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2月份的房地产数据。
虽然北京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仅上涨0.1%,但如果放在16个月的环比持续下跌的背景之下进行考量,我们就能知道这千分之一的涨幅的含金量有多高。
北京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由负转正的背后,是来自市场层面的盖章认证——2月份新房成交2295套,同比大涨47.12%。
久违的热销剧情开始此起彼伏的上演,一场基于“好房子”的沉默的革命同时也在暗流涌动。
壹
这两年,“好房子”一直是住建部的重点工作。
前段时间,北京市规自委印发《北京市平原多点地区“好房子”规划管理相关技术要点(试行)》,算是为“好房子”的落地提供了切实的蓝本。
“‘好房子’不能是‘好贵’的房子,太贵了我们就不会觉得好了。它不能是‘好远’的房子,应该有个好位置。不能是‘好漂亮,但是不好用’的房子。不能只是好在现在,还应该好在未来。”
白岩松的话算是对“好房子”标准最朴实的解读。
真正的“好房子”,懂得在寸土寸金的城市里精打细算——90%以上的得房率让89平米变出三间卧室,3米层高托起的是三代同堂的呼吸感,大阳台所扩展出的空间足以成就一个阳光花房。那些曾让购房者头疼的渗漏、开裂,如今化作开发商必须白纸黑字承诺的十年质保。最惊喜的是科技的升级,精装房标配新风系统解决雾霾困扰,预埋的智能线路让全屋家电能声控联动。
更重要的是,好房子是会"成长"的家——随着新技术出现,房子能跟着升级变得更贴心。
然而,“好房子”落地过程殊为不易,很多专家就这一问题已经进行过多次的探讨。房地产行业从“规模扩张”向“品质深耕”进行转型,需破解技术、成本、政策、需求等多维难题,
一言以蔽之,“好房子”标准是对房企全产业链技术整合的严峻挑战,同时考验房企长期投入的能力。
这么比较下来,央企所具有的规模化采购优势和整合运维的能力,能够适配“好房子”所需的全生命周期服务特点,成为了行业共识。
当“好房子”的打造路径照进现实之后,那些原本湮没在“高周转”“快销盘”的喧嚣里的笨拙的专业主义,重新在市场崭露头角。
这些买家拥有了一个共同的名字——花香壹号的业主。
(北京中建壹品花香壹号实景图)
2月份,花香壹号是丰台区成交套数TOP1,成交面积TOP1,成交金额TOP1
这些“技术流”买家,集众人之力,把花香壹号托举到了一个令人眼热的地位——三冠加冕。
贰
穿着格衫和牛仔裤的标准IT男,蹲在样板间角落,手持空气检测仪对准新风出风口,看着屏幕上的PM2.5数值,年轻人的眉头终于舒展。
一对自称设计师的夫妇,带着分贝仪而来,反复测试关闭三层中空玻璃后的室内噪音。
一位医生客户——他戴着白手套抚摸墙面,又用湿纸巾擦拭沙发扶手,坐下来后,捧着那本封面上写着“三生壹宅”的楼书看得津津有味,不时颔首。
……
这样的场景,几乎每天在花香壹号的样板间都会上演,也成为行业媒体人聚在一起的谈资。
杜若,是中药里祛湿安神的良药,是古诗中爱情和友谊的意象,可花香壹号以“杜若”命名的89平米的户型,却是“技术流”眼中解码当代居住痛点的方程式。
“中间户无明卫”的行业魔咒被成功破解,被解构成毫米级参数的面宽进深比与收纳模数,恰如中医配伍般精准调和着实用与美学的君臣佐使。
2平米的家政间被拆解为若干个标准模块,扫地机器人充电桩、戴森吸尘器挂架、五金工具箱的卡槽尺寸,都进行过精确的计算。
扫帚、拖把、工具箱统统上墙,像超市货架般整齐,关上门就是个清净世界。
有限的空间,总希望它能盛放下无数的梦想。
他想要书房:“给我留个安静写代码的地方就行。”
