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父母为什么干不好父母?

蔡垒磊 2025-04-17 10:08:42

文:蔡垒磊

有没有发现,跟过去相比,现在的小孩越来越不听话了?当父母越来越难,明明为孩子干了这干了那,但好像没什么用,按照社会标准,也都不合格,不知道怎么做才好。

我给你几个方子:

1.把你大部分的精力,放到自己身上;

2.别替孩子做他该做的事,他不做,那就不做;

3.规则一视同仁,不欺负弱小;

4.少一点私心,实事求是;

5.努力赚钱,努力学习

就这样家庭出来的,我还没见过差劲的孩子——根本不需要一心扑在孩子身上,他自己就会搞定;根本不需要苦口婆心,他自己就知道该做什么;根本不需要暴躁/威压/恐吓,你自己也敬畏的规则,就是最好的威压。

很多人当不好父母,本质上是他们在当正常人的时候,就没有当好,那么你很难指望在他们当父母的时候,就突然变成了一个品德高尚,少有私心,不鸡贼算计,积极向上的人。所以你的重点是什么?是先当好一个人,而不是直接越过这个目标,试图去当好一个父母。

很多父母看似为孩子做这做那,但其实都是要索取回报的,他们把自己的动机表现得太明显,例如“我不是不爱吃,是省给你吃”——有一说一,咱为什么不能平分?为什么非得让孩子去记这个情呢?就因为你平时对人总是喜欢做顺水人情,总是做点什么就念叨,所以对着孩子的时候也是如此的市井。

自己起得早,就不允许孩子睡得晚,美其名曰“早睡早起身体好”;明明是饭做多了,却以健康的理由,埋怨孩子只吃一点点;自己不爱玩游戏,就说孩子玩游戏是玩物丧志——咱能不能不把自己的喜好加在别人头上,不给自己的自私自利找理由?你看起剧来,聊起八卦来,打起麻将来,不也废寝忘食吗?

很多人觉得“教育”很重要,但其实孩子并不是一个聆听者,而是一个观察者。什么是观察者?他不管你说什么,他会看你在做什么,得到了好的结果还是不好的结果,然后决定是否效仿。所以你不用管,你如果拥有利于成功的好习惯,只管自己做就行了,他看到你得到了好结果,自然会这样去做。相反,你每天懒懒散散,却讲很多大道理,那就屁用没有,因为他会认为“如果真的那么正确,你为什么不做呢”?

孩子在什么情况下会变得“听话”?孩子只有在他崇拜的人面前,会变得听话,那个总能带他在游戏里打高分的哥哥,那个荣誉满身,社会评价很高的父亲母亲,那个任何题目只要看一眼就能做出来的老师——你成为“有本事”的人,他自然听话,因为他觉得你说的都是对的;你光是天天“服侍”他,他是不会尊重你的,你教育他的话也没有任何意义,因为没有人会相信一个懂很多正确道理的人最后活成了一个老妈子——哪怕受益人是他自己。

所以不需要学什么育儿的方法,不同的人育儿的难度是不同的。你是更好的人,你拥有好的品格,又有社会意义上的本事,能帮他解决社会问题,那你不需要听任何人教你如何育儿,因为你怎么育都能成功;反之,你只专注在“教育”他人的技巧上,自己却一无是处,那你的技巧是很难用上的——你以为是这件事太难,但其实不是技巧的问题,是你搞错了重点。

(完)

........................

我是蔡垒磊,感谢你的阅读。

0 阅读:42

蔡垒磊

简介:畅销书作家,著有《上行》、《认知突围》、《爱情的逻辑》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