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语堂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心地干净、思路清晰、没有多余情绪和妄念的人,是会给人带来安全感的。因为他不伤人、不伤己、不制造麻烦、也不麻烦别人。”
简单来说就是,不会因为一时情绪上头就伤及无辜,这是对自身行为的一种把控。
我们常常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好好说话是人与人之间相处的基本准则,但不一定人人都能够做到好好说话。
我们都知道,前有北京大妈声称自己是正黄旗,外地人都是要饭的;后有上海大妈声称自己是美国人,拒绝戴口罩。
近日,在北京地铁13号线上又发生了一件令人气愤的事情,一白衣男子上地铁后大声喧哗打电话,严重影响他人,这时旁边一名灰衣小哥好心提醒他注意点。
不料,这名白衣男子不仅没有及时停止自己的行为,反倒是开口辱骂这名灰衣男子:“你个穷人在这里吵啥呢。”
然后该白衣男子接着辱骂:“这里面都是穷人,穷人才坐地铁。”
灰衣小哥回复道:“你呢。”
白衣男子接着说:“我不是穷人,我有车。”
到站后,白衣男子愤愤不平地离开了地铁站。
在公共场合里,最令人讨厌的事情就是大声喧哗。这样会直接影响到别人,可现实生活中总有这么些人,凡事以自我为中心,丝毫不顾及他人感受。
错的人永远意识不到自己的错,本来是自己吵闹,却反觉得别人影响到他,对他人进行语言攻击。
穿灰衣的男子则很理智,不因对方骂他穷而恼羞成怒,反而将对方的球给抛了回去,让对方自己感受。
而白衣服的男子,本来心智就不成熟,说话也没有逻辑,一句坐地铁的都是穷人,连自己一块都骂了。
所以说,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认知水平不同,认知水平越低的人,越自以为是。
网上有一张图,把人的认知水平分为4个层次:
1、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简单来说就是自以为是的状态。
2、知道自己不知道,也就是说知道自己的差距,且有自我认识的状态。
3、知道自己知道,意思是知道事情的发展规律,能够提升自己的认知水平。
4、不知道自己知道,就是保持一种空杯心态,认知水平的最高境界。
在我们生活中,很多人都处于第一层,殊不知这种低水平的认知,是一个人最大的贫困。
简单来说就是:“无知比知识更容易让人产生自信感。”
在日常生活中这种现象比比皆是,我们常常高估了自己的能力还不知道,比如:总认为自己的开车技术好就能上演速度与激情;再比如看到别人在台上演讲顺理成章,就会觉得对于自己来说也很简单等等。
就像罗翔老师所说:“一个知识越贫乏的人,越是拥有一种莫名奇怪的勇气和自豪感。因为知识越贫乏,你所相信的东西就越绝对,你根本没有听过与此相对立的观点。”
而认知水平越高的人,越是知道自己的不足,也就越容易改进,那么在生活中也就会过得越来越好。
总而言之,做人冷静,遇事不情绪化,才能掌控自己的人生。愿我们都能心存善意,成为那个自己和别人都喜欢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