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刚,笔者在浏览股市新闻的时候,看到一条令人愤慨的新闻。这个新闻的标题取得是非常让人气愤。好家伙,直接把我们几亿吃苦耐劳的年轻人给一棒子打死了!
他认为:年轻人工资低是因为能力不够,很少有人去反思这个问题。

是的,这位专家,请大家记住,来自于中航基金副总经理兼首席投资官邓海清在接受采访时的言论。
他表示现在一些年轻人(对,这里的一些,就是指的正在码字的我以及正在阅读这篇文章的你)真的很不像话,没有钱花就觉得父母给得太少,或者觉得企业、老板给的工资太低。其实很少有年轻人去反思,可能是自己的专业素质、能力水平不够,那么所以才有那么低的工资。
其实这位专家挺有水平的,收割韭菜还让韭菜反思。

我就纳闷了,同样的最低工资水平,即按照干最低水平的工作,拿最低的工资,美国一个月是2000美刀,我们是2000人民币。在美国购买一辆保时捷帕拉梅拉多少钱?不好意思,9.2万美金。也就是说,在美国拿最低工资的人只需要不吃不喝5年就可以买到一辆豪车。但是我们呢?最低配置的在国内仅需要100万人民币,需要拿最低工资的人不吃不喝40年才可以购买。
中间差距是35年。
行,你说这个是高级货,那我们说说身边的日用品,就用苹果手机来说吧,同样以最低工资标准来做实验。
iPhone14ProMax,在美国仅1099美刀。嗯,半个月工资不到。可是在中国,8999人民币,要不吃不喝4个多月。
难道最低收入者他们的工作有不一样的地方或者有能力体现的地方?
在写到这里的时候让我想起了近期我看的梁晓声的一本书,叫《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

里面有这样一个故事,说的是一个投机商取巧找到了一种国内加工很容易但是在国内售卖很贵的商品。于是他就组织村里的女性进行工作,并且要求他们每天必须完成一件/人的产量。这么一件出口是多少钱呢,是120美元。那么这群女性他们的工钱又是多少呢,是120人民币一个月。
然后这位土豪在后面还逐步提高KPI,即从一人的一人一件到两天三件,到最后的一天两件。
这说明什么?我相信这个问题不言而喻。
我想请这位专家来解释解释,同时也希望这个券商公司能够让这位专家好好的去基层,去民间锻炼锻炼。
看看究竟是能力水平不够,还是整个社会的分配机制需要调整。你可别忘了,现在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各位专家们,请不要只顾抬头看美好的天空而不顾脚下的疾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