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哪吒》,毁童年?
最近《哪吒2》上映,票房一路高歌猛进,都破了135亿了,这成绩简直让人惊掉下巴。
不过,网上也炸开了锅,各种声音都有,尤其是关于新版哪吒形象的争议,那叫一个激烈。
有人说,这哪是哪吒,简直是毁童年!
你小时候看过的哪吒是不是脚踩风火轮,英姿飒爽的少年?
现在这个,顶着个锅盖头,一脸的“我是小坏蛋”,说是“毒教材”里的插图,是不是有点过分了?
说实话,我第一眼看到新版哪吒的时候,也愣了一下。
这形象,跟我记忆里的差距也太大了。
但仔细想想,老版哪吒固然经典,但新版也不是一无是处啊。
形象崩塌,太丑了?
抛开情怀滤镜,咱们客观地看看这个新形象。
的确,它没有老版那么“正”,甚至有点“丑萌”。
但这种“丑萌”反而更接地气,更像我们身边那些调皮捣蛋的小孩。
想想看,一个从小就背负着“魔丸”命运,被村民视为妖孽的孩子,他的形象肯定不会是那种光鲜亮丽的“乖宝宝”。
他会反抗,会叛逆,会用恶作剧来掩饰内心的孤独和恐惧。
新版哪吒的形象,恰恰抓住了这种内在的矛盾和挣扎。
他不是一个完美的英雄,而是一个有血有肉,有缺点,有成长的普通孩子。
这种形象,反而更能引起观众的共鸣。
再说了,审美这东西本来就是很主观的。
有人觉得“丑”,也有人觉得“萌”。
你觉得像“毒教材”,我觉得还挺有特点的呢!
剧情魔改,能忍?
除了形象,剧情也是大家吐槽的重点。
原著里,哪吒闹海、抽龙筋、削骨还父,那叫一个惊天动地。
新版里,这些情节都做了很大的改动,甚至把哪吒和敖丙这对“宿敌”变成了惺惺相惜的朋友。
这对于原著党来说,简直是不能忍啊!
“乱改原著!
”“毁经典!
”这样的声音在网上比比皆是。
我理解原著党的心情,毕竟经典是不可替代的。
但是,时代在发展,观众的口味也在变化。
如果一味地照搬原著,不加任何创新,那只会让经典变成“老古董”。
新版哪吒的改编,其实是想赋予这个故事更多的现代意义。
它不再仅仅是关于英雄的传说,而是关于亲情、友情、命运和自我救赎的故事。
哪吒和敖丙从对立到合作,体现了打破成见、携手共进的精神。
这种改编,或许是对原著的一种颠覆,但也是一种新的诠释。
再说了,神话故事本来就是不断被改编和演绎的。
从古至今,关于哪吒的故事版本数不胜数,每个版本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侧重点。
我们不能用一个固定的标准去衡量所有的版本,而应该用一种开放的心态去欣赏不同的解读。
票房135亿,凭啥?
说了这么多,大家肯定想问:既然争议这么大,为什么《哪吒2》还能拿下这么高的票房?
这就要归功于这部电影的内核了。
它不仅仅是一部动画片,更是一部关于成长和救赎的寓言。
哪吒的“我命由我不由天”,引发了无数人的共鸣。
这句话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是一种精神,一种不屈服于命运,敢于挑战权威的精神。
在这个内卷严重的时代,每个人都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压力和挑战。
我们常常感到无力和迷茫,不知道该如何改变自己的命运。
而哪吒的故事,就像一束光,照亮了我们前行的道路。
它告诉我们,即使身处逆境,也要坚持自己的信念,勇敢地面对挑战。
此外,《哪吒2》也展现了浓厚的亲情和友情。
李靖夫妇对哪吒的爱,敖丙和哪吒的友谊,都让观众感动不已。
这些情感,是超越了时代和文化的,能够触动每个人的内心深处。
总而言之,《哪吒2》的成功,不仅仅是因为它的视觉效果和搞笑情节,更是因为它传递了一种积极向上,充满希望的精神。
它让我们相信,即使是“魔丸”,也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成为真正的英雄。
所以,我觉得,我们不妨放下心中的成见,走进电影院,重新认识一下这个“丑萌”的哪吒。
或许,你会发现,他并没有毁掉你的童年,而是给你带来了一些新的思考和感悟。
毕竟,时代在变,我们也要学会用新的眼光去看待经典。
与其抱怨“毁童年”,不如拥抱改变,感受经典在新的时代焕发出的新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