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系德系轿车遇冷,7.7万低价难挽颓势,丰田本田大众销量骤降5到10倍

程雅说车 2025-04-04 11:38:44

曾几何时,咱们还得咬咬牙、狠下心才能买的合资车,现在咋就不香了呢?

7.7万的本田型格,曾经也是月销过万的“香饽饽”,现在也开始销量暴跌,这背后到底藏着啥猫腻?

要说这汽车圈的风向,那真是变得比翻书还快。

前几年,谁要是开个合资车,那绝对是倍儿有面子。

可现在呢?

看看街上跑的车,国产车那是越来越多了。

你说这国产车到底用了啥“魔法”,把合资车给比下去了?

要说这国产车的崛起,那可真不是“一夜爆红”。

这几年,国产车企憋足了劲儿搞研发,在技术上那是突飞猛进。

就拿智能座舱来说,现在的国产车,语音控制、在线导航、各种APP,那叫一个溜。

你再看看有些合资车,车机系统还停留在“石器时代”,用起来那叫一个费劲。

自动驾驶方面,国产车也是后来居上,各种辅助驾驶功能,用起来那是相当靠谱。

再说说这混动技术,比亚迪的DM-i混动,那可是省油界的“扛把子”,百公里油耗比一些合资车那是低了不少。

价格方面,国产车更是“亲民”。

同样配置的车,国产车往往要比合资车便宜不少。

这对于咱们老百姓来说,那可是实实在在的优惠。

你说,同样能满足需求,价格还更低,那干嘛不买国产车呢?

就拿比亚迪秦L来说,这车一上市,直接把思域、雷凌这些合资车的年轻客户给“抢”走了。

为啥?

9.98万的价格,加满油充满电能跑2000公里,这性价比简直是“逆天”啊!

再加上比亚迪这些年在新能源领域的口碑,那更是让消费者放心。

说到本田,这两年在中国市场确实有点“水土不服”。

曾经的“技术控”,现在在新能源转型上却慢了一拍。

就拿本田的插混车型来说,续航里程短、价格偏高,跟比亚迪这些国产插混车比起来,那是毫无优势。

你说,顾客一听本田插混只能跑80公里,扭头就去隔壁买比亚迪了,这事儿一点都不奇怪。

更扎心的是,本田曾经引以为傲的发动机技术,现在也被国产车给“追”上了。

以前,本田的发动机那是出了名的省油、耐用。

可现在呢?

国产车的发动机技术也是越来越成熟,油耗控制得越来越好。

再加上国产车在智能化、电动化方面的优势,本田的“技术光环”也逐渐褪色了。

要说这大众,在中国市场也面临着不小的挑战。

曾经的“神车”光环,现在也开始黯淡。

就拿大众凌渡来说,这车当年靠着无框车门和掀背尾门,吸引了不少年轻消费者。

可现在呢?

1.4T发动机动力不足,智能化配置落后,再加上库存积压严重,销量自然是“一落千丈”。

更让大众头疼的是,ID.系列电动车在中国市场的表现并不尽如人意。

虽然大众在电动车领域投入了不少资源,但ID.系列车型在价格、智能化、充电设施等方面,都难以与国产新能源车竞争。

这让大众在中国市场的电动化转型之路,走得异常艰难。

其实,不光是本田和大众,其他合资品牌也面临着类似的困境。

别克威朗,技术不差,但智能座舱落后;丰田雷凌双擎E+停产,新能源转型受挫;日产轩逸经典款降价策略,短期刺激销量,长期损害品牌形象……这些案例都说明,合资车企在中国市场面临着共性的问题:技术创新不足、产品定位不准、营销策略落后。

面对销量下滑的困境,一些合资车企也开始采取措施。

广汽本田裁员、一汽大众关厂,这些都是为了降低成本、优化结构。

大众与华为合作,则是希望借助华为的技术,提升在智能化方面的竞争力。

但这些措施能否奏效,还有待时间检验。

别克昂科威Plus降价,这招短期内确实能刺激销量,但是细品一下,配置也跟着缩水了,无钥匙进入和座椅加热都没了,这操作反而让人觉得品牌掉价了,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专家预测,未来几年,合资品牌在中国市场的份额还将继续下降,日系车跌幅可能最大。

汽车市场面临大洗牌,新能源车将占据主导地位。

一位老工程师感慨地说,十年前买思域还得加价3万,现在降价2万都没人要,不是车变差了,是大家不爱买燃油车了。

合资车未来到底会走向何方?

这是一个充满变数的时代,谁能抓住机遇,谁就能赢得未来。

市场不会等你准备好,变局之下,谁能率先破局,谁就能笑到最后。

1 阅读:360

程雅说车

简介:分享汽车知识,传递正能量,求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