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恩负义!铲平毁坏我国4万烈士墓,却保护失信的英美盟军的陵园

北风得失 2025-04-23 11:14:05

2013年1月26号那天,缅甸北边挨着瑞丽江的莫洛村里,有座庙挤得满满当当的。中国远征军里头,那个第200师的师长戴安澜将军的儿子,戴澄东,正对着一个纪念碑鞠躬呢。那个碑上,刻着这么几个字:

在跟日本法西斯拼死战斗时,倒在缅甸战场上的中国远征军第二百师的英雄们,他们的精神将永远流传。

这座中国远征军纪念碑,是由咱们中国老百姓自己动手建起来的,花了整整两年时间,终于建成了。几位来自200师远征军的后代,像戴澄东他们,特意从国内赶到缅甸,来参加这个仪式,亲眼看着纪念碑立起来。

最让人心里难受的是,2000师去缅甸打仗那会儿,整个师有9000多人,可等打完仗回国,就只剩下四五千人了。后来,在准备建纪念塔的时候,戴澄东他们费了好大劲,查了好多资料,结果也只找到了50位牺牲战士的名字。还有好多在外国战场上英勇牺牲的烈士,连名字都没能留下来,让后人缅怀和纪念。

在纪念塔底座的一侧,刻着五十位英雄的名字和他们的老家,但还有好多空位没填。戴澄东眼眶泛红,说道:“以后,只要找到新的名字,咱就往这碑上补。”

说起建这座纪念塔的事儿,得追溯到两年前了。那时候,就有了这个想法的萌芽。为啥要建这座塔呢?还得从那段历史讲起。虽然时间已经过了两年,但建塔的初衷依旧清晰。没错,就是为了纪念那些重要的人和事儿,所以才决定动手建的。就这么简单,一切都要从两年前开始讲。

2011年的时候,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的馆长吴先斌,他陪着戴澄东跑到缅甸去了。他们这次出门,主要就是想找一找戴安澜将军当年牺牲的那个地方。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这一路上的所见所闻,慢慢激发了他们想要建造一座纪念塔的念头,而且这个念头变得越来越强烈。

路上,他们碰到了一个纪念碑,是中国远征军第200师的子孙们自己动手建的。那碑就是用些水泥柱子搭起来的,上面简简单单刻着“中国远征军纪念碑”这几个字。后来,这个碑被挪到了一个仓库前面的空地上。

为了让咱的后代和缅甸的老百姓都知道这段往事,记住那些英雄们,吴先斌慷慨解囊,拿出了18万。戴家人也不落后,他们主动出钱,还号召了不少企业家、朋友一起来帮忙,最后大家伙儿东拼西凑,总共集齐了40多万。

最终,通过好多人的齐心协力,那座纪念塔成功建好了。从这以后,不管是老百姓还是政府,都在缅甸的好多地方建起了纪念塔。

在那以前,缅甸几乎看不到中国远征军的纪念塔,就连那些为中国远征军烈士修建的陵园,也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损毁。

上世纪六十年代那会儿,因为好多复杂的原因,缅甸政府动手铲掉了不少中国远征军的墓地和纪念碑。特别是密支那那块儿,远征军的墓地全给毁了个干净。时间一晃到了八九十年代,缅甸政府又说为了经济发展,硬是要拆中国远征军的陵园。

缅甸那边的一系列举动,让当地的华人华侨以及中国老百姓非常不满和反对,中国政府也郑重地提出了交涉和抗议。

到了2023年,缅甸密支那那里,纪念中国远征军牺牲战士的地方已经建好并对大家开放了。咱们国家的相关部门呢,也用了很多办法,开始好好保护和管理这些纪念设施了。

人民心中的英雄,是大家真心敬重和敬仰的人,他们传递着时代的灵魂。经过几十年的革命奋斗,有数不清的英雄儿女为了祖国献出了宝贵生命,这些革命先辈我们永远铭记在心。所以,把烈士陵园建设好、维护好,是每一个中国人该尽的责任。

