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涧下水长流 ■素材:陈建国
(本人用第一人称写故事,素材有原型,但情节有所演绎,请勿对号入座!)

86年那年,我就像一颗从山沟沟里蹦出来的草籽,怀揣着改变命运的梦想,跑到了衡阳这个陌生的城市。说实话,要不是为了证明自己,我这个从小在泉水镇长大的穷小子,还真不敢想进城闯荡的事儿。
那时候的衡阳,街上到处都是和我一样的打工仔。我们这些人啊,大家都管我们叫“乡巴佬”。每天早上天还没亮,火车站附近就排起长队,都是找工作的人。有人说城里的空气都是机会,可我觉得,城里的空气都是冷漠。
记得刚到衡阳的那天晚上,我连个住处都没有。火车站附近有个地下室,我花了十块钱,和另外七八个外地人挤在一起。那地下室又湿又冷,晚上躺在地上,耳边全是别人的呼噜声,心里头就跟针扎似的难受。
要说我为啥非要来衡阳受这个罪,还得从去年说起。
我们泉水镇上,张记副食店的张巧玲,那可是远近闻名的美人。她爹张有财在镇上开了家最大的副食店,家里条件不错。我呢,就住在后街,家里种点地,养几只鸡,日子过得紧巧。
说起我和巧玲的相识,还得感谢我发小李大壮。那小子从小就壮实,人也机灵,是我们那儿有名的“媒人嘴”。有一次,我去张记副食店买酱油,巧玲正在柜台后面帮忙。
“阿国,要买啥子嘛?”巧玲笑盈盈地问我。
我这个人啊,从小就有点害羞,特别是面对漂亮姑娘。“那个。。。酱油,要两。。。两斤。”我结结巴巴地说。
“你这个憨货,买个酱油还结巴?”李大壮不知道从哪冒出来,在我后脑勺拍了一下。
巧玲“扑哧”一声笑了出来,那笑容啊,就像春天的桃花一样,甜得让人心都化了。我觉得我的脸一定红得像猪肝色。
从那以后,我就找各种借口往张记副食店跑。有时候买盐,有时候买酱油,后来连我妈都说奇怪:“咋家里酱油老是不够用?”
其实我心里清楚,不是酱油不够用,是我想多看看巧玲。每次去店里,我都偷偷瞄她几眼,她总是穿着淡蓝色的碎花衫,头发扎成马尾,清清爽爽的,像山间的清泉一样让人喜欢。
有一次,我又去买东西,巧玲小声对我说:“阿国,你家是不是开了个酱油厂啊?”
我一下子愣住了,结结巴巴地说不出话来。她“噗嗤”一笑:“我懂的,明天下午四点,我去后山捡柴,你要是有空。。。”说完,她就红着脸跑开了。
那天晚上,我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第二天下午,我提前半个小时就到了后山,远远地就看见巧玲在那儿。她穿着那件淡蓝色的碎花衫,在春风里像一朵会动的小花。
“你。。。你来得真早。”她低着头,声音细细的。
“我。。。我是来帮你捡柴的。”我憨憨地说。
就这样,我们开始了偷偷约会。每次见面,我都提前半个小时到,她也总是准时。我们在山上说说笑笑,有时候我给她摘野花,有时候给她讲我在地里遇到的趣事。
日子过得真快,转眼就到了腊月。那天,我正要去后山,突然听见村里人议论纷纷。
“听说了吗?张有财不同意巧玲跟陈建国来往。。。”
“可不是嘛,说陈家穷,让巧玲别想不开。。。”

我的心一下子凉了半截。晚上,我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突然听见窗外有人轻轻叫我的名字。
我赶紧爬起来,借着月光一看,是巧玲!她眼睛红红的,显然是哭过。
“阿国,我爹说。。。说要把我嫁给运输公司老板家的儿子。”巧玲抽泣着说。
我的心一下子揪起来了:“巧玲,我。。。我不能没有你。”
“我爹说了,除非你当上老板,否则就别想娶我。”巧玲擦了擦眼泪,“阿国,你要是真喜欢我,就去衡阳闯一闯。我听说城里机会多,说不定。。。”
我一下子来了劲:“巧玲,你等我!我一定会在城里闯出个名堂来!”
