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枪李向阳”的历史原型,抗战中立下奇功,晚年的结局怎么样?

趣文史记 2025-02-26 16:05:26

电影《平原游击队》中有一个神枪手,名字叫李向阳。他是一个抗日英雄,善使双枪,百分百中,而且神出鬼没,让日伪军闻风丧胆。那么这个李向阳到底是真实存在还是人们虚构出来的呢?我来给大家揭晓答案,其实他是有历史原型的,他的名字叫郭兴,今天我们就来说说郭兴的结局。

郭兴出生于1924年,他是河南新乡人,出生于一个贫苦的农家。话说郭兴的家庭条件并不怎么好,可是他人穷志不穷,1940年,十六岁的郭兴就报名参军了。可惜当时郭兴因为经常吃不饱饭个子长得太矮小,部队的领导觉得应该等他大一点再收他,就让他回家去。听完领导的话,郭兴一动不动,愣是跟着大部队走,连着走了三天三夜,走得脚都起泡流血也没有停下,这一幕打动了八路军,最终郭兴成功入伍。

因为身材矮小,郭兴从一名通讯员做起。第二年,也就是1941年,部队见他表现积极,便交给了他一个艰巨任务,让他回家乡组建敌后武工队,并任命他为敌后武工队队长。部队领导看郭兴聪明伶俐,有意锻炼他,并给他定下任务,让他在一年内组建起一个连的兵力,并要消灭包括5个日军在内的105个敌人。

也正是在此时,郭兴拿了两把从日军手里缴来的手枪,别在腰上,就这样,他成了双枪队长,回到家乡开始组建敌后武工队。郭兴的家乡对革命活动非常支持,当地人虽然没钱,但对参军的热情还是很高的,没过多久,郭兴就组建起一个连的兵力。

其次就是武器问题。通过一点手段和谋划,没过多久,郭兴就筹集到了足够装备一个连的武器。郭兴兴奋极了,可是就在这时,郭兴的难题出现了,郭兴还需要消灭一定数量的日军,而当地的日军都在县城里,他们周围还有很多伪军,要想在县城里面干掉他们,恐怕进得去不一定出得来。

郭兴灵机一动,想出了一个办法,他偷偷地和一个会日语的翻译学了一些常用的日语,带着几个精锐潜入到城中,然后在城中用了类似游击战的战术,打一个枪换一个地方,成功消灭了日军。往往日本士兵还没有反应过来,郭兴就已经结束战斗了,最终郭兴出色完成上级布置的任务。

郭兴如同“双枪李向阳”一样足智多谋,而且还在抗日战争中立下奇功。1943年,日军在太行山地区搜刮来十万斤粮食,准备把这些军粮运到前线。上级给郭兴下了死命令,不允许这批军粮被日本人利用。

可是军粮作为战略物资,守卫森严,日军派了好几十人日夜盯着,这要怎么办呢?郭兴想到一个妙计,他假扮日本军官,来到军粮仓库,首先把看守军粮的伪军集中起来,并将他们关到一个屋子里,趁机与部下点燃了军粮,成功破坏了日军的计划。因此立下这件奇功,郭兴还得到了“太行山特级英雄”的勋章。

抗日战争结束后,郭兴率领自己的部队加入了解放军野战部队,参加了平津战役等大型战役。新中国成立后,郭兴响应号召,加入志愿军,担任志愿军团部参谋长,在朝鲜战场上出色完成了上级布置的任务。

回国后的郭兴被组织安排到南京军事学院学习,毕业后他先后担任了济南军区干训科长、军训科长等职务。1982年,郭兴被任命为北疆军区司令员,并于1988年退休。晚年的郭兴回到河南老家,他定居洛阳,在洛阳过着平凡的生活。值得一提的是,郭兴经常在洛阳举办爱国主义教育,教育年轻人要热爱祖国。2018年,郭兴因病去世,终年94岁。

0 阅读: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