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蹈围棋覆辙?乒乓球在韩国仁川又开了一个坏头,裁判频繁干预比赛

星月薇薇 2025-04-07 15:56:12

在体育的大舞台上,裁判是不可或缺的角色。但理想状态下,一场比赛顺利进行时,观众沉浸于运动员的精彩角逐,运动员专注于比赛本身,大家几乎感受不到裁判的存在。一旦裁判频繁介入赛事,往往意味着这场比赛乃至整个运动项目可能出现了问题。

今年1月的围棋LG杯决赛,就上演了一场令人唏嘘的裁判干预事件。平日里鲜少露面的围棋裁判,在比赛中竟3次现身,对柯洁出示2次罚牌,甚至有1次直接判负。此裁决一出,舆论哗然。若不是中国围棋协会默默咽下这口苦果,围棋赛事的未来恐怕都岌岌可危。

无独有偶,4月1日 - 6日在韩国仁川举办的世乒联冠军赛,同样因裁判问题陷入争议的漩涡。短短6天赛程,据不完全统计,裁判出示黄牌次数高达50多次,其中一名马来西亚裁判就独自出示7张黄牌。这些黄牌的出示理由简直匪夷所思:向鹏发球刚摆好姿势,黄牌就已“送达”;张禹珍和高承睿的比赛中,上一球结束才7秒,球员就吃到黄牌;宇田幸矢因怒吼被出示黄牌,奥恰洛夫仅仅擦了下球拍也未能幸免。更离谱的是,向鹏的场外指导陈振江只是想询问裁判相关事宜,就被追加罚时并吃到黄牌,开创了乒乓球教练员吃黄牌的“先例”。不仅如此,裁判还多次直接罚分,像向鹏、陈幸同这样的中国选手都受到了影响。

仔细观察这些判罚,不难发现裁判干预比赛的理由,多是些与比赛胜负关联不大的“小事”,比如抛球不够垂直、稍有拖延时间、大声叫喊等,和围棋比赛中“吃子未放到棋盘盖中”这类奇葩判罚如出一辙。可关键在于,裁判这些判罚行为对比赛胜负的影响,远远超过了运动员那些所谓“违规”行为。这就导致在乒乓球比赛里,裁判看似在维护规则,实则让比赛变得更加不公平。

对比其他体育项目,运动员若对裁判判罚存疑,还能借助鹰眼挑战或视频回放来争取公正裁决。但在乒乓球比赛中,运动员只能被动接受裁判判罚,无论是否心服口服都毫无反驳余地,比赛公平性也因此大打折扣。如此一来,运动员和观众心里都憋着火,长此以往,运动员难以全身心投入比赛,观众对赛事的热情也会逐渐消退,裁判执法压力剧增,最终受损的还是乒乓球运动本身。这所谓的“改革”,显然是失败的。

不过,想要挽救乒乓球运动的“困境”并非无计可施。一方面,可以回归传统,适当放宽裁判尺度,重拾以往行之有效的裁判规则,减少不必要的吹罚;另一方面,紧跟时代步伐,引入鹰眼系统,每场比赛给予运动员2次挑战机会。参考其他项目运用鹰眼的成功经验,这不仅能保障比赛公正性,还能大幅提升比赛观赏性。如今WTT的一把手是我们自己人,相信凭借其能力,定能妥善解决这一难题,让乒乓球赛事重回正轨,真正成为公平竞技的舞台。

0 阅读: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