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片来源于网络
西华大学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是一所学科门类齐全、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四川2011计划”、四川省“双一流”建设计划、具有向全国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的资格。
【学校综合实力】★★★★
二、美术与设计学院
图片来源于网络
美术与设计学院是由原西华大学艺术学院的美术系、工业设计系、视觉传达设计系、环境设计系与动画系于2016年12月组建而成。
西华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现有1个设计学一级学科硕士点,1个艺术设计专业硕士点。1个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工业设计产业研究中心,1个成都市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美丽乡村建设与发展研究中心,1个校级研究基地“传统工艺设计研究中心”。
学院2012年开始招收工业设计及理论硕士研究生;2017年开始招收设计学学术硕士研究生;2023年开始招收艺术设计专业硕士研究生。学院2014年、2022年分别获得由四川省人民政府颁发的第七届、第九届四川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2014年至今,学院已毕业研究生90多人,现有在读研究生125人。2012-2022年连续11年承办四川省大学生工业设计大赛。学生在红点、IF、“全国大学生工业设计大赛”等国内外竞赛中多次获等级奖。
学院基本信息
专硕点
1个(设计)
学硕点
1个(设计学)
博士点
无
▷▷优势特色
1、立足校本优势,强化学科融合
设计学科依托西华大学综合性大学多学科资源优势,采取“设计+”的发展思维,主动与西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机械工程、车辆工程、建筑学、管理学、文学等学科对接,协同开展装备创新、文化创意、智能交互、智慧生活、产业转型等国家地区急需或前沿领域的学术研究与技术成果转化,形成以工学、文史、经管促进设计学科发展的主动态势和发展格局。
2、凝练学科平台,支撑学科发展
学科平台是学科发展的重要基础条件,设计学科学位点建设有“省、厅、市、校”四类四个学科平台。各平台通过发布课题、举办学术会议等形式带动学科特色凝练、学术队伍聚集,推动整个学科的发展。学位点建有“设计学方法体系科研实验平台”,集成了人机交互、新媒体、文创制备等实验室、工作室,为学科点整体学术水平的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保障、学科团队的优化等方面的发展提供强力支撑。
3、聚焦服务地方,强化成果转化
设计学科学位点注重学术研究与实践应用相互促进与融合,积极服务于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等的建设与发展,在工业设计、智慧交互、社会创新、美丽乡村建设、城乡环境规划设计、文创设计、传统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动画创作与编导等方面提供解决方案。目前已为成都市开发了具有成都地域文化特色的文创产品“金沙面具杯”等文创产品;为成都市“川西林盘非遗保护”项目落地提供了完善的规划和设计方案;为四川丘陵山地小型农机、农产品包装等发展做出了持续的设计贡献等。
▷▷西华大学140300设计学分为:
01 工业设计与信息交互:
工业设计及理论研究:与国内外众多知名院校以及设计研究机构保持着广泛且深入的学术交流,同时和四川长虹、重庆长安等大型企业,以及浪尖、洛可可、嘉兰图等国内顶尖设计公司共建研究生实践基地。学科团队围绕工业设计产业转型升级的核心任务,承担了众多重要项目,例如泸州市政府委托的 “泸州市产业园区体系规划”、企业委托的 “企业品牌策划推广研究” 以及 “关于开展‘智能、互动、创新’主题的概念设计” 等。通过这些项目,着力提升工业产品附加值、塑造更具影响力的品牌形象,为行业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支持、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以及专业的设计服务 。在学术研究方面,紧跟工业设计领域的前沿趋势,不断探索新的设计理念和方法,推动工业设计理论的创新与发展。
信息交互与体验设计研究:紧密面向信息技术研究领域的拓展需求,重点聚焦于移动智能终端的设计研究。将实体设计与软体设计有机结合,把体验设计提升到提升科技产品与移动应用竞争力的核心地位。在 Web 信息的智能处理、知识图谱构建等方面积极探索,形成了契合当前技术发展趋势的有效路径。学术团队将信息技术广泛应用到微博社区、社交网络、Web 语义策略研究等多个方面,并承担了多项国家级研究课题,如 “‘智慧家庭’终端协同需求研究” 等。这些研究课题围绕用户体验、交互设计等关键领域展开,致力于通过深入研究和实践,为用户打造更加便捷、高效、舒适的信息交互体验 ,推动信息交互与体验设计领域的发展与创新。
02 地域文化与可持续设计研究:依托西华大学地方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研究中心这一重要平台,将民艺学、民俗文化、工艺美术等纳入社会学研究视野,积极推动民族民间艺术与空间设计、旅游开发的有机融合与转化。这一举措不仅有力地服务了本地的经济发展,还在传承地域特色文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科研项目方面,承担了多项教育部课题,如 “新绵竹年画的民艺学研究与旅游文化开发”“具有巴蜀文化的特色产品研究” 等。这些课题从多学科融合的独特视角出发,深入研究民族民间艺术,为地域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经验 。通过产学研合作,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的产品和项目,促进地域文化产业的发展,实现文化与经济的良性互动。
03 动画与数字媒体艺术研究:在动画基础理论、中外动画史、动画批评等领域成果丰硕,取得了如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中国动画电影人口述史》,以及论文《非真实影像性 —— 作为 “动画性” 的考察》等具有影响力的成果。同时,积极开展以手机漫画游戏为载体的数字媒体艺术创作实践与应用。该专业方向注重培养学生在动画与数字媒体艺术领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通过系统的课程设置和实践教学环节,让学生掌握动画制作、数字媒体艺术创作的核心技术和方法 。鼓励学生参与各类国内外动画与数字媒体艺术赛事,提升学生的专业水平和行业影响力。与相关企业和机构建立紧密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实习和就业机会,使学生毕业后能够迅速适应行业需求,在动画与数字媒体艺术领域发挥专业才能。
