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青年研究》杂志发文,小县城体制内的“剩女”问题触目惊心。在很多人的普遍印象中,都有着“一家有女百家求”的思想,更何况男多女少的情况,早就已经深入人心。
“3000万光棍”难免给了很多人错觉,让大家觉得男性娶妻很难,而且同时要打败多个竞争者才能成功上位,但结果却也不一定圆满。但根据相关数据显示,小县城体制内的未婚女多达1500万!而让人忧心的男性却早早成了家。
“体制内”——这三个大字在相亲市场上一排出来,似乎足以让人占据优势地位。但在很多小县城,越来越多的体制内女孩开始被婚恋问题困扰。
很多县城出身的女孩,在城市接受了高等教育后,大多都会沿着一条无形的河道回到县城,成为老师或公务员,进入体制内,也进入一种稳定的生活。
这样的路径,婚恋被更早地摆到台面上成为问题。很多县城的女青年,25岁不结婚的话,就会被催婚了。
据了解,发现县域“剩女”具有明显的“体制内”特点,并且她们正在越“剩”越多。这与县城体制内男青年质与量都颇为有限不无关系。
那么,这是为什么?
1、男女比例差距拉大
根据我国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男性人口为72334万人,女性人口为68844万人。可以看出,男多女少是非常明显的,可以说,“重男轻女”的思想还是显而易见的。
随着男女平等思想的深入人心,虽然性别比例有所缓和,但男多女少总基数的改变还是需要时间。此前,很多网友都真诚发问:“3000万光棍怎么办?”
但从实际情况来看,需要担心的并不是3000万光棍,而县城体制内的未婚女,就已经高达1500万!
其实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体制内的男女比例问题。根据调查,小县城的体制内,女性数量要比男性高出一大截。
当然,这或许和女性的人生选择有很大关系,在很多女孩子心目中,稳定才是上上签,体制内的工作自然成了首选。尤其是在医疗和教育行业,女性几乎占据了一大半,留给男性的生存空间并不多。
此外,很多体制内的小县城女性,几乎都接受了高等教育,但从父母的角度出发,自然是想让自己的女儿回到老家,以后生活有个照应。因此,体制内成为最优选择,再者,很多女孩子经历高考上大学,也是为了将来有一份体面的工作。
毫无疑问,体制内就成了最佳的选择,可以大幅度提升生活的安全感,不需要再自主创业或是继续打拼,就可以过上稳定安逸的生活。
而且体制内的工作,大多都是几年或是多年的努力才得到了,需要参加很多考试以及面试,很多女性都可以坚持几年甚至多年,而很多男生有这一份坚持的就很少。
对于男生来说,成家立业是人生中必不可少的选项,很多男生如果窝在家里,持续几年备考,压力可想而知,此外,很多男生都向往外面的世界,渴望着自己去打拼。
逐渐的,体制内的男女比例严重失衡,其实她们并不是不婚主义,而是就算一对一配比,还是会有很多剩下的女性。
2、择偶标准的不同
很多人其实都发现了,现在无论是“剩男”,还是“剩女”,他们的择偶标准大都不同。从古至今,很多女性都会选择“高嫁”,最差也是要门当户对。
很多小县城的女性,圈子范围就是那么大,数量资源都是有限的。很多女性的择偶标准自然也是大差不差的,对于体制内的女生来说,她们的首选自然也是体制内。
从现实的角度出发,首先就是男方必须要有房有车,这几乎是首要条件,其次就是长相也不能太差,身高也不能太低,最后就是男方的家庭条件,最好是有一定的经济实力。
虽说体制内的工作时间比较多,相对自由,但终究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这当然就需要男方家庭没什么负担,身体健康,将来可以帮衬一些。
综合这些条件来看,符合标准的小县城男生并不多,而体制内女性的选择,自然也就大幅减少。而小县城体制内女性的选择,首选也都是体制内,但是符合条件的体制内男生比较少,自己也放不下心里的标准。
选择的机会非常少,而很多女生宁愿单身也不愿意降低标准,总觉得自己的真命天子还在路上,很多女生都不会轻易的退让,因此成为“剩女”也就不足为奇了。
很多体制内的女生,靠着自己的工资就可以过上优渥的生活,自然不会选择比自己条件差的,不会去“扶贫”,降低自己的生活质量。
3、优秀人才的外流
根据相关数据统计,截至2020年,共有21个县域的省外流入人口超过20万人,全部来自东部沿海地区。
从同一个小县城出发,大多数女性都会碍于各种原因再回到小县城。但是对于男性来说,这就不一样了。对于男性来说,在外被“职场歧视”的概率比较低,也不用担心生育带来的损失。
而且,如果又是高学历、高技术人才的话,回到小县城,发展确实会受限。当然,就会是没有较高的学历和技术,在大城市,终究是机会比较多。
当然了,如果选择在外发展,就意味着有了更多的不确定性,竞争也会更加激烈,但是,对应的机会也会更多,因此,很多女生为了生活的稳定,都会选择回到体制内。
而这些在外的优质男性,自然也不会是体制内小县城女性的选择,首先异地生活的话,不确定因素比较多,不同的圈子和生活,久而久之,感情逐渐消散也是很正常的。
可如果这样的人留在了小县城,或许他们的收入就会大打折扣,“没钱寸步难行”,相信很多人都有体会,毕竟有情饮水饱的时代已经过去,终究还是要面对现实。
一个男性,如果没有稳定的收入,自然也不会是县城体制内女性的选择。而一些小富二代,国企或体制内的男性,早已被人哄抢。没有学历或者技术的男性又看不上,所以选择范围非常小。
我身边就有一些县城体制内的朋友,到现在都没有结婚。她们都是属于文化程度比较高的人,在县城都有着体面的工作。大多都是因为周围的男性都比较普通,没有合适的。
不过,她们也只有过年的时候会觉得有点不好受。因为亲戚朋友给的压力会比较大,多少也会觉得,到现在都没结婚,没给父母一个交代,但自己倒觉得没什么,反倒轻松自由。
其中对于县城的女孩子来说,好像有那么两个年龄上的坎:二十五岁开始,身边所有人都在催,自己也着急。过了三十岁,身边人不催了;就算催,自己也不着急了。
现在很多单身的朋友,不仅不着急了,并且非常享受单身。跟在城市里面打拼相比,她们有自己的小房子,有自己的小车,周末就跟朋友约会,也还是不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