她想要琴房:“我想独自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就一小会。”
孩子小时候,打通两间次卧,铺上爬行垫就是游乐场;
孩子上学后,恢复隔墙,一间做书房,一间当卧室;
未来二胎时代,再加一道移门,变成两个独立小房间。
一道能拆能装,像乐高积木的墙,是普通人也能任意发挥的空间魔法,是卧室里的时间折叠,满足新婚到二胎的家庭跃迁需求,暗示了未来二十年的可能性。
“我们买的不是89平米,是开发商用结构力学偷出来的110平米。”
这,或许是来自“技术流”买家最高的礼赞。
(杜若89m²户型图:(橙色)南侧阳台为全赠送部分,(绿色)北侧设备间为半赠送部分)
叁
不同的户型——102平米的芷萱户型、120平米的景明户型、139平米的汀兰户型,每一种户型,都试图与处于不同人生阶段的“技术流”产生深层次的共鸣。
注:102平米-芷萱户型、120平米-景明户型、139平米-汀兰户型
标橙色为全赠送部分,标绿色为半赠送部分
以技术回馈技术,这样的初衷,呼应到了花香壹号更广义的生活命题中。
(北京中建壹品花香壹号139m²样板间实景图)
当行业还在用“轻奢”“尊享”粉饰楼书时,花香壹号选择将技术参数转化为可感知的生活刻度。
24小时新风系统搭载三重过滤,严格控制PM2.5浓度,优于世卫标准的空气质量,是对空气自由权的宣示;前置过滤器拦截铁锈泥沙,末端直饮机过滤重金属,煮茶时能看见杯底舒展的茶叶纹路;三层玻璃窗一关,外头卡车经过的声音变得像隔壁看电视——隐隐约约,但绝不扰人;同层排水+消音棉,让深夜马桶冲水声,如同翻动报纸的轻响。
华为全屋智能生态,远非简单的遥控器替代方案可以比拟。
(北京中建壹品花香壹号智能家居系统)
晨起模式联动窗帘开启与咖啡机启动,语音控制灯光、窗帘、空调,睡眠模式则调暗灯光、启动静音新风。更精妙的是学习功能——系统会记录业主夏季偏好的26℃空调温度。离家一键启动布防模式,手机APP远程查看燃气报警……
这一切,不正是“技术流”们的“懒系生活”正解?
肆
中建壹品的北京负责人在很多场合说过:“丰台给了中建壹品最大的支持,中建壹品回报丰台最好的产品。”
这份沉甸甸的承诺,建立在对区域发展脉络的深度解构之上。
如今的丰台,是北京重要的产业功能区,国际科技创新的中心与前沿阵地。而作为丰台产业核心、北京最早“三区一园”之一的丰台科技园,已经是北京,乃至全国的高新技术产业,科技创新的高地了。
产业虹吸效应带来近20万高知人群聚集,催生出对居住品质的迭代需求。
据说,刚拿下地块之际,中建壹品先做了一件事。
很多人存在“建筑综合征”,表现为对空气质量的强迫性关注、声光污染的神经敏感、水质异常的焦虑等。
除了对于健康的特别关注,对于居住,人们还希冀什么?
工作人员潜入丰台科技园,倾听人们的抱怨:
“居住功能之外,希望多一些其他功能,比如休闲、游园等”。
“要生二胎了,想让父母来帮忙带孩子,太大的房子买不起,太小的又住不下。”
……
这些真实的痛点被分类编码,最终凝结成花香壹号的产品逻辑。
那些读起来像实验室报告交付标准,让“技术流”们不再迷信地段神话,转而在BIM模型里校验空间效率,让他们不再信仰虚无的“轻奢风”,转而用分贝仪检测隔音承诺,而他们解构“健康社区”的话术,也是在实验室检测甲醛释放曲线。
所以,当客户已经开始用专业主义来重构价值坐标系,花香壹号的热销从来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这是产城融合范本的成功落地,印证着"城市反哺产业,产业重塑人居"的良性发展逻辑。
当“好房子”的建设指南已经渐渐明晰,复盘花香壹号的打造过程,以及现实的呈现效果,无不显出其预见性。
花香壹号已先期完成从理论到实践的关键一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