▷学制及学费:3年(学费8000元/年)
▷▷西华大学135700设计分为:
01 产品设计:该专业办学历史颇为悠久,可追溯至 1996 年的产品造型设计,1999 年获批工业设计学士点,历经 20 多年的发展,已成为教育部 “双万计划” 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四川省一流本科专业、四川省地方高校应用型本科示范专业以及四川省高校省级特色专业。在《2024 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中位居全国第 59 位,为五星专业。其立足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发展,面向国家战略产业趋势,依托西华大学综合性大学多学科优势,构建符合 “新文科” 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体系。秉持以产教融合、三全育人,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为目标,实现设计赋能。聚焦学科交叉融合,在智慧农机具创新、新能源及数智交互产品设计等特色研究领域,开展数字化设计、服务设计、生态设计、产品设计原型创新等前沿探索性研究与设计实践。拥有 “设计学” 一级学科硕士点以及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 “工业设计产业研究中心”,并依托该中心出版刊物《工业设计研究》。
02 文化创意设计:专注于文化与创意的深度融合,旨在培养学生在文化创意领域的专业设计能力。该专业涵盖了文化产品设计、文化品牌策划、文化活动策划等多个方面,致力于挖掘和传承地域文化、民族文化,将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创造出具有创新性和市场竞争力的文化创意产品和服务。学生通过学习,能够掌握文化创意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备敏锐的文化感知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设计实践能力,毕业后可在文化创意产业相关企业、机构从事设计、策划、管理等工作 。在教学过程中,依托学校丰富的学科资源,与文学、历史、艺术等学科相互交融,为学生提供广阔的文化视野和多元的设计思路。同时,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展实践教学和项目合作,使学生能够在实际项目中积累经验,提升专业素养。
03 动画与数字媒体艺术设计:西华大学动画专业创建于 2001 年,2017 年开始在设计学一级学科硕士点招收设计学动画与数字媒体艺术方向学术型研究生。该专业旨在培养具备动画与数字媒体艺术设计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能在动画、影视、游戏、网络媒体等领域从事设计、制作、研究、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学生将系统学习动画原理、数字媒体技术、影视特效制作、游戏设计等方面的知识,掌握动画角色设计、场景设计、动画制作流程、数字媒体内容创作与传播等核心技能。专业注重实践教学,拥有先进的动画与数字媒体实验室,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环境。与多家知名动画、游戏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通过实习、实训、项目合作等方式,让学生接触行业前沿技术和实际项目,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此外,该专业在动画基础理论、中外动画史、动画批评等领域已取得建设性成果,如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中国动画电影人口述史》 。
▷学制及学费:3年(学费19000元/年)
三、初试内容
▷西华大学140300设计学初试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17 设计史
④920 专业基础
▷西华大学135700设计初试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 英语(二)
③617 设计史
④920 专业基础
四、复试内容1.复试形式:
(1)复试形式:西华大学140300设计学&135700设计今年采取线下复试。
(2)复试采取差额复试,差额比例不低于120%。同等学力加试科目成绩须合格。
2.复试内容:
复试总成绩为300分,各科目复试成绩不合格者,不予录取。复试科目如下:
➤➤1.综合面试
(1)外语能力测试考查考生:①语音语调的规范,语言的流畅度;②言语内容的丰富度,是否切题。
(2)专业综合面试考查考生:①专业认知度;②个人专业设计实践情况;③表达和礼仪,较突出的学科优势等。
。
➤➤2、专业考试考查考生学术研究或设计应用技能的掌握程度。
设计学【140300】考生参加专业笔试,由学院统一提供A4图纸及书写用笔,考试过程中禁止使用手机等屏幕设备及可上网电子设备、U盘等。
设计【135700】考生参加专业设计,由学院统一提供图纸,考生需自带马克笔、彩色铅笔、色粉笔、绘图工具等;考试过程中禁止使用手机等屏幕设备及可上网电子设备、U盘等。
专业考试内容
研究方向
专业技法测试内容
材料要求
设计学【140300】
专业笔试
设计论述,依据经典设计理论及热点设计事件或案例展开分析论述,考试时间 2 小时。
艺术设计【135700】
专业设计
依据报考的研究方向进行主题创意设计。手绘设计表现(考生需自带马克笔、彩色铅笔、色粉笔、绘图工具等), 考 试时间 6 小时。
➤➤3.同等学力加试:
▷同等学力考生加试,可自己携带手绘工具,如马克笔、色粉、彩铅及其配套工具,可带小型电吹风(若需要快速吹干的情况),学院统一提供A3图纸及书写用笔。
▷同等学力考生加试课程的成绩不计入复试成绩,但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同等学历加试
加试科目
加试内容
时长
设计评论
从主旨思想、创意手法、社会贡献等方面对 20 世纪以来的设计大师的经典设计作品展开评论,考试时间 2 小时。
考试时间为每生2小时,满分100分,60分合格;
色彩设计
依据报考的研究方向进行色彩创意设计。手绘表现(考生自带水彩、水粉、丙烯等颜料、各类绘画笔),考试时间 2 小时。
3.复试成绩:
复试总成绩总分为300分,各科目复试成绩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复试科目如下:
1、综合面试,满分200分
(1)外语能力测试,考试时间为每生5分钟左右,满分50分,30分合格。
(2)专业综合面试,考试时间为每生20分钟左右,满分150分,90分合格。
2、专业考试
设计学-专业笔试:设计论述(小论文撰写),考试时间2小时,满分100分,60分合格。
设计-专业设计:主题创意设计,手绘设计表现,考试时间6小时,满分100分,60分合格。
4.成绩计算公式:
总成绩计算公式:总成绩=(初试总分/初试满分值)×100×60% +(复试总分/300)×100×40%(计算精度:各环节成绩四舍五入保留两位小数)

