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空心化会危及军事能力,特朗普无力干预台海,妄想借贸易战重振军事实力

筹海者张晓东 2025-04-16 07:53:54

(1)美国钢铁铝需要依赖进口

从1997年到2024年,美国不知不觉的失去了大约500万个制造业工作岗位,不算非法移民地下工作者,制造业就业人数下降了约30%。美国工业产能空心化直接削弱了它的国防工业基础。钢铁生产无论对造船舶还是造坦克等都至关重要,然而在美国工业所用钢铁中,国产钢铁占有率从2021年的80%下降到2023年的75.3%。至于另一种关键工业原料铝,美国工业部门使用的国产铝所占比例从2019年的61%下降 到2023年的55%。美国日益依赖外国供应链,这让美国在地缘政治对手面前显得更脆弱。

(2)俄乌战争本是想放俄罗斯的血,但是美国自己也放了不少

俄乌战争把美国的弱点赤裸裸地暴露无遗。

自2022年开始,美国已向乌克兰提供了多达1820亿美元的援助,提供了大量炮弹、导弹以及无人机、防空系统等先进武器。这些援助令美国国防工业基础不堪重负,濒临崩溃。

例如,美国155毫米炮弹的生产线已难以为继,美国原本计划将炮弹产量从2022年的每月一万四千枚提高到预期的2025年底的月产10万,所以特朗普急于停战。即使美国能月产十万枚炮弹,也仍然不足以既满足乌克兰需求,同时又补充美国军方库存。美国国防部称补充库存可能需要数年时间,一旦再发生更大规模冲突,美国将无法承受消耗。

(3)美国干预台海的军事能力显然不足

过去台湾地区是美国印太第一岛链战略的关键点,美国一直希望靠提供台湾武器来遏制中国。但是,2024年台湾购买了价值190亿美元的美国武器,包括F-16战斗机和哈马斯火箭炮。然而,延误愈演愈烈。给台湾生产武器的工厂其实就是供应乌克兰的那一批。台湾想要的F-16交付被大幅推迟。如果美国不能同时武装乌克兰和台湾,那么他就不能干预台海局势,要眼睁睁看着中国去推进统一。

美国如果真的阻挠中国统一,那武器需求缺口比乌克兰大几十倍,不仅需要巨量弹药,还需要舰船、潜艇和先进的电子设备,而这不是美国现有制造业能承受的。

比如美国“康涅狄格”号潜艇就是个令美国人惊恐的案例。2021年10月,这艘潜艇据称在南海撞上了一座海底山。由于缺乏熟练劳动力和专业零部件,许多零部件依赖国外供应,最初预计的维修工作耗时是18个月,如今却已延长至2026年,而且美国造船厂只有一家在本土西海岸的能够行此类维修。(一旦在战争中这家厂被炸了会怎样?)假设中美发生冲突,西太平洋制海权将至关重要,而舰艇躲到大洋彼岸去排队维修,美国将失去海上战略优势,战略平衡的天平将倒向中国。剩下的舰队当然就捉襟见肘。

(4)特朗普妄想借关税战振兴制造业,以重振军事实力

特朗普妄想借关税谈判将制造业带回美国本土,动机之一就是为了扭转军事衰退。其目标是通过重振国内生产力,减少对外国制造的依赖,避免在危机中被切断经济命脉。但是反对的理由实在太丰富了。从三五年的短期来看好像特朗普肯定是错的,但从一二十年的长远来看,特朗普恢复国防工业基础产能的想法是有意义的,但是短期成本巨大,而且特朗普采取的方式很有害。

中国的军事建设依赖于数十年来制造业打下的雄厚基础。以美国现有的工业基础应对东大主导的冲突是难以想象的。乌克兰战争和西太局势都清楚地向美国的未来战略发出了警告。

0 阅读:6

筹海者张晓东

简介:历史与军事学者,上海社科院研究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