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纠葛,因果其中:甲骨文创始人拉里·埃里森三两事

商学中人 2019-05-09 17:20:36

这几天美国甲骨文公司在中国的知名度直线上升,先是“N+6”的裁员补偿引来不少羡慕,再是创始人拉里·埃里森在2018年的“反华”言论引来侧目。

“中国是美国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最大的威胁和竞争对手”,“不能任由中国培养出比美国还多的工程师”……其实,我们大可不必对这样的言论愤怒惊讶。换个角度看,中国科技实力的快速进步已经让美国顶尖的科技企业家都感到了威胁,这值得我们骄傲。

而且,拉里·埃里森就是这种直率的性格。

1977年,拉里·埃里森和另外两名软件工程师一起创办了软件开发实验室。他们用了不到一年时间完成了第一个产品“Oracle 1”,用户是美国中央情报局。不过这个版本从来没有正式发表过,在1979年问世的Oracle 2才是世界上第一个商业化的SQL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

Oracle在英语中有“神谕、智慧”的意思,他们的数据库软件是用来存储信息的,便以此为名。在中国殷商时代的甲骨文是刻在乌龟壳和牛骨头上的古老文字,记载的很多是占卜之事,可以联想到“神谕、智慧、存储信息”,所以Oracle公司后来进入中国时中文名便翻译成“甲骨文”,这是后话了。

创业初期,员工们经常在早期位于加利福尼亚贝尔芒沙丘路3000号的办公室里工作到深夜,埃里森每天工作14个小时以上,比996还辛苦。

早期有这么一个故事:工程师们需要把计算机终端连到隔壁的计算机房,但没有任何地方可以布线。拉里·埃里森走了进来,抡起锤子在墙壁中间砸了一个洞,说:“好了,解决了。”

1982年,公司开始赢利,并更名为Oracle公司,当年有24名员工,75个客户,包括中央情报局、国家安全局和空军情报部等。

他们把1982年年收入的25%投入了研究开发,在1983年推出了世界上第一个商用的便携式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在它成立的头9年里,有8年取得100%及更高的收入增长。后来,他们还控制了Java编程语言,这对网页和互联网的开发十分关键。

埃里森是一个冲刺型的人,拼命工作、休息,然后再冲刺。他有时会专注地听主管们的汇报,有时却完全置若罔闻。他就是这么疯狂,所以不少人称他是疯子。当埃里森感到在公司里很无聊时,就会离开几个星期去周游世界,或把时间花在他的游艇上。

从2003年起,甲骨文公司的成长战略转向收购其他商业软件公司,以提高其在大型商业软件市场的占有率。

对了,甲骨文公司也做过薅政府羊毛的事情。美国司法部曾指控甲骨文公司在1998-2006年欺骗政府采购人员,只给予40%的价格折扣却说这比它给予类似规模的企业客户的折扣要大得多。但实际上,甲骨文的销售人员有权给予40%~70%的折扣,90%的其他公司所获折扣都比美国政府优惠得多。

如前所述,甲骨文公司的第一个客户就是美国中央情报局,后来也一直与美国政府、军队保持着紧密的联系。正如美国在5G等领域担心防范中国的科技企业,在“棱镜门”事件之后,我国政府和很多大企业也担心数据泄密问题,所以有了“去IOE”:去掉IBM的小型机、Oracle数据库、EMC存储设备。比如在2013年,Oracle就被清除出了淘宝的核心系统。

对了,拉里·埃里森生于1944年8月,今年75岁了,比任正非还大两个月。

万物纠葛,因果其中。

2 阅读:266
评论列表
  • 2019-05-15 15:25

    他那一辈资本家很多都有强烈的意识形态,比如特朗普,索罗斯等,再多几次明目张胆的反华事件后,数据库市场就会加速去ioe的o

商学中人

简介:商学中人,商中学人,书香可人,书可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