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后死因被解开,专家:死因确实挺尴尬,难怪史学家不敢正面描述

史叙年华 2025-02-26 08:31:11

在公元前180年,曾大权在握的吕后离世,宣告一个时代终结。但颇值得玩味的是,吕后究竟因何而死,在后世引发了诸多不同的说法与争论。

主要原因在于吕后之死有一连串蹊跷之处。故而,司马迁于《史记》里表明,吕后是被刘如意的魂魄索命而亡。

如今大家清楚,这种讲法没什么可信度。现代专家经对各类文献资料仔细剖析,最终发现了吕后真正的死因。这一真相着实令人倍感意外。

【《史记》中记载的离奇死因】

据《史记》所记,在公元前180年时,吕后到城外祭坛搞祭祀活动。这活动年年都有,是常规操作,从平常角度看,没啥特殊之处。

可这次,出现了一堆让人根本想不明白的事儿。一系列令人诧异到极点、完全超乎想象的状况接连发生,让人摸不着头脑。

在返程路上,吕后猛地惊呼:“啥抓我呢?”扭头一瞧,只见一只白狗趴在身后,正朝着她腋下又挠又啃。

身旁侍从听了,赶忙凑近查看。可怪了,啥都没瞧见。吕后又扭头一看,刚才那只苍狗,居然彻底没了踪影,就像从未出现过一样。

吕后揪住此事不放,马上传令侍卫四处找寻那只苍狗。她态度坚决,势要找到。可一番搜寻下来,侍卫们都没能寻到苍狗的踪迹,只能空手而归。

吕后回宫后并未就此罢休,马上叫来宫中巫师占卜。占卜得出的结论表明,这件事是赵王刘如意的魂魄在暗中作怪。

经巫师提点,吕后忆起赵王刘如意和他母亲戚夫人。当初吕后对这母子俩手段狠辣,说她心里不担心遭报应,肯定是假的。

打这之后,吕后变得神经兮兮。按史书讲,她时不时会学狗叫,还有些像狗的举动。宫里的宫女和太监都被吓得够呛,觉得这是刘如意的冤魂在作祟。

过了数月,吕后身体和精神都极度透支,已虚弱不堪。她将身后之事一一安排妥当后,最终与世长辞。

司马迁觉得吕后之死是刘如意鬼魂作怪。但实际上,就算有鬼魂报复这回事,也不该是刘如意。吕后害死的人里,有不少厉害角色,相比之下,刘如意在这些亡魂中,着实算不上突出的。

【那些亡于吕后之手的可怜人】

在因吕后丧命的众人里,“兵仙”韩信最为出名。他是汉初三杰之一,立下无数战功,对大汉江山建立居功至伟。可叹这位猛将,没在战场上捐躯,却被吕后这女人设计害死。

起初,刘邦担忧异姓诸侯王势力,想法子逐个铲除。但对韩信,刘邦没直接下手,而是寻个由头,把韩信从高位贬成淮阴侯,算是给了他一线生机。

可吕后瞧不上这局面,她觉得自家儿子性子太软,韩信留在那是个隐患。为除后患,吕后就叫萧何想法子把韩信哄进宫里,直接给杀了,免得夜长梦多。

除韩信外,梁王彭越这位异姓诸侯王的死同样跟吕后脱不了干系。彭越是汉初另一位重要诸侯,其命运终结竟与吕后有着紧密联系,吕后在其中起到关键作用。

彭越身为梁王,性格属于那种有点小钱就满足,没啥大野心的。楚汉相争时,刘邦就把他看得透透的。起初刘邦只想把他贬为平民,留他一条命,并不想取他性命。

彭越离开长安城时,正巧碰上吕后。他瞧吕后是女子,觉得她心软,便向吕后哭诉自己的可怜遭遇,盼着吕后能帮他在刘邦面前美言几句,让自己恢复爵位,哪怕只谋个小官职也好。

没想到吕后嘴上应承,一回就劝刘邦杀彭越。刘邦听劝,随即下旨,彭越就这么被处死了。

与那两位不同姓氏的诸侯王比起来,戚夫人算不上广为人知,可她最后的结局,却是最为凄惨的。

戚夫人身为刘邦极为宠爱的妃子,野心不小。她可不只想当受宠的妃子,还觊觎皇后之位,盼着自家儿子能当上太子,进而成为日后的皇帝。

于是,她费尽心思,劝刘邦把儿子刘如意立为太子。刘邦啥脾气大家都清楚,戚夫人一哄,他就招架不住,马上应道:“爱妃莫忧,朕明日就着手办此事。”

遗憾的是,刘邦没料到吕后在朝堂势力颇大。他一提这事儿,朝廷重臣全反对。就算有人想巴结皇帝支持,可瞅瞅那些权势人物的态度,也只能作罢。得罪这些人,同僚肯定排挤,皇帝到时也爱莫能助。

吕后听了张良的办法,把“商山四皓”请来帮太子刘盈。刘邦一看,发觉太子势力变强,已形成气候,不是轻易能废掉的,只好放弃了废掉太子的想法。

吕后这人报复心极强。刘邦刚离世,她便立刻对戚夫人下手。先是将戚夫人囚禁,后又残忍地施以“人彘”之刑,手段之狠辣令人咋舌。

吕后先把戚夫人关起来,让她穿破布衣裳,吃简单饭菜。戚夫人若低头服软,或许能保命。可她竟在房里编小曲自个儿乐,词里还嘲讽吕后。这彻底激怒吕后,吕后就砍去她手脚,把她弄成“人彘”来警告他人。