就这样,我背着个破旧的帆布包,揣着从家里借来的二百块钱,来到了衡阳。可是,现实比我想象的要残酷得多。
刚来的头一个月,我白天到处找工作,晚上就睡在那个潮湿的地下室。地下室里住着各种各样的人,有做小生意的,有找工作的,还有一个老大爷,据说是来城里找儿子的。
那个老大爷姓王,六十多岁了,每天早上天不亮就出去找儿子,晚上回来的时候总是一脸失望。他说他儿子五年前来衡阳打工,后来就断了音信。我看着老大爷,心里特别难受,就把我从家里带来的咸菜分给他吃。
“小伙子,你是个好人。”老大爷说,“你放心,好人一定会有好报的。”
可是好报在哪里呢?我找了好几份工作,装卸工、搬运工、工地小工,哪个都干过。钱是挣了一点,但是累得像条狗一样。晚上回到地下室,浑身的骨头都在响。
最难熬的是想巧玲的时候。我总是偷偷拿出她给我的那张照片,照片上的她笑得那么甜。每次看到照片,我就觉得浑身都有了力气。
有一次,我在工地搬砖,不小心扭伤了腰。那天晚上,疼得我直冒冷汗。对面床铺的小伙子看我实在难受,就给了我一片药。
“兄弟,你这样可不行。”那小伙子说,“我认识个老板娘,开小吃店的,你要不要去试试?总比在工地干活强。”
就这样,我认识了周阿姨。她的店不大,就在火车站旁边的小巷子里,专门卖包子和馄饨。周阿姨年纪五十多岁,长得慈眉善目的,看起来就让人觉得亲切。
“小陈啊,你这个人实在,以后就在我这儿干吧。”周阿姨说,“工资虽然不高,但是包吃住。”
我一听有住的地方,心里就踏实多了。店里后面有个小阁楼,虽然矮了点,但是比地下室强多了。最重要的是,我终于可以学着做生意了。
周阿姨的手艺很好,尤其是她家的三鲜馄饨,那叫一个好吃。每天早上四点多,我就要起来帮她准备面团和馅料。一开始,我笨手笨脚的,连个面团都和不好。
“你啊,就是心太急。”周阿姨说,“做生意和面团一样,得一点一点来,急不得。”

我知道周阿姨说的对,可是我心里却像揣着一只兔子,总是静不下来。每天晚上,我都要给巧玲写信,告诉她我在城里的见闻。她也会回信,说她在家里帮着看店,说她爹还在给她介绍对象。
“阿国,你要加油啊。”她在信里写道,“我相信你一定能成功的。”
看到这样的信,我心里又甜又苦。甜的是她还在等我,苦的是我觉得自己太没用,来城里大半年了,还是个端盘子的。
转机出现在六月份。那天,一个常来吃早点的生意人告诉我,说火车站西边新开发了一片商铺,租金不贵。我一听,心里就有了主意。
“周阿姨,我想自己开个包子铺。”我对周阿姨说。
“傻孩子,你知道开店要多少钱吗?”周阿姨说,“光是房租和设备,就得几千块呢。”
我低下头,心里一阵发虚。这时候,周阿姨又说:“不过,你要是真想干,我倒是可以借你点钱。这半年我看你做事,挺靠谱的。”
就这样,我借了周阿姨五千块钱,又找李大壮借了两千,总算凑够了开店的钱。找店面、买设备、装修。。。我一个人忙得脚不沾地。
终于,在87年春节前,我的包子铺开张了。我给店起名叫“巧玲包子”,希望能带来好运。开业那天,我特意给巧玲去了电报,告诉她这个好消息。
可是,做生意哪有那么容易?开张第一个月,我就赔了不少钱。包子要么和得太硬,要么馅料不够味,客人们都不爱吃。我心急如焚,每天凌晨三点就起来练包子,晚上十一点才睡。
最难熬的是竞争对手。我对面新开了一家包子铺,价格比我便宜,生意特别好。我的店门前冷冷清清的,看着对面排队的人群,心里比刀割还难受。
就在这时候,李大壮从老家捎来了一个消息:张有财给巧玲定了亲,对象就是运输公司老板的儿子。听到这个消息,我的心一下子凉了半截。
那天晚上,我一个人喝了两瓶白酒,醉醺醺地在店里坐到天亮。周阿姨来送早上的食材,看见我这样,叹了口气:“傻孩子,你这是何苦呢?”
