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开始的地方:江苏女排全华班夺冠之路奖金背后,她们还能走多远

宇轩飞啊 2025-03-06 15:11:16

江苏女排夺冠了,她们拿到了500万奖金,这事儿挺让人兴奋的,可是仔细想想又觉得有点复杂,好像还有很多问题需要琢磨琢磨。

江苏女排站在领奖台上,灯光打在她们身上,金灿灿的奖杯在手里,500万的支票沉甸甸的,这场面看着挺让人激动的,可是仔细想想,这背后藏着不少事儿。这支全是中国姑娘的队伍能拿冠军,确实挺厉害的,在现在这个到处都是外援的联赛里,她们算是个异类了。不过话说回来,她们没请外援,是真的不想请吗?我觉得未必,可能更多是因为请不起,或者觉得性价比不高。这么一想,这个冠军好像又多了点无奈的味道。

江苏女排能赢,肯定跟她们的实力有关系,但是也说明了咱们这个联赛可能还有点问题。要是联赛真的特别厉害,光靠本土球员想赢冠军,那可真是难上加难。所以这个冠军,既是江苏女排的荣耀,也是咱们联赛的一面镜子,照出了不少问题。

说到底,这个冠军给江苏女排带来了什么呢?除了那500万,还有啥?名气肯定是有了,但是名气能当饭吃吗?能帮她们找到更多的赞助商吗?能让更多的人关注排球吗?这些问题,恐怕现在还没人能回答。

吴梦杰这姑娘,这次表现真不赖,拿了MVP,算是出了名了。她打球的样子,让人想起了当年的郎平,又凶又准,关键时刻总能站出来。不过,她现在还年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能不能成为下一个郎平,现在说还太早。

说起来,吴梦杰的成长,也反映了咱们排球青训的一些问题。她能成长起来,固然有她自己的努力,但是也离不开江苏队的培养。可是,不是每个地方都有江苏这样的排球底子,不是每个年轻球员都能得到这么好的培养。这么一想,吴梦杰的成功,好像也有点偶然的味道。

吴梦杰现在年轻,打得好,但是以后怎么样,还真说不准。排球这个项目,伤病是大问题,稍不注意,一个伤病就可能毁了一个球员的职业生涯。所以,吴梦杰以后的路,还长着呢。

施海荣这次拿了最佳教练,这个奖给得挺有意思的。一般来说,拿冠军的队伍,教练拿最佳,这很正常。但是施海荣这次带的是全华班,没有外援,这就不一样了。这说明,他在用人和战术上,肯定有独到之处。

不过,施海荣的成功,也让人想到了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的本土教练,总是被认为不如外教呢?是真的水平不行,还是我们对自己人要求太高了?这个问题,恐怕没那么容易回答。

施海荣这次成功了,但是以后怎么样,还真不好说。排球这个项目,变化快,今年管用的战术,明年可能就不灵了。所以,施海荣以后还得继续学习,继续创新,不然很容易就被人超过去。

说起咱们这个联赛,问题还真不少。商业化程度不高,这是老大难问题了。球队没钱,请不起好外援,培养不了好球员,比赛质量上不去,观众不爱看,赞助商不愿意投钱,这就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还有就是赛制的问题,现在这个赛制,说实话,不太吸引人。比赛太少,节奏太慢,观众很难保持热情。要是能像NBA那样,打得热热闹闹的,那该多好啊。

再说宣传吧,这方面咱们确实差得远。现在的年轻人,有几个知道排球的?有几个愿意花时间看排球的?这不能全怪年轻人,我们的宣传工作做得不到位,这是事实。

张常宁回来了,这对江苏女排来说,绝对是个好消息。她的经验,她的技术,她在关键时刻的表现,这些都是江苏女排夺冠路上不可或缺的。不过,张常宁回来,也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

比如说,她怎么跟年轻球员配合?她的位置会不会挤占年轻球员的上场时间?她的高薪会不会影响球队的工资结构?这些问题,都需要教练组好好考虑。

张常宁现在是大牌球员了,但是她也面临着挑战。年纪大了,身体机能下降了,怎么调整自己的打法?怎么在球场上发挥自己的优势?这些都是她需要思考的问题。

江苏女排这次用全华班夺冠,确实给了很多人启发。在这个靠钱砸的时代,他们证明了,只靠本土球员,也是可以赢的。这个道理,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

全华班的成功,也让人思考:我们是不是太依赖外援了?是不是忽视了本土球员的培养?这些问题,值得每个俱乐部好好想想。

不过,全华班也有风险。万一受伤了,没有替补怎么办?遇到强队,没有杀手锏怎么办?这些问题,江苏女排以后也要面对。

刁琳宇没能参加颁奖仪式,这确实是个遗憾。她为球队付出了那么多,结果在最后关头受伤了,这种感觉,恐怕只有她自己才能体会。

不过,队友们没有忘记她,拿着她的球衣合影,这个举动挺暖心的。这说明,江苏女排不只是一个球队,更像是一个大家庭。

刁琳宇的伤,也让人想到了运动员的职业生涯。它太短暂了,一个伤病,可能就毁掉了多年的努力。所以,运动员更需要珍惜每一次上场的机会,因为谁也不知道,下一次是什么时候。

500万的奖金,听起来不少,但是要分给整个球队,其实也没多少。怎么分,这是个技术活。分得不好,可能会影响队内的和谐。

有人说,应该按贡献来分。可是,贡献怎么衡量?是看得分多少,还是看上场时间?还是看平时训练的态度?这些都不好说。

还有人说,应该平均分配。这样看起来公平,但是会不会打击那些表现突出的球员的积极性?这也是个问题。

江苏女排赢了,但是以后的路还长着呢。怎么保持状态?怎么应对其他球队的针对性战术?怎么培养新人?这些问题,都需要他们好好思考。

还有就是,江苏女排现在成了标杆,他们的一举一动,都会被其他球队盯着。这种压力,不是每个人都能承受的。

最后,江苏女排的成功,也给了中国排球一些启示。我们需要更多像江苏女排这样的球队,需要更多像吴梦杰这样的新星,需要更多像施海荣这样的本土教练。只有这样,中国排球才能真正强大起来。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