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主教的教皇去世,葬礼在梵蒂冈举行,世界各国领导人云集于此。
两个人会不会见面引发各界关注,一个是泽连斯基,一个是特朗普。
在二月份白宫吵架以后,两人还没见过面,会不会再次见面,各方都在讨论。
如大家所愿,两人见面了,聊了15分钟。
聊了之后会有什么变化,对局势有什么影响?而这见面背后有什么细节,谁撮合成的?
这件事看似是件小事,背后折射的却是国际关系,尤其是俄罗斯、乌克兰、美国这三边关系的复杂性。
我们看看他们见面的场景,简直就是一幅世界名画。
就在梵蒂冈著名的圣彼得大教堂里,在那大殿里,高高的穹顶,漂亮的建筑,空空荡荡的大殿。
传出的照片就是两个人面对面坐着,一人一把椅子,隔得很近。
隔得很近说明两个人关系很亲密,并不像二月份在白宫吵架一样,一方居高临下指责另一方。
两人见面谈了15分钟,具体内容当然不会对外界泄露,但双方是各表一枝。
泽连斯基讲这有可能是历史性的会晤,用了historic,历史性这么一个大词,说明泽连斯基对此非常重视。
白宫方面也是对此给予了积极的表述,白宫方面说,这次会见是效果很好,是有效果的。
特朗普在见面之后,也是发了帖子,迅速地对普京提出批评。
看看,和泽连斯基见面,然后接着批评普京,这里面说明,两个人见面还是说了点有价值的信息。
当然了,特朗普说话也是夹枪带棒。
上来就说达成一个协议多难,多不容易。拜登,还有《纽约时报》,你们老害我,你们老害我,即便是达成协议,《纽约时报》你们这些媒体也会照样骂我。
接着话锋一转,又提到了俄罗斯总统普京。他说,普京你是不是不想达成协议?不要再死人了。
而随即,俄罗斯方面做出反应,说愿意无条件地进行和谈。
这也说明,这15分钟短短的会面,不能说为下一步俄乌之间的和谈扫清了一切障碍,但至少,这两人见面就代表着有这么一个积极的态度。
至于说见面谈是三方还是四方,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而是三方还是四方,在这次见面里面有一个细节。
这个细节就是实际上另有一张图片,就是在教堂的门口,四个人在一起。
特朗普、泽连斯基、法国总统马克龙、英国首相斯塔默,四个人站在一起,马克龙的一只手还搭在泽连斯基的肩膀上。
由此大家推测,两个人见面是有人做了一定的说服工作的,而做工作的,就是马克龙和斯塔默,英法两国领导人。
然而讽刺的是,原本的计划是三个人谈,马克龙、泽连斯基,还有特朗普。
马克龙希望这时候展示自己的存在,给泽连斯基撑撑场面,撑撑面子。
但是,特朗普怎么能接受这样的安排?在最后一刻,把马克龙请了出去,两个人谈,没别人什么事。
还是延续之前的传统——欧洲不上桌。
特朗普是首席,拉着普京和泽连斯基,我们三个人解决问题,没你们欧洲什么事。需要钱的时候你们出钱就好了。
这就是这场他们会面,所给人的一个启示。
这也是在教皇去世以后,他们的葬礼外交的一部分。
不要小看有重要人物去世的葬礼,这时候各国领导人云集,谁去见谁也不合适。
二月份,泽连斯基在访问白宫的时候被羞辱,连饭也没管,中间特朗普直接说:你无牌可打,你闹什么闹?你再这样下去就会发生第三次世界大战了!
而就在他们会面前一天,特朗普又公开讲,你要承认克里米亚属于俄罗斯,你不承认有什么用?十一年前你怎么不夺回来?
另外说,你有本事再打!再打上三年,乌克兰就亡国了,就没了,整个国家都要被俄罗斯给占了。
而此刻,俄罗斯的做法就是传统的一个战略,叫拖延战术——我等,我不着急,反正战场对我有利。
所以这时候,这次见面确实短短的15分钟,但是不是矿产协议、和谈好多问题都谈妥了呢?应该是没谈妥。
因为乌克兰方面的官员还希望,这15分钟之后再找出空,有更长时间地会晤。
但是见面之后没多久,特朗普和他的摩托车护卫队扬长而去,留下了泽连斯基落寞的背影,在那里和其他人见面,和其他人觥筹交错之间,谈谈论论之间,其实解决不了什么大的问题。
关键还是特朗普、普京、泽连斯基这三个人,他们怎么演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