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品鉴赏师王国文
指尖拂过一件件的老物件,用其一生去破译未被被译时代的密码本。他收藏的从来不是物品,而是凝固在物质里的时空切片。或许是某位匠人刻刀下的颤抖,或许是某个时代最后的叹息。
斜阳西下。王国文坐在太师椅对笔者说:“他是时间的拾荒者,也是文明的守墓人”。
在艺无止境中翱翔
2000年,王国文开了一家珠宝店。在收获钱财同时,他接触到了不少喜欢收藏古玩艺术品的朋友。他用自己开珠宝店赚来的钱,开始了他收藏古玩艺术品之路,一收就是几十年,数百万上千万的资金都换成了那满屋子和几保险柜的宝贝。陶瓷、玉器、古钱币和名人字画都是他的心爱之物,每一件都蕴含着独特的文化韵味和历史故事,每一件都在浩瀚的宇宙中如繁星闪烁。
王国文深情地对笔者说,他把自己收藏的这些宝贝,看得甚至比自己的生命还重要,只要听说或者发现哪里有自己心仪之物,便不畏路途遥远和艰辛,哪怕生病卧床,他也得过去瞧一瞧。这么多年来他光路费就花了几十万,但从未后悔过,反而觉得格外充实。
王国文深知要在某行业有所突破,读书就是最快的捷径。他买来大量书籍,《明清民窑瓷器鉴定》、《中国玉器收藏与鉴赏全书》、《考古通讯》、《元代瓷器》、《陶书》、《古玩鉴定与辨伪》等。这些书籍不仅成为了他最好的良师益友,还为他在古玩鉴赏实战中不但指明了方向,也给了他足够的底气。
王国文从河南卫视鉴宝栏目《华豫之门》和陕西卫视鉴宝栏目《华山论鉴》见到杨实大家,被他深厚鉴赏知识折服,决定上门求教。他连续在故宫里蹲守了几天,门票买了好几次,去问过里面的保安,工作人员以及带队的导游,都无果。最后一天,王国文正想打道回府时,他漫无目的地在一个典当行闲逛时恰巧碰到了杨实鉴赏专家。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两人观点一致,话很投机,交谈甚欢,王国文向他说明自己进京来意后,杨专家被他锲而不舍的求学精神所感动,当面告诉了他很多自己在鉴赏方面的经验,王国文也向专家请教了自己心中诸多疑惑。经过专家指点开悟,王国文听后豁然开朗,同时也感到自己仍需学习的东西还很多很多。
王国文接受媒体采访
后来他又结识了收藏界颇有名气的文博鉴赏专家杨静荣、张如兰、王玉成、片二白等。在求教的同时也得到了他们对自己独特的鉴赏能力的肯定和夸赞。他通过不停的观摩学习,深刻思考,认真感悟,王国文逐渐具备了鉴别艺术品真伪、好坏的基本功。多次参加北京、西安、湖北等地的央视鉴宝大会,进一步得到了更深层次的实践学习的机会。他深知,只有不断学习和积累,才能在复杂多变的艺术品收藏、交易市场中保持清醒的头脑,识别真伪及好坏。
德置艺上不忘初心
王国文还特别注重实践。他常常深入民间,寻访古董商和收藏家,亲身感受艺术品的魅力和价值。也时常与收藏古玩的朋友和专家们挤在一起分享、讨论各自的藏品,一探索就是一整天,一切磋就是大半夜。他认为,每一件艺术品都是一个活生生的历史见证,它们承载着前人的智慧和情感。因此,在鉴赏艺术品时,他都是全神贯注地观察每一个细节,用心感受每一件艺术品所蕴含的历史文化内涵。
王国文的品德也体现在他对藏友的态度上。他从不轻视任何一位藏友,无论对方是初出茅庐的新人,还是资深的收藏大家。他总是耐心地与他们交流,分享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他的真诚和热情,让他结交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他们共同为保护文物而努力。
王国文藏品《古玉望子成龙》
有一次,王国文得知一位年轻的藏友因为缺乏经验而买到了一件赝品,他主动找到这位藏友,安慰他并详细讲解了赝品的特征和鉴定方法。他还邀请这位藏友参加自己举办的文物讲座,帮助他提升鉴定能力。这位藏友深受感动,从此更加坚定了自己在收藏道路上的信心。
他深知,文物是国家的财富,是民族的瑰宝。他用自己的行动呼吁更多人关注文物的保护,让更多人了解文物背后的历史和文化。他常常举办公益讲座,向公众普及文物知识,提高大众对文物的保护意识。他还积极参与文物保护活动,为博物馆捐赠珍贵文物,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文化遗产的传承贡献力量。
王国文藏品《古玉瑞兽》
王国文除了坚决抵制假货外,王国文还始终坚守自己的收藏底线——不收受贿赂、不徇私情。有一次,一位收藏爱好者想要将自己的赝品卖给他人,叫王国文做伪证,并承诺如果成交后将给予高额的回扣。面对这种情况,王国文毫不犹豫地拒绝了对方,虽然当时得罪了这位朋友,可他这样做,自己才心安。后来这位朋友不但没恨他,反而成了他的好朋友。他始终坚持作为一位古玩艺术品收藏家应遵行的职责,他的职责就是挖掘和保护真正的艺术品,而不是为了金钱利益就轻易毁掉了自己坚守的原则。他这一原则,得到同行们高度的认可和赞扬。
隔壁村有一个孤寡老人张婆婆,她家祖辈以前是富甲一方的巨商,她出嫁时奶奶送了她一只祖传的翡翠玉镯。可这位张婆婆无儿无女,老伴已经去世多年,自己也快90岁了,身体渐渐走下坡路,可她实在放心不下陪伴自己差不多一生的这只手镯,非常担心离世后落入无德无才人之手,有污祖物。见多识广的张婆婆,通过多年对周边人的观察考验,最终将手镯传给了心地善良,爱学习,酷爱好古玩的远房亲戚王国文。像这样的收藏经历数不胜数,用钱买不来,就用物换,用物换不来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动对方。人世间宝贝甚多,往往人找物难,而物归像王国文这样有才有德有缘之人则更难。
王国文的品德不仅体现在他对文物和藏友的态度上,更体现在他对社会的责任感上。他对社会公益事业是一个热心肠。对他垫资上百万为社区村民修路护坡以及修下水网管,解决了人们出行难的问题,原来的荒地平整后租给了天鹰驾校,变废为宝,村民年年可以分红利。大家从心底佩服他,敬重他。
王国文藏品《古玉杯》
是的,在蓝天白云之间,在大街小巷之间,这位山里人心中所深深地蕴涵着的,早已不是只对现实美好生活的祈愿,而是一种充满了理想与智慧的神圣的精神境界:在把玩一件件艺术精品的同时,塑造一个民间收藏鉴赏大师的风范!
作者 高建华 石长青 张云华
编辑 刘明伏 张云华 石明清
一审 李端生 高建华 杨幼民
二审 谷遇春 石长青
终审 符云亮
法律顾问 彭家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