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由于胆木材料的稀缺性和珍贵性以及制剂的高药用价值,越来越多的学者对胆木制剂进行研究,以下就胆木制剂的研究进行阐述。李明慧等[1] 经研究发现,在胆木药材和注射液中,以异长春花苷内酰胺含量较高,可用于胆木药材及其制剂的质量控制。杨卫丽等[2]以异长春花苷内酰胺为对照品,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胆木总生物碱含量,结果显示该方法专属性强,可用于胆木的质量控制。
黄有兴等[3]采用 HPLC 法测定了胆木浸膏胶囊中异长春花苷内酰胺的含量,发现该方法准确可靠,可用于胆木浸膏胶囊的质量控制。 随后有学者对胆木制剂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系统研究[4-6],发现其中除了生物碱类成分外,原儿茶酸、绿原酸等酚酸类成分的含量也较高。
王静静等[7] 采用 HPLC 法同时测定胆木药材及其制剂中短小蛇根草苷、异常春花苷内酰胺、原儿茶酸和表短小蛇根草苷的含量,结果 4 种成分均能达到良好分离,证明该方法准确简便,可较全面地对胆木药材及其制剂进行质量控制。 张亚平[8]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以芦丁为对照品,测定了胆木注射液中总黄酮的含量,该方法被证实为一种对胆木注射液中总黄酮进行质量控制的新方法。
李湘怡等采用薄层色谱法对胆木浸膏糖浆中胆木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胆木中的异长春花苷内酰胺和绿原酸的含量。建立了以薄层色谱定性鉴别胆木和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胆木中异长春花苷内酰胺和绿原酸的含量的质量控制。
随着近年来,结合胆木物质基础研究的深入和药理药效方面的进展,建立胆木浸膏糖浆的标准草案,在物质种类及其含量上,对其进行了研究和控制,为建立科学合理的质量控制方法提供参考,以促进胆木及其制剂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明慧,丁岗,沈鸣,刘景晶. 胆木及其制剂中异长春花苷内酰胺的分离鉴定和含量
测定[J]. 中国天然药物,2006(2):104-106.
[2]杨卫丽,赖伟勇,高靖淋,刘侠. 胆木总生物碱的含量测定方法研究[ J]. 中国当代医
药,2012,19(18):67-68.
[3]黄有兴,刘春. HPLC 法测定胆木浸膏胶囊中异长春花苷内酰胺的含量[ J]. 中国热
带医学,2008(12):2245-2246.
[4]王静静. 胆木注射液化学成分及其抗炎物质基础研究[D]. 南京:江苏大学. 2012.
[5] ZHU FENXIA,et al.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the constituents in Danmu
preparations by UPLC-PDA-TOF-MS. [J]. Journal of chromatographic science,2014,52
(8):862-71.
[6]朱粉霞,贾晓斌,李秀峰,王静静,郑红毅. UPLC 法同时测定胆木注射液中原儿茶酸、
新绿原酸、绿原酸和隐绿原酸[J]. 中草药,2013,44(5):571-573.
[7]王静静,蒋俊,朱粉霞,李秀峰,贾晓斌. HPLC 法同时测定胆木及其制剂中酚酸和生
物碱类成分[J]. 中成药,2012,34(12):2326-2330.
[8]张亚平. 胆木注射液的质量研究[D]. 华中科技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