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本期和大家分享的是《开完日产轩逸,再换到现代伊兰特上,车主坦言:差距很明显》
现如今10万出头的合资品牌紧凑型轿车成为越来越多家庭的第一台车,大多数作为工薪阶层,花10多万买车也不是小数目,追求的是可靠耐用,而且要省油维修保养便宜,这么多条件放在一起,自然而然会想到日韩系车型,这次请来了轩逸车主对比体验了现代伊兰特,两款车都有着不错的口碑基础,到底哪款更好一些呢?下面一起来看看
首先是外观方面,两款车均采用了自家最新的设计语言,年轻化的趋势十分明显。与新款轩逸相比,第七代伊兰特的设计更加凌厉,更加个性且具有很高的辨识度。第七代伊兰特的前格栅采用了“参数动力学”的设计理念,灵感源于宝石与矿物的原始线条,让前脸更具未来感。而轩逸V- Motion设计元素设计的精髓在于宽大的V型镀铬饰条,在两侧肌肉线条的加持下,降低了视觉重心,造出低趴的视觉效果。
在前大灯设计上,两车均用了修长的灯组造型,精致程度不分伯仲,而第七代伊兰特的前大灯组则加入禊形设计以强调动感,灯腔造型十分犀利。
车身侧面可以看出第七代伊兰特无论是设计还是制造都下了很大功夫。立体雕刻车身中上升的腰线造出硬朗的感觉,而溜背的设计则让车身变得动感十足。相比之下,轩逸则显得十分朴素,中规中矩。
第七代伊兰特采用了17英寸五辐式双色轮毂,样式年轻;而轩逸则采用了16英寸轮毂,样式较为常规。观感上伊兰特的轮毂更加运动且更有设计感。
伊兰特的车尾造型非常有特色,设计师运用了多个折面的设计,让整个车尾变得更具立体感。在这方面,轩逸则给人一种简洁的感觉,设计上偏向居家。伊兰特的尾灯采用了独特的H型贯穿设计,同时也加入了众多元素,整个灯组的造型十分立体。而轩逸日采用了“回旋镖”的样式前大灯组相呼应。
打开车门,伊兰特的内饰采用了非对称的设计,中控屏也偏向于驾驶员一侧。中控在视觉上增加了驾驶席的环抱感。而轩逸则沿用日产新一代家族设计风格对称的设计,但在科技感的营造方面稍显落后。
两侧均采用了运动风格的平底方向盘,伊兰特的四辐式方向盘在设计上更加新颖。第七代伊兰特轩逸均采用了机械档杆,而伊兰特的档杆之上还配有LCD屏幕,能够清楚显示档杆所在挡位,避免错误操作。
动力方面:伊兰特有1.5L自吸发动机最大功率84.5kW,最大扭矩143.9N·m+CVT变速箱和1.4T高功率发动机最大功率103kW,最大扭矩211N·m。+7DCT变速箱。日常驾驶,伊兰特无论是红绿灯起步还是中低速度下的再提速,整个动力应还是比较轻快的,没有力不心的孱弱感。如果深踩油门的话,尤其是在80kmh速度以上的再提速,这时候提速就有点乏力。
CVT变速箱平顺性表现没有什么可以挑剔的,动力输出线性,即便在走走停停拥堵工况下跟车也很身份。底盘调教自然是以舒适为主,对于颠簸过滤得比较干净,日常行驶适性不错,不过稍微少了点韧劲。转向也是典型的家用车风格,助力比较轻巧,指向性还不错,日常行驶比较轻松。中低速下车厢的静谧性表现不错,高速巡航的话,路噪和风噪都相对明显,整体表现中规中矩。
再换到轩逸上,虽然功率和扭矩都有一定的上涨,但开起来跟老款没什么差没,还是那副平顺的模样。正常的D档对油门响应已经是比较灵敏的了,但对初上手的车主来说,踩多少油门才能舒服地开起来还需要一些适应。
S档并不建议常用,日常多出来1000多转给不了多强加速感之余还不省油。只要你不追求发动机的极限输出,ECO模式才是日常驾驶最好的选择,平顺、安静而且省油。转向的手感更重,如果能调教得更加轻灵一下,相信会更讨人喜欢。
由于悬挂变得更加硬朗,所以现在吸收震动并不算彻底,但好在座椅舒适性还是足够的,整体来说刹车的脚感不错,行程与制动力之间的关系非常线性非常易于上手。
结语
总的来说,两台车的差距还是很明显,对于家用还是建议选自然吸气发动机比较耐用,而且维修保养更便宜,而伊兰特和轩逸都使用CVT变速箱,轩逸在排量上更有优势,外观方面伊兰特更有个性,给人带来很强的新鲜感,内饰上轩逸的这套内饰得过设计奖,挑不出什么毛病,而伊兰特更有科技感一些,综合水平上依然是新轩逸更胜一筹,最后车友们手握12万会更喜欢谁呢?欢迎下方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