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野菜的时候,我突然明白了,为什么人一定要生儿育女

韦康情情 2025-04-14 03:19:17

我是一个特别喜欢挖野菜的人,尤其酷爱一种叫“鸭脚板”的野菜。

(野菜“鸭脚板”,也叫“鸭儿芹”)

我住的小区,在河边。

河对岸,是一个湿地公园。

在一群水杉下面,长着一片鸭脚板,这是去年冬天我无意中发现的。

说来也奇怪,按理说,这附近住着几万人,这鸭脚板也不是我一个人的,可偏偏就是没有别人来挖,难道是他们不知道这种野菜可以吃?

不管怎么说,事实就是,除了我之外,就没人来挖。

这个鸭脚板,别的地方不长,就只长在这群水杉树下面,可能有200个平方那么大。

我带着剪刀去,光剪叶子、留着根,每次都能剪回来好几斤。

我内心窃喜——这不就是我的菜园子吗?以后想吃,就来割一些回去。

吃不完,根本吃不完!

昨天,我带上剪刀,准备去剪一些鸭脚板回来炒腊肉。

可是,当我来到水杉树下,发现几个环卫工人在劳动,他们拿着割草机,把所有的野草野菜全部铲平了。

我心爱的鸭脚板,也惨遭毒手,身首异处。

(被摧残后的鸭脚板)

那一刻,我浑身瘫软,躺在刚被割草机侵略过的草地上,心如刀割。

“唉,毕竟不是自己家的菜园子,人家环卫工人要打理草坪,也没办法,总不能因为我一个人爱吃鸭脚板,就给我留着吧……”

“唉,还是自己有个菜园好,想种什么种什么,想什么时候采什么时候采。”

(我妈在农村自己种的白菜)

原本我只是感叹野菜的,想着想着,想到了生儿育女。

因为过去几年,我爸妈一直催我结婚,但我就是不想结。我觉得结婚好麻烦、生孩子养孩子更麻烦。

我爸妈总说,“你不结婚,不生孩子,老了以后怎么办?”

我还反驳他们:

“你们的意思,就是养儿防老呗?你把一个生命带到世界上来,让他吃苦受罪,就是为了自己老了有人照顾?我可不想做那么自私的人。我只是希望,所有的辛酸劳苦,在我这儿终结就算了。至于老了以后怎么办,现在存够养老金就行了啊!”

我自以为我的这番反驳,有理有据。

然而,养老真的是存够养老金就够了吗?

我今年33岁,假如我像我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都活到80多岁,那还有50来年。

50年间,这个世界会不断变好吗?能维持现有水平吗?几十年间,世界可以一直太平、繁荣吗?

翻开历史也好,放眼世界也罢,有哪个朝代、有哪个国家,可以四五十年间一直安稳繁荣呢?

几乎没有。

说存够养老金就能养老无忧,这种想法实在是太天真了,因为,这种想法默认了这个世界会一直持续繁荣、甚至会越来越好。

会吗?

先不说会不会,单就养老这个事情来说,无论这个世界怎么变,养老的本质是不会变的。

养老的本质,就是年轻人养老人。要么是自己的儿女养自己,要么是整个社会的年轻人养整个社会的老人。

如果整个社会持续繁荣,那确实,有没有儿女并不重要——就像那些特别发达的国家,别说你不婚不育了,你就算是啥也不干,你都饿不死、生病了也不愁没地方治疗。

但是,在长达四五十年的岁月中,一个社会持续繁荣的概率有多大?

万一出现萧条了,怎么办?

正如36岁的李白、33岁的高适、25岁的杜甫,他们几个人手牵手一起自驾游的时候,社会安定繁荣,谁会料到20年后的安史之乱呢?

就像我的鸭脚板,说没就没了,前一个星期还是茂密一片,突然就被剃了光头。

这个世界唯一的不变,就是不停地改变。

如果社会出现萧条,而你又正好老了,那时候谁管你?

你现在觉得老了、无儿无女也没事,那是因为,现在社会总体上是安定繁荣的,那些无儿无女的老人,也有公家照管,生活、看病没什么太大的问题。

20年后呢?30年后、50年后是什么样,谁说得清楚?

就像几十年前、100年前,那些无儿无女的老人,谁管他们?

所以,如果你翻看历史、放眼世界,甚至你只需要回顾一下自己的过去,你就会理解为什么古人要强调“养儿防老”。

也许有人会说,别扯什么“养儿防老”了,这个世界谁都靠不住,哪怕自己的儿女都靠不住。

朋友,你说的很可能是事实。但是请问,在一切靠不住的人和事中,还有什么比自己的女儿更可靠?

老了,唯一能指望的,也就是自己的孩子——正如同人年幼的时候,唯一能指望的,就是自己的父母。

你可能会说,老了没人照顾,大不了整两口安魂汤,直接过奈何桥向阎王报道。

可是,人是贪生怕死的,人是有求生本能的,即便你老了,你也不想主动了结生命。

我们村那些老人,尤其是身体不太健康的那些,如果他们没有儿女、或者说如果儿女不管他们,他们可能连60岁都活不过。

“养儿防老”,这种说法,似乎不符合现代文明,因为现代文明强调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不能把孩子当工具。

然而,在一切不确定的世界,“你养我小,我养你老”就是生存的最优解,也是父母和子女之间,自然形成的互助协议。

喜欢野菜的我,如果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地,种上我爱吃的鸭脚板,环卫工人要清理公园的草坪也好,放任不管也罢,都不影响我;

如果你有自己的儿女,只要你好好抚养、教育他们,你老了,无论这个世界怎么变化,他们都是你最后的靠山。

如果你无儿无女,你只能寄望于这个世界持续繁荣、不断变好、别人不断生孩子;同时,你还不能研究历史和开眼看世界。

毕竟,如果你对历史和世界了解得足够多,你就会经常想起二三十岁的李白、杜甫和高适。

作者|李弯湾

看他人的故事,想自己的人生

0 阅读:2

韦康情情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