汉惠帝瞧见那“人彘”,当场被吓得生了重病。没办法,他只能让吕后暂代自己处理朝廷政务,此后无力再亲自理政。

随后,吕后把目标对准赵王刘如意。刘邦曾安排周勃护其周全,汉惠帝也察觉母亲心思,努力保护刘如意。可吕后还是瞅准时机,把刘如意给处死了。

吕后的心狠程度,那真是相当明显。从她过往行事就能看出,手段凌厉,毫不留情,其心肠之狠,大家都能清楚感知到,绝非一般人可比。

除此之外,吕后对刘邦的好几个儿子也没手下留情。她不放过这些皇子,在权力争斗中,将他们视为潜在威胁,一一采取手段对付。

赵王刘如意遭吕后杀害后,赵王的位子空了出来。不知出于何种考虑,吕后像是心里有顾虑,就把刘邦排行第六的儿子、淮阳王刘友,改封为赵王。

实际情况表明,汉初赵王这个位置仿佛被诅咒了,谁坐上都没好下场。刘友做淮阳王时顺顺当当,可刚当上赵王没多久,就遭遇变故。

吕后掌握大权后,顾虑刘姓宗室心怀不满,就把吕家女子许配给这些宗室当正妻,用来监视他们。像刘友的王妃,就是吕后特意安排过去的吕氏族人。

这赵王妃倚仗吕后做靠山,压根没把赵王刘友瞧在眼里,在王府里肆意妄为。刘友对这王妃极为不满,却只能憋在心里。于是,他有意和赵王妃拉开距离、冷落她,转而宠爱别的妾室。

哪成想,这赵王妃蛮横得很,硬是不许刘友跟别的妾室往来,一心想独自霸着刘友。可感情勉强不来,刘友毕竟身为赵王,让步有限,这下直接把心里的不满一股脑倒出来,两人为此大吵了一场。

赵王妃在刘友那儿受了气,没办法就去找吕后告状。她编造谎言,说刘友对吕氏掌权心怀不满,还打算起兵造反呢。

吕后没搞清楚状况,直接把刘友软禁,还断了他的吃食。刘友身为赵王,身份尊贵,可最后却连口饭都吃不上,落得个活活饿死的悲惨下场。

刘友的哥哥刘恢,境遇和刘友差不多。刘恢是刘邦排行老五的儿子,一开始被封为梁王。等刘友死了,吕后就把刘恢改封成赵王。

再者,刘恢的王妃出自吕氏家族。这位赵王妃极为强势,王府里无论大事小事,皆由她拍板定夺,堂堂赵王刘恢,在自家王府竟毫无决定权。

刘恢对这位王妃厌恶至极,他本就钟情另一位妃子。于是,时常避开赵王妃,偷偷和宠爱的妃子私会。哪料事情不慎泄露,最终,他心爱的宠妃惨遭处决。

刘恢气得火冒三丈,直接就做出了自我了断的举动。

还有,吕后曾打算拿毒酒谋害刘邦的私生子齐王刘肥。好在那时汉惠帝在跟前,察觉到不对劲,出面保护刘肥,刘肥这才侥幸逃过这场危机。

刘肥这人挺会来事儿,晓得吕后格外疼爱女儿鲁元公主。他主动把齐国的城阳郡拿出来,给鲁元公主当汤沐邑。吕后开心了,这才放过刘肥,没要他性命。

瞧瞧这些人的经历,就能知道吕后这人手段相当狠辣。她对这些人所做之事,充分体现出她那冷酷无情的一面,从旁人遭遇便能明显感知到这点。

【吕后真正的死因,司马迁的用意】

不少人或直接或间接命丧吕后之手,怪不得那时大家觉得,吕后之死是灵魂在作怪。毕竟她手上多条人命,这种看法在当时也属常见。

其实大家心里清楚,压根儿没有鬼神这回事。古代科学落后,很多现象古人弄不明白,就把这些归到鬼神头上,用鬼神的说法来解释,实际上根本没这回事。

近些年来,专家们深入钻研历史文献,历经探寻,最终揭开了吕后真正死因的谜底。在持续研究各类史料的过程中,他们成功发现了吕后去世背后的真实缘由。

吕后死因其实是“狂犬病”,这说起来挺让人唏嘘。当时抓伤吕后的那只苍狗,大概率是狂犬。被它抓伤后,吕后就染上了“狂犬病”。

“狂犬病”有个表现,是时不时会出现行为失控,乃至发疯。吕后患病后,偶尔做出类似狗的举动,这般情况也就没什么可奇怪的了。

狂犬病这病,甭管古代还是当下,要是没及时处理,都相当严重。吕后得了这病竟能撑几个月才离世,着实难得。由此可见,宫里的御医,还是有一定医术水平的。

想通这层,《史记》里好些记载就值得琢磨。苍狗不会无缘无故冒出来又无故消失,哪有刘如意灵魂作怪这回事,说白了,这不过是司马迁采用的隐晦写法罢了。

他这般举动,实则饱含深意。想法很单纯,就是想给后人提个醒:世间有因果,你做的事老天都看着呢,平时多做好事,别老干杀生害命的事儿。

说到底,吕后这辈子做事忒狠辣。以古时观念,这会破坏天地和谐。身处高位、手握大权的人,就该心怀仁慈。可明眼人都能看出,吕后的所作所为,跟仁慈压根儿不搭边。

司马迁意在向后人,特别是后世的君主传达隐晦之意,劝他们心里存善,多施仁政。所以,他在描述吕后之死时,用了颇为离奇的写法,以此来达到暗示目的。

虽说世上没鬼神,但“人做事天知晓”,因果轮回确有道理。不然,吕后身边护卫严密,咋会染上“狂犬病”,还被病痛折腾数月才离世,这显然是她行事所致的报应。

0 阅读: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