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伊拉克战争爆发后,持续的混乱,伊拉克的经济几乎完全依靠石油收入,但由于近年来油价暴跌,石油收入一直在减少,顺带着遏制了就业机会的增加,尤其对年轻人产生了影响。据估计,伊拉克年轻人的失业率高达46%,而且这个数据因为疫情进一步恶化。
在伊拉克战争打响8年后,美国看似不情愿却在首轮空袭中向利比亚发射了巡航导弹,打响了干预利比亚战局的“第一枪”,带动英、法接连对利比亚进行空袭。在卡扎菲政权垮台后,美国政府又抽身而去,留下一个战火未了的烂摊子,颇有让利比亚自生自灭之意。
美国政府惯用的伎俩就是以“人道主义”为旗帜,站在高处对他人指手画脚,并在世界范围内发展“合伙人”,将强权人物打倒,目的达到后全身而退,之前宣扬的民主,宣扬的解救百姓于水火之中的许诺瞬间烟消云散。这在阿富汗、伊拉克都有迹可循。
西方式民主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利比亚崇尚真主安拉,信奉伊斯兰教,此时,美国的不请自来,着实让人心生烦意。宗教极端分子,随时都会点燃“圣战”。仅此一点,已经使利比亚议会和政府中的改革力量不敢轻举妄动。
利比亚物价飞涨,经济重建步履维艰。此时,正是需要国际援助的时候,我们却难寻美国的身影。
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战机的轰炸结束了长达42年的卡扎菲政权统治,但却没能带给民众期盼的安宁。这个沙漠之国的石榴花还未绽放就已遭凋零。利比亚的民主变得愈发遥远甚至在走向倒退。如果这都不是起初所预见的幸福,那谁应为此“埋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