我抹了把眼泪:“周阿姨,我不甘心啊。我就想证明给他们看,我陈建国也能当老板!”
周阿姨看着我,突然说:“你知道我这手包子是怎么学会的吗?”
我摇摇头。
“我年轻时候,在老家也开过包子铺,可是生意不好,最后还欠了一屁股债。后来我就到处学艺,一直到四十岁,才把这门手艺学明白。”周阿姨说,“你现在才多大?才二十三岁,着什么急?”
听了周阿姨的话,我心里好受了些。我决定改变策略,每天跑到火车站去发传单,还特意学了一套吆喝的腔调:“新鲜出炉的肉包子嘞,皮薄馅大味道好,买五个送一个嘞!”
慢慢地,生意开始有了起色。尤其是我研究出来的一款萝卜牛肉包,特别受欢迎。每天早上,店门口都能排起长队。

可是好景不长,到了夏天,一场大暴雨把我的店铺泡了。房东说这房子年头太久,要大修,让我暂时歇业。我这才发现,手里的积蓄连房租都不够付了。
正发愁的时候,巧玲突然来了。她还是那么漂亮,只是比以前瘦了些。看见我的店铺,她眼圈一下子就红了:“阿国,对不起,我爹。。。”
“不怪你。”我打断她的话,“是我没本事。”
“阿国,其实我。。。”巧玲欲言又止。
就在这时,张有财找来了。他一看见我,脸就沉了下来:“巧玲,跟我回去!”
巧玲红着眼睛看了我一眼,转身跟着她爹走了。我站在漏水的店铺里,看着他们的背影,突然觉得特别无力。
那天晚上,我躺在店里的小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突然,有人敲门。我打开门一看,是周阿姨。
“孩子,我听说你的事了。”周阿姨说,“我这里还有一个铺子,在南门口,你要不要去看看?”
原来周阿姨在南门口还有一个铺面,虽然位置不如火车站这边好,但是租金便宜。我想都没想就答应了。
重新开始的日子并不好过。南门口人流量少,我每天天不亮就得起来,推着三轮车去火车站卖包子。那时候衡阳的冬天特别冷,我的手冻得都裂了口子,但还是得继续包包子。
李大壮说我傻,为了个女人这么拼命。可是我知道,我不是为了证明给谁看,我是要证明给自己看。
日子一天天过去,我的包子生意渐渐有了起色。尤其是我研制的一款红糖发面包子,特别受欢迎。每天早上,我都会多包一些,然后推着三轮车去火车站卖。
有一次,我在火车站遇到了当初那个找儿子的王大爷。他竟然认出了我,高兴地说:“好小子,真出息了!”
我请王大爷吃了包子,他吃完说:“比那些大店的都好吃!”听到这话,我心里美滋滋的。
转眼到了年底,我算了算账本,除去房租和工人工资,居然还剩了一万多。我把欠周阿姨的钱还上了一半,心里总算踏实了些。
可是想到巧玲就要结婚的消息,我还是忍不住难过。听说她未婚夫开了一家运输公司,家里有好几辆大货车。而我,才刚刚能养活自己。
那天晚上,我又收到了巧玲的信。信上说:“阿国,我相信你一定能成功。可是。。。”
看到这个“可是”,我的心突然揪了起来。巧玲啊巧玲,你还要等我多久?我这个曾经信誓旦旦要当老板的穷小子,现在还在为了生存而挣扎。你说,这样的我,还配得上你吗?
看着店里的账本,我突然不知道自己是对是错。各位读者,你们说,在爱情和现实面前,我们到底该何去何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