中国远征军的烈士陵园,在缅甸那边受到了很大的破坏,真的挺让人心寒的。反观英美远征军的陵园,缅甸政府却一直都很上心,保护和管理得挺好。更让人没想到的是,缅甸政府还特地拨了钱,专门用来维护英美远征军的烈士陵园。

这种做法真是让人火大。并不是说保护英美远征军的烈士陵园有啥不对,但当地的处理方式实在是让人心里不舒服。特别是想到英美在战斗时对中国失信,没兑现他们承诺的空中支援,害得中国远征军伤亡更重。

太平洋战争一打响,日军进攻势头很猛,很快就打到了缅甸。那时候,滇缅公路就是我们抗战的救命稻草,可眼瞅着它就要被日军给切断了。

在这个情境下,中国和英国结成了军事伙伴,联手保卫缅甸地区。从1942年开始,陆续有十万远征大军开赴缅甸参与战斗。

1942年3月份,中国远征军一到缅甸,就在同古这个地方开了第一枪。戴安澜带着他的200师,硬是在那儿扛了一到两个星期,把日军往北方的路给堵住了。

200师的全体弟兄们,在没有支援部队,也没有大炮坦克这些重型家伙,就靠自己一腔热血和身子骨,硬是把日军往北推进的路给堵住了。打了整整12天12夜,子弹打光了,粮食也吃没了,最后只能无奈地从战场上撤下来。不过,就这么一战,愣是给同盟军争取到了宝贵的战略调整时间。

战后,日本那边直接就说:

打从南边一路走来,碰到的最厉害的队伍就是中国军队了。

后来,中国远征队在好多场战斗中展现了咱们中国军队的威风,让全世界都刮目相看。不过,他们也为此牺牲了不少,特别是在英美盟友不再掌控缅甸战场的天空之后,情况更是艰难。

英国之前跟蒋介石说好了,他们会在缅甸那边派出324架飞机来帮忙。可实际情况呢,根本就不是那么回事。因为德国法西斯太猛了,英国压根就不想再在缅甸那边用飞机打了。但蒋介石呢,还是一门心思觉得英国人会帮忙,对这次出国打仗特别有信心。

1942年6月头上,原本打算跑去缅甸战场帮忙的美国空军,突然改变计划,奔地中海那边去了。这么一来,咱们中国的远征军,算是彻底没了天上飞机给罩着的指望了。

另外,那些原本打算在缅甸战场上大展身手的坦克、重炮等军备,都被一股脑儿地调去了北非。结果呢,英美联军和德国法西斯在北非的战局,立马就翻了个个儿。英国空军火速夺回了北非的制空权,差不多把轴心国在地中海的航线给堵死了。这样一来,德国和意大利的军队可就惨了,后勤补给成了大问题。

10月份时,美国在北非战场上搞了个大动作,送去了700多架轰炸机和1000多架战斗机,坦克、卡车这类的东西也是多得数不清。说实话,这些东西里头有不少原本是打算给缅甸战场用的。

之后,德国在回顾北非战场的挫败时,直接指出“美英空军的强大实力起到了关键作用”。这充分说明了在空中掌握主动权对赢得战争有多重要。

那时候,没了美英空军帮忙的中国远征军,硬是挺着打了好一阵子仗。最后,他们虽然败得很惨烈,但却给英军在北非那边赢得了胜利的机会。

当然,缅甸那场仗打输了,不能光说是因为天上没飞机支援。说实话,中国远征军自己在打仗时也碰到了一些难题,但关键的是,指挥打仗和制定战略时出了大乱子。

中缅印战场上的美军头头史迪威,他不管实际情况咋样,硬是要往前冲,打冒险仗。在制定具体打仗计划时,他也是非常马虎。这么多问题加在一起,最后的结果就是打了个大败仗,真是挺惨的。

#百家说史品书季#

0 阅读:9

北风得失

简介: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