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补牙到种牙,牙医的六个重要提醒

白柏健健 2025-04-29 03:51:27

当你在餐后立刻冲进卫生间刷牙时,当智齿发炎却犹豫要不要拔时,当怀孕后依然忽视牙龈出血时……你的护牙习惯可能正在悄悄伤害牙齿!今天,带你解锁一些不可不知的口腔知识。

饭后立刻刷牙≈牙釉质慢性自杀

吃完饭就刷牙,可能比不刷更伤牙!饭后口腔pH值骤降,食物残渣发酵产生的酸会让牙釉质软化。此时高频摩擦刷牙(尤其硬毛牙刷),堪比用砂纸打磨湿木头。

牙医建议正确操作:饭后清水漱口,清除大块残渣;等待大约30分钟,唾液自然矿化后再刷牙;刷牙时建议使用含氟牙膏,给牙釉质增加防护。

深龋补牙:做好还会牙痛的心理准备

当龋齿发展到深龋阶段,不少患者会纠结:还能补吗?答案是肯定的!但请做好与牙痛 “斗智斗勇” 的准备。

深龋意味着龋洞已经接近牙髓,补牙过程中,器械的刺激、填充材料的反应都可能引发不同程度的疼痛。而且,随着时间推移,已经“临门一脚”的细菌可能悄悄渗透进牙髓腔,引发牙髓炎,从而导致疼痛出现。

牙医建议正确做法:定期拍片检查,发现龋齿千万别拖延,早补早轻松。如果医生建议,可选择「根管治疗」,彻底清除感染牙髓,避免牙痛烦恼。

智齿也能“变废为宝”

当其他牙齿缺失时,经过正畸牵引的智齿可变身「替代牙」,不仅能节省种植牙的费用,还能保留天然牙齿的生理功能。

一般来说,年轻患者(18-25岁)移植成功率更高,且对智齿的条件也有一定要求,所以缺牙同时又有智齿,可以先找专业医生评估看看,是否合适进行“自体牙移植”,若是不合适且会影响健康的智齿,还是乖乖拔掉为妙。

口腔问题:孕前不处理,孕后两行泪

由于激素水平变化,孕期女性更容易出现牙龈红肿、出血等问题,严重时还可能引发牙周炎。而孕期用药和治疗都有诸多限制,一旦出现口腔问题,往往陷入 “两难境地”。此外,口腔致病菌可通过胎盘屏障,刺激母体产生「炎症因子风暴」,导致早产率提升。汕头口腔医疗中心建议:孕前6个月完成洗牙+龈下刮治,拔除阻生智齿,及时治疗龋齿和牙髓炎;孕期应格外注意口腔清洁。

冲牙器不能代替刷牙

刷牙才是口腔清洁的“主力部队”,通过机械摩擦去除牙齿表面的牙菌斑;而冲牙器更像是“辅助兵”,作为刷牙补充,主要针对牙缝和牙龈沟等刷牙难以触及的区域进行深度清洁。所以,即使有了冲牙器,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老老实实刷牙才是硬道理!

种植牙:没有 “百分百成功” 的神话

种植牙因其媲美真牙的功能和美观度,被誉为“人类的第三副牙齿”,但它也存在失败的风险。种植牙的整体成功率受患者自身条件(如骨量不足、糖尿病等)、手术操作、术后护理等多种因素影响。想要种牙,一定要选择正规、有安全保障的医疗机构,做好术前评估和术后维护!

0 阅读: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