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赶上放假,又赶上换季,看诊的时候,很多孩子一直打喷嚏,鼻涕像水龙头一样不同,把孩子折磨的苦不堪言。

从中医角度认为,鼻炎虽然虽表象在肺,然其根本责之于脾肺两虚,母子同病,肺开窍于鼻,肺气不足则鼻窍失煦,御邪不力,引发鼻炎。
有个药食同源的食材,相比人参来说,更温和,孩子不易上火!太子参归脾、肺、心经,有补气健脾、润肺生津的作用。
01润肺:

食材:太子参、百合、山药瘦肉。
功效:太子参和百合补益肺气,山药健脾补肺,瘦肉滋阴防燥,避免上火。
适合:鼻子痒、打喷嚏、换季鼻炎、咳嗽少痰的孩子。
02健脾补肺

食材:太子参、山药、莲子、茯苓、小米。
功效:太子参、山药、莲子健脾,茯苓祛湿,小米温和补脾。
适合:鼻涕黏白、鼻塞、食欲差、容易积食的孩子。
这个孩子一直鼻塞,鼻涕也是不断,出门卫生纸不离手,晚上睡觉时打呼噜的声音特别大,因为只能张嘴呼吸,经常被憋醒,整的孩子特别痛苦,甚至讨厌睡觉。
最近孩子打鼾的情况情况越来越严重,家长带着赶紧做了检查,我查看报告,显示腺样体肥大。
除此之外,孩子平常一吹风就容易感冒,一感冒鼻炎就加重,食欲也不好,吃得少,大便经常不成形。

孩子面色发黄,精神看着不好,体力比较差,舌淡胖,有齿痕,苔薄白,脉细弱。
经过仔细辨证是脾肺两虚型鼻渊,脾虚运化无力,痰湿内生;肺虚卫外不固,容易受外邪侵袭,就引发了腺样体肥大和鼻炎。
治疗思路
根据孩子的情况,治疗要以补益脾肺为主,增强孩子的体质,同时辅以通鼻窍、祛邪气。
于是开方:太子参、黄芪、白术、防风、苍耳子、辛夷花、茯苓、甘草等。
搭配:鼻腺贴(缓解鼻塞)
太子参补脾肺之气;黄芪补气固表;白术健脾燥湿;防风祛风解表;苍耳子、辛夷花通鼻窍;茯苓辅助白术运化痰湿;甘草调和诸葯。

一周后来复诊,孩子鼻塞症状减轻,鼻涕少了,晚上打鼾声音变小,最近也没有被憋醒,食量比以前多了些。
但还要继续巩固,以防止复发,经过几个月调理,孩子的腺样体肥大缩小了,鼻炎症状消失,身体也变得越来越壮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