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三连阳之后,明天是不是该跑了?大家开始一致的看多了,成交额也快速的放大了,是不是主力资金要开始诱多了?今天的A股反弹了之后,我发现这样的声音开始多了起来了。
在A股市场,悲观情绪似乎总能轻易引起共鸣,然而,讽刺的是,那些常常秉持悲观思维的人,往往也是损失惨重的一方。他们往往将股价上涨视为诱饵,大跌看作是出货信号,爆发行情担心追高,拉升时又忧虑跳水。人们习惯于认为上涨是为了之后的下跌做准备,却鲜少思考,下跌是否也在为下一轮上涨蓄势待发?股市操作本质上分为两大路径:
一是投资,旨在赚取公司成长带来的收益。这需要投资者耐心持股,精选行业赛道,挖掘优质企业,并忽略短期市场波动。
二是投机,其目标不在于公司本身,而是利用市场波动赚取差价。无论是依据消息面、预期差,还是追踪热点,投机者都是在捕捉市场情绪与人性的波动。
那些总是忧虑上涨后会下跌、大涨即是诱饵、反弹暗藏风险的投资者,往往更倾向于投机。因为真正的投资者,他们的关注点在于企业的长期价值,而非短期的价格波动。
事实上,A股市场不乏通过长期投资优质行业实现盈利的先例。然而,为何多数人未能复制这种成功?原因在于,他们往往以投机心态介入本适合长期投资的市场,忽略了时机与周期的重要性。
从投机角度看,人们惯于在上涨时谈论风险,却难以在下跌时捕捉机遇。正是这种能力的稀缺,导致市场上亏损者众,盈利者寡。尽管股市操作理论上应遵循高抛低吸的原则,但实际操作中,投资者无需过分追求极致的买卖点。关键在于把握宏观环境,判断中期趋势,并坚定信念执行策略。
1、**大的宏观环境**指的是影响股市运行的整体外部条件和背景因素。
例如,从去年9月底股市的强势反弹开始,资本市场上出现了一系列支撑和稳定股市的积极因素。这些因素包括但不限于:政策层面的推动,如鼓励中长期资金入市、多部门的联合表态等,以及市场整体环境的稳定。这些都构成了影响股市的大环境因素。
需要注意的是,尽管利好消息的出现可能会引发市场的短期波动,但股市的长期走势并非由单一利好消息所能决定。A股市场有其自身的运行规律和特点,不能简单地认为每个利好消息都会带来一轮牛市。
目前可以确定的是,A股在政策上的战略意义已经提升,大环境趋于稳定,股市的流动性也得到了改善。这些积极因素为股市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看趋势行情**则是指投资者在分析股市时,要关注市场的整体运行趋势,而不是过分关注短期的价格波动。
在股市中,趋势一旦形成,往往会持续一段时间。因此,投资者应该根据市场的整体趋势来制定投资策略。
以当前的A股市场为例,从大周期的角度看,市场的底部在不断抬高,显示出整体向上的趋势。即使在遇到阻力时(如3400点),市场也能在回调后(如3300点)再次拉升,这说明趋势整体是向上的。
对于那些不相信股市有趋势行情的投资者来说,他们很难在趋势行情出现时捕捉到盈利机会。而如果认定当前是趋势行情,那么面对市场的急跌时,投资者应该视为加仓的良机。
然而,许多投资者往往在市场上涨时才谈论风险,或者考虑是否加仓,这实际上表明他们并不真正认可趋势行情。
这种摇摆不定的心态往往会导致操作节奏混乱,即使后来加仓盈利了,也可能因为主力的洗盘而被洗出去,或者在亏损时割肉离场。
3、面对三连阳反弹之后是否应该离场,以及大家一致看多是否就意味着风险,我们需要理性分析。
首先,上涨时看多声音增多是市场常态,但这并不意味着看多资金多了就是风险。关键在于大趋势和方向是否发生改变。
只要大趋势向好,看多声音的增加并不必然带来风险。主力资金可能会利用看多跟风盘进行洗盘,但这并不排除他们继续做多的可能性。
其次,三连阳反弹确实会积累一定的获利盘,但这并不意味着就必须减仓。如果持股趋势仍然完好,且没有积累大量获利筹码,那么就没有必要过于担心。
对于之前大跌时加仓的资金来说,他们确实有先手优势可以减仓套利,但这并不影响整体趋势的判断。
关于明天市场是否会有调整,我们不能单纯地从三连阳后就直接看跌。市场涨跌是资金博弈的结果,有赚钱的地方就会有抛压,有亏钱的地方就会有机会。
因此,猜测涨跌并无实际意义。更重要的是,我们需要保持冷静,不被市场的短期波动所干扰。同时,要时刻关注政策动态,因为超预期的政策落地可能会对市场产生重大影响。
总之,面对市场的波动,我们没有必要提前吓唬自己。行情的结束或开始,大家都有时间离场或参与。关键在于我们是否具备快速的判断和行动力。而那些犹豫不决的人,往往最终会成为接盘者。因此,保持冷静、理性分析、果断行动才是我们在股市中应该遵循的原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