,还要防高温,注意防暑和补水。你家近期是艳阳高照,还是风雨交加呢?

而作为农民,在每一次强降水之后,最关心的恐怕就是自家田里的庄稼了。现在正是玉米的成熟期,再过不多久,就要收获了,但一轮轮的强降水,真让人为玉米捏把汗。暴雨之后,农民一般都会下地进行生产自救,减少损失是首当其冲的事。

第一,山区和临近河道的农民家庭,在大暴雨涨水之后,要首先断电,切断自家电源开关,这样做能避免发生漏电情况。一旦出现山洪,冲毁电杆,或者伴有狂风的时候,再断电就来不及了。

第二,及时转移,缩短自己待在地势低洼地区的时间,在危房居住的农民尤其要重视这点。越是老旧房屋越是要及时转移,因为很多人当初建房时候,都会选择高地,可随着人们建房的频率增加,地基越来越高,相反,原来的房屋地基显得就在低处了,周围房屋抬高地基之后,老房子就像“蜗”在那一样,在发生强降水的时候,积水问题一般都出现在老房的地基周边。

第三就是庄稼的自救了。在强降水之后,农田都是首先被淹的,玉米吹倒也很常见。以玉米为例,狂风暴雨后出现倒伏和积水,要及时的清沟理渠,倒伏的玉米要及时扶正。因为玉米是一种怕干旱,又不耐洪涝的农作物,土壤湿度超过玉米的最大持水量8成时候,玉米就会显现出发育不良,如果玉米田被积水淹没超过3天,存活率就基本很低了。

在清沟理渠之后,还要适当追肥,因为土壤的肥力被强降水带走了,这时候可以选择0.5%的尿素和0.3%的磷酸二氢钾,充分融合后,选择一个晴天对玉米的叶面喷雾追肥,连续喷洒2次,两次之间间隔7天。

0 阅读:4

锄禾园

简介:我是热爱科学探索的圈叔。解读天文地理气象农业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