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慢病管理体系打造慢病防控新机制

寒天看健康 2023-06-10 22:50:03
视频加载中...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卫生健康服务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人均预期寿命不断增长,慢性病患者生存期的不断延长,加之人口老龄化、城镇化、工业化进程加快和行为危险因素流行对慢性病发病的影响,我国慢性病患者基数仍将不断扩大。 “我国8.45亿慢病患者中,单是高血压患病人群已超过3亿。在患者体量如此庞大的情况下,高血压三低(知晓率低、治疗率低、控制率低)却是我们的患者的特点。为了贯彻落实“健康中国 2030”,以高血压为首的慢病管理作为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过程中的关键,要持续完善管理体系,积极打造防控新机制。”绍兴市中心医院院长陈丽娜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针对慢病管理的防治及管理,陈院长介绍了绍兴市中心医院采取的措施: “第一方面,由我院牵头,联合7家下级医院共建医共体单位,成立国家级高血压达标中心。以绍兴市中心医院为核心技术指导,整合辖区3,542名医护人员、1,500张住院床位,辐射门诊人次400多万,共同规范区域内50-60万高血压人群的管理。 第二方面,健康宣教规范。以“三百三巡”项目为例,组织百名专家巡诊、百场科普巡讲、百岁老人巡访的健康宣教,深入各县区人民医院、中医院、基层乡镇卫生院开展义诊活动、健康科普活动。同时针对百岁老人进行上门寻访,针对重点人群送上关怀,协同做好慢性病的管理,提升百姓健康素养。 第三方面,出院病人健康随访。针对高血压等慢性病出院病人,每月一次电话沟通,从患者病情、治疗情况、非药物治疗和药物治疗的执行情况、相关指标的检查和监测、健康教育和患者自我管理指导等方面进行随访,大幅度提高了病人依从性。目前很多高血压等慢性病人群在我们医院就诊次数在12次/年甚至以上,也就是每月一次到院就诊,可以看出慢性病管理已经初见成效。 第四方面,国家级慢性病规范化管理论坛举办。以“鉴湖心脏病论坛”为例,每年一期,已经举办了8期,每期300个人左右。针对乡镇医护人员,普及慢性病领域指南、规范等信息。同步举行大型科普宣教,对百姓普及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脑血管疾病等慢性疾病的健康知识。共同更新乡镇医生理念,并提升老百姓的科普素养。 第五方面,慢性病的健康处方。近几年受疫情影响,老百姓看病难配药更难的问题愈发突出,针对稳定级高血压病人和年纪轻相对危险因素不高的人群,在征求医保意见后,启用慢性病常处方,病人来一次医院,可以开三个月的药品。另外,除了门诊处方外,还有线上处方,很大程度上提升高血压等慢性病患者的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 以上是绍兴市中心医院这几年有关慢病管理内容。在实践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不足。比如面对如此庞大的慢性病患者群体,长期的随访靠电话很难实现,需要借助现代信息化手段来实现,在这方面我们还是有很大空间需要提升。下一步,我院计划大力发展互联网慢病管理模式,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搭建信息平台,实现患者长期跟踪、预测预警的管理服务。” 最后,陈院长说:“慢病管理道阻且长,建设慢病管理体系,打造慢病防控机制,需要整合多方资源,为患者构建全生命周期的健康保障和医疗支持,从整体来提升慢病的综合管理能力。” “全心守护”中国高血压患者关爱项目是由中国高血压联盟、北京高血压防治协会主办,施维雅(天津)制药有限公司支持。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