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 4 月 23 日电,美国总统特朗普当地时间周二(4 月 22 日)在公开场合发表了讲话,他承认美国目前对自中国进口商品的关税过高,预计税率将大幅降低。这标志着特朗普在其标志性的关税政策上态度已出现缓和。周二,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也在摩根大通的一场活动中表示,中美双方的关税战将很快降温 。
此前,特朗普政府推行所谓 “对等关税”,使中国输美商品税率攀升至 145%。特朗普打着 “美国优先” 的旗号发动关税战,试图逼迫中国让步。但加征关税后,美国出现罕见股债汇 “三杀” 局面:4 月以来,美元指数累计下跌 5%,标普 500 指数下跌 6%,10 年期美债利率上升 11 个基点。美国问题专家吕祥表示,特朗普发动关税战的基本逻辑,是认为对中国造成的伤害会大于对美国自身的伤害,“但现在他一定意识到了,美国自身受损更重,而且在某些领域一旦造成伤害,可能是难以逆转的”。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王孝松则指出,美国国内反对对中国加征高额关税的声音强烈。由于中国产品质优价廉,对美国消费者和厂商至关重要,高额关税将中国产品阻挡在美国之外,导致一些产品无法找到替代品,降低了美国民众的生活质量;即便能找到替代产品,价格也会提高,从而引发通货膨胀。
在特朗普发表讲话后,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在 4 月 23 日下午的例行记者会上强调,美方一边说要同中方达成协议,一边不断搞极限施压,这不是同中方打交道的正确方式,也是行不通的。中方早就指出,关税战、贸易战没有赢家,保护主义没有出路,“脱钩断链” 只会孤立自己。对于美国发动的关税战,中方的态度很明确,我们不愿打,也不怕打。如果美方真的想通过对话谈判解决问题,就应该停止威胁讹诈,在平等、尊重、互惠的基础上同中方对话 。
此外,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对美国一些关键产业和地区也造成冲击,特别是农业领域。中国是美国农产品的重要出口市场,关税战导致美国农产品对华出口受阻,美国农业州的经济利益受损严重。有分析认为,特朗普此时宣称将 “大幅下调” 对华关税,除了美国经济承压外,中期选举的政治考量也是重要因素。王孝松表示,特朗普需要考虑中期选举中选民的态度。持续对中国加征高额关税,会对特朗普及其所在共和党的执政根基产生不利影响,动摇其选民基础。如果因为关税问题导致美国民众生活成本上升、经济发展受阻,选民可能会在中期选举中对共和党投下反对票 。

不过,特朗普此次宣称降低关税,也可能是他的一种谈判策略,通过释放看似缓和的信号,对中国进行战略试探和心理施压。如果中国在此时表现出谈判的意愿,美方可能会在后续谈判中进一步提出苛刻条件;而如果中国不为所动,特朗普也可能会再次升级贸易战 。
这场关税战后续将如何发展,中美双方是否会开启谈判,以及最终能否达成协议,仍有待进一步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