1)考试方式:3小时
2)试卷结构: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 150分
3)参考书目:《世界现代设计史》第二版
4)考试大纲:
第一章、现代设计概述(考题出现概率★★★)
1设计的概念
2分类和范畴
第二章、工业革命前的设计(考题出现概率★★★)
1革命前的欧洲设计
2新古典主义
3维多利亚风格
4第二国际风格
第三章、“工艺美术”运动(考题出现概率★★★★★)
1英国的设计改革
2英国、美国的“工艺美术”运动
第四章 第四章、新艺术运动(考题出现概率★★★★★)
1产生原因
2设计特点
3平面设计的发展
4法国的“新艺术”
5比利时与亨利·凡·德·威尔德
6西班牙与安东尼·高迪
7苏格兰与查尔斯·马金托什、格拉斯哥四人组
8奥地利 “分离派”
9德国“青年风格”
第五章、“装饰艺术”运动(考题出现概率★★★★★)
1影响因素
2设计特点
3平面设计
4著名设计及设计师
第六章、现代主义设计运动的萌起(考题出现概率★★★★)
1形式特点
2德国的“工作同盟”
3俄国“构成主义”
4荷兰“风格派”
5阿道夫·卢斯
6凡·德·威尔德
7彼得·贝伦斯
8勒·柯布西耶
第七章、包豪斯(考题出现概率★★★★★)
1成立宗旨
历任校长:沃尔特·格罗皮乌斯 、 汉尼斯·迈耶 、 密斯·凡·德·洛
2发展时期:魏玛、德绍、柏林
3基础课: 色彩与形式
4影响与意义
第八章、工业设计的兴起(考题出现概率★★★★★)
1流行样式
2流线型运动
3美国工业设计代表人物
4有计划废止制
5对美国汽车行业有影响人物
第九章、消费时代的设计(考题出现概率★★★)
1战后重建的产品设计
2乌尔姆设计学院布劳恩公司
3美国战后工业产品设计
4人机工程学
5国际主义风格
第十章、后现代主义设计运动(考题出现概率★★★★)
1后现代主义设计
2波普设计运动
3意大利激进设计
4“孟菲斯”集团
5后现代主义在各国的发展
第十一章、当代汽车设计(考题出现概率★★★)
1“二战” 前后汽车发展
2石油危机后的汽车设计
3各国重要车厂和汽车设计师
第十二章、各国设计简史(考题出现概率★★★★)
1美国当代设计
2德国当代设计
3英国当代设计
4意大利当代设计
5日本当代设计
6斯堪的纳维亚当代设计
六、920 专业基础1)考试方式:笔试,3小时
2)试卷纸张:A3大的纸张,2~3张。
3)考生要求:依据报考的研究方向进行主题设计。以手绘形式表现。体现出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创新性。配合方案推敲图、场景图、细节图清晰的表达设计理念。绘图工具:马克笔、彩铅、橡皮等自带。
4)历年真题:




