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尾号“Ⅹ”不读“叉”,也不读“埃克斯”,正确读法是什么

漫悠芸端 2025-03-21 17:42:34

身份证是“验明真身”的重要证件,在你上户口的那一刻就已经有了属于自己的一串数字符号。

一般身份证都是由阿拉伯数字组成的,但是也有不少人的身份证却与众不同,因为长达十几位的数字后却最后出现了一个特殊字符“Ⅹ”。

这个看似简单的字母,却常常被误读为“叉”或“埃克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这两种读法都是错误的,这个特殊字符的正确读音是什么?

小字符大学问

曾经李阿姨去银行办理业务时遇到一件尴尬事。

柜员核对她的身份证号码时,将末尾的“X”读成了“叉”,李阿姨立刻纠正:“这不是叉,是十!”

柜员一愣,周围排队的人也跟着议论起来。

有人嘀咕:“身份证号还能有字母?这‘叉’到底什么意思?”

李阿姨哭笑不得,索性从包里掏出身份证,指着末尾的“X”解释道:“这是罗马数字里的十,不是叉!”

这场小风波很快平息,却让李阿姨意识到,许多人并不了解身份证号码中“X”的真正含义。

这个看似不起眼的字符,其实是国家设计身份证体系时留下的“彩蛋”。

身份证的秘密

要解开“X”的秘密,得从一串数字的诞生说起,1984年,中国开始推行第一代居民身份证制度。

当时,如何为十亿人口设计独一无二的编码,成了难题。

工程师们最终敲定了18位数字的组合,前6位代表籍贯,中间8位是出生日期,接下来的3位区分同地区同日出生的人,最后一位则是校验码。

校验码的算法很巧妙,通过前17位数字的加权计算,得到一个1到10之间的结果。

若结果是10,校验码便用“X”代替,这里的设计灵感源于罗马数字:“X”在古罗马代表“10”。

用字母代替两位数的“10”,既保证了身份证号码长度统一,又增添了一丝文化底蕴。

有趣的是,这个“X”的出现概率极低,仅有约0.02%。有人调侃:“能抽中‘X’的人,简直是身份证界的‘锦鲤’。”

为什么不能读“叉”?

生活中,许多人将“X”读作“叉”,甚至认为它代表“未知”或“特殊身份”,事实上,这种误读可能引发麻烦。

张先生就曾吃过亏,他在网上填写身份证信息时,将尾号“X”输入为字母“X”,结果系统提示“格式错误”。

原来,一些平台要求末尾若是“X”,必须用大写字母“X”或直接输入数字“10”。

张先生这才明白,“X”的本质是数字“10”,而不是单纯的字母。

类似的例子比比皆是:医院挂号时护士误听“叉”导致信息错乱,快递员将“X”当作无效字符拒收包裹……这些看似微小的错误,背后都是对“X”含义的误解。

从“X”看中国式智慧

身份证号码中的“X”,不仅是一个校验工具,更体现了中国人在解决问题时的务实与灵活。

用罗马数字替代两位数,既避免了号码冗长,又让编码多了一层文化符号。

这种“中西合璧”的设计,如同中国高铁用“和谐号”“复兴号”命名一样,既有现代科技的精准,又有传统文化的温度。

更重要的是,“X”的存在让身份证号码成为一把“安全锁”。

任何篡改前17位数字的行为,都会导致校验码失效。

这种设计在防伪、防诈骗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曾有犯罪分子试图伪造身份证,却因算不出正确的校验码而露馅。

下次遇到“X”,请说“十”

如今,李阿姨成了社区里的“科普达人”。

每当有人提起身份证尾号的“X”,她总会耐心解释:“这是十,和罗马竞技场里的‘X’一个意思!”

邻居们恍然大悟,纷纷感叹:“原来咱们的身份证里还藏着古罗马的密码。”

一个小小的“X”,承载着现代社会的秩序与智慧。

它提醒我们:生活中的每个细节,都可能藏着值得探究的故事。

下次再遇到身份证尾号的“X”,请大声念出“十”,这不仅是对规则的尊重,更是对设计者智慧的致敬。

0 阅读:503
评论列表
  • LRJ 3
    2025-04-03 22:45

    读草踏马

漫悠芸端

简介:八卦小火车,轰隆隆驶过,带你领略星界奇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