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癌,别老想“杀个片甲不留”!能忍则刚:留有余地才活得长久

纵横知识 2025-03-25 21:27:15

参考文献:

中国抗癌协会,《中国肿瘤防治现状与趋势》,2023年版

国家癌症中心,《中国恶性肿瘤流行情况分析报告》,2022年版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癌症治疗的个体化与精准化趋势》,2021年

癌症,这两个字一出来,很多人已经开始脑袋嗡嗡响了。仿佛死神已经站在门口,只差敲门。

而面对癌症,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赶紧干掉它!一个细胞都别留!”

但现实是,癌症并不只是你身体里的“敌人”,它还是你身体的一部分。你要是拼命追杀,可能最后连自己也搭进去。

这篇文章的核心思想就一句话:对待癌症,别一上来就想着赶尽杀绝,学会“能忍则刚”,留有余地,才活得长久!

1.癌症不是外来的敌人,而是你身体“叛变”的细胞

很多人一听到癌症,就觉得这是“外来入侵者”,必须用全副武装去剿灭。癌细胞是你自己身体的产物,只不过它们“走上了歪路”,开始疯长、不听指挥。

这就像公司里的员工,本来大家都在正常运转,但有几个家伙突然不受控,开始疯狂扩张自己的地盘,占用公司资源,不按规矩办事。

你要是直接搞“赶尽杀绝”,整个公司(身体)可能都会受波及。癌症治疗的最大误区,就是过度治疗,结果把身体的正常功能也搞垮了。

2.“赶尽杀绝”带来的副作用,可能比癌症本身更可怕

很多人不是死于癌症,而是死于治疗。尤其是那些一听到癌症就要化疗、放疗、手术全上的患者,往往在“全力搏杀”中,把自己也拖垮了。

(1)化疗和放疗的双刃剑效应

化疗和放疗确实能杀死癌细胞,但问题是,它们在攻击癌细胞的也会误伤正常细胞。就像消灭害虫的时候,杀虫剂喷得太猛,庄稼也跟着枯萎了。

常见的副作用包括:

免疫力下降,感染风险大增

胃肠道损伤,吃不下饭,体重暴跌

神经损伤,手脚麻木,记忆力下降

过度化疗的结果往往是:癌细胞被打残了,身体也被打残了。有些患者原本可以带癌生存很多年,结果被过度治疗搞得身体崩溃,提前走了。

(2)盲目手术,可能适得其反

有些癌症患者一听医生说“可以手术”,就觉得这是个“彻底根治”的机会,恨不得把癌细胞连根拔起。但很多情况下,手术并不是万能的,甚至可能加速癌症扩散。

胰腺癌、肝癌、脑胶质瘤等癌症,如果手术时处理不当,可能会刺激癌细胞扩散,导致病情更快恶化。有时候,手术不是“治病”,而是“放虎归山”。

3.“能忍则刚”:与癌共存,可能活得更久

既然“赶尽杀绝”不可取,那该怎么办?答案是:与癌共存,控制它,而不是灭绝它。

(1)慢性病管理的思维

很多癌症,尤其是前列腺癌、甲状腺癌、部分乳腺癌,其实可以像慢性病一样管理,而不是一发现就全力进攻。

低级别前列腺癌:很多老年男性都有,但发展极其缓慢,很多人最终不是死于癌,而是死于别的病。

甲状腺乳头状癌:发展极慢,很多人终身带着它也没事。

对于这类癌症,过度治疗无益,反而可能降低生活质量。

(2)免疫力是你最好的“抗癌武器”

癌细胞不是一天长出来的,而是你的身体免疫系统“管不住”它们,才让它们肆意生长。提升免疫力,比单纯杀癌细胞更重要!

如何提升免疫力?

避免过度治疗:化疗、放疗都会削弱免疫力,不要一上来就猛药伺候。

营养管理:别一味吃素,癌症患者需要优质蛋白来维持体力。

心理调节:焦虑、抑郁会削弱免疫功能,学会调节情绪,癌细胞都“懒得”增长。

4.这4类癌症,反而不必急着治

有些癌症,发现了不一定要马上治疗,甚至可以长期观察。

(1)低危前列腺癌

发展极慢,很多老年男性终身带着它也没事,过度治疗反而影响生活质量。

(2)甲状腺乳头状癌

这种癌症的生存率接近100%,很多时候观察比手术更合适。

(3)小细胞肺癌的晚期患者

很多人以为“拼尽全力”能换来奇迹,实际上晚期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效果有限,过度治疗可能让患者更痛苦。

(4)部分低级别乳腺癌

某些类型的乳腺癌,生长缓慢,密切观察可能比激进治疗更合适。

5.结语:学会“留有余地”,才是最聪明的抗癌方式

癌症不是简单的“敌我战争”,而是一场长期博弈。

盲目追求“杀个片甲不留”,可能最后自己也被拖垮。聪明的抗癌方式,不是赶尽杀绝,而是找到和它共存的平衡点,让身体的整体状态维持在最佳。

如果你或者身边的人正在经历癌症,请记住:能忍则刚,留有余地,才活得长久!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

1 阅读: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