▷▷2025考研西华大学复试线
①140300设计学复试线为:总分354分,单科(满分=100分)为34分,单科(满分>100分)为51分。
②135700设计复试线为:总分351分,单科(满分=100分)为37分,单科(满分>100分)为56分。
③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复试线为:总分279分,单科线不限。
▷▷2025考研录取情况

▷▷2024考研西华大学复试线
①140300设计学复试线为:总分362分,单科(满分=100分)为39分,单科(满分>100分)为59分。
②135700设计复试线为:总分388分,单科(满分=100分)为40分,单科(满分>100分)为60分。
③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复试线为:总分260分,单科线不限。
▷▷2024考研录取情况

▷▷2023考研西华大学复试线
①130500设计学复试线为:总分362分,单科(满分=100分)为40分,单科(满分>100分)为60分。
②135108艺术设计复试线为:总分362分,单科(满分=100分)为40分,单科(满分>100分)为60分。
③享受少数民族照顾政策的考生的复试线为:总分251分,单科(满分=100分)为30分,单科(满分>100分)为45分。
④报考“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考生进入复试成绩基本要求为总分不低于251分。
⑤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复试线为:总分250分,单科线不限。
▷▷2023考研录取情况

▷▷2022考研西华大学复试线
①130500设计学复试线为:总分361分,单科(满分=100分)为40分,单科(满分>100分)为60分。
②享受少数民族照顾政策的考生的复试线为:总分251分,单科(满分=100分)为30分,单科(满分>100分)为45分。
③报考“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考生进入复试成绩基本要求为总分不低于251分。
④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复试线为:总分250分,单科线不限。
▷▷2022考研录取情况

▷▷2021考研西华大学复试线
①130500设计学复试线为:总分346分,单科(满分=100分)为38分,单科(满分>100分)为57分。
②享受少数民族照顾政策的考生的复试线为:总分249分,单科(满分=100分)为30分,单科(满分>100分)为45分。
③报考“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考生进入复试成绩基本要求为总分不低于249分。
④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复试线为:总分250分,单科线不限。
▷▷2021考研录取情况

▷▷2020考研西华大学复试线
①130500设计学复试线为:总分347分,单科(满分=100分)为38分,单科(满分>100分)为57分。
②享受少数民族照顾政策的考生的复试线为:总分248分,单科(满分=100分)为30分,单科(满分>100分)为45分。
③报考“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考生进入复试成绩基本要求为总分不低于248分。
④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复试线为:总分250分,单科线不限。
▷▷2020考研录取情况

▷▷2019考研西华大学复试线
①130500设计学复试线为:总分340分,单科(满分=100分)为38分,单科(满分>100分)为57分。
②享受少数民族照顾政策的考生的复试线为:总分248分,单科(满分=100分)为30分,单科(满分>100分)为45分。
③报考“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考生进入复试成绩基本要求为总分不低于248分。
④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复试线为:总分170分,单科线不限。
▷▷2019考研录取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