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是否想过,长时间坐在高铁上,竟然可能带来致命的风险?
34岁的广州女子,一场普通的旅行,却因久坐高铁8小时,险些丧命。这背后的元凶,竟是肺栓塞。让我们一起揭开便捷旅行背后的健康隐患。

春节假期的最后一天,李女士(化名)结束了愉快的四川之旅,踏上了返回广州的高铁。原本以为是一次普通的归途,却没想到,这趟旅程差点成了她的绝命之旅。
在高铁上,李女士几乎全程坐着,没有怎么活动。当高铁抵达广州南站,她突然感到剧烈的胸痛、上腹痛,甚至晕厥。

紧急送往医院的过程中,她的心跳和呼吸两次停止,经过医生的紧急抢救,才从死神手中抢回一条命。诊断结果令人震惊:高危急性肺栓塞。

肺栓塞,一个听起来有些陌生的名词,却是一种极其危险的疾病。它通常是由下肢深静脉的血栓脱落,随着血液循环进入肺部,堵塞肺动脉,导致呼吸困难、胸痛,甚至死亡。
长期久坐,尤其是乘坐高铁、飞机等交通工具时,由于空间狭小,活动受限,血液循环减慢,极易形成血栓。

面对肺栓塞这个隐形杀手,我们该如何防范?以下几点建议,希望能帮助你在享受高铁便捷的同时,保护好自己的健康。
1. 适时活动:长时间乘坐高铁,每隔1-2小时起身活动一下,哪怕是简单的伸展运动或在车厢内走动几分钟,都能有效促进血液循环。
2. 保持水分:在旅行中,多喝水,保持身体水分充足,避免血液黏稠度过高。
3. 注意穿着:穿着宽松舒适的衣物和鞋子,避免过紧的束缚,影响血液循环。

4. 高危人群需警惕:有静脉曲张、肥胖、吸烟等高危因素的人群,更应注意预防肺栓塞。
四、出现症状,及时就医
肺栓塞的早期症状可能不明显,但一旦出现胸痛、呼吸困难、晕厥等症状,应立即就医。早期诊断和治疗是挽救生命的关键。

便捷的交通,让我们出行更加轻松,但同时也带来了健康隐患。李女士的经历,提醒我们:在享受高铁带来的便利时,不要忽视了身体健康。出行在外,请记得适时活动,保持警惕,让每一次旅行都平安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