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万“骑兵”外挂“军嫂”,京东这场布局吓坏王兴没有?

共鸣 2025-04-21 14:02:39

上回才说到,京东不喜欢打口仗,要把打口仗那点时间,拿来创造社会财富。

这不,话音刚落,人家真正践行了。

今日(21日),京东的一纸文宣,让网络又沸腾了。

京东发布一封致全体外卖骑手兄弟们的公开信——

各位外卖骑手兄弟们:

为了支持外卖骑手自由接单,保障大家的收入,京东推出以下紧急援助措施:

1、所有被竞对平台封杀的骑手,京东保证给予足够单量,确保收入不降;

2、加大全职骑手招聘力度,未来三个月将招聘名额由五万名提高到十万名;

3、所有骑手,如有对象,京东可以优先为您的对象安排工作,比如全职快递员、全职保洁,实现“双职工”待遇,大幅提高家庭收入;

4、京东集团对兼职骑手永不强迫“二选一”,鼓励大家在各平台自由接单,保障收入最大化。

······

继“不要打口仗,不能产生社会价值”后,这无疑又成一大热点。那么,你对此怎么看呢?

积极意义:成为企业社会责任形象塑造树立的标杆

过去,民营企业家,虽然“社会责任”吹得震天响,但真正靴子落地的,凤毛麟角。而眼下,刘强东大张旗鼓地要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这不仅让吃瓜的我们看到,民营企业家要真正回归到社会了。

因而,如果从这个角度去看,京东的“双职工模式”,无疑具有很大的社会意义。

双职工模式不仅显著提高骑手的家庭收入,降低经济压力,让员工真正获得实惠。还可能成为企业社会责任形象塑造树立的标杆。

在"共同富裕"政策的导向下,该政策无疑符合社会期待。据《2023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显示,员工家庭关怀类福利的企业公众好感度提升23%。与此同时,京东此举还可能带动行业福利标准升级。

在物流行业流动性较高的背景下,京东的“双职工模式”,可能增强员工粘性,减少离职率。例如,若夫妻双方月收入均达8000元,家庭总收入较单职工提升近一倍。有了如此好的收入,员工还不愿意端“铁饭碗”吗?

而且,这种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大大地降低了招聘成本。数据显示,物流行业骑手配偶就业率仅41%,在此背景下,京东祭出的这一大招,很可能激活潜在劳动力资源,形成稳定用工生态。

风险与挑战:管理复杂化和职业发展的天花板或接踵而来

然而,利与弊是孪生姊妹。

京东这一招,既带来了骑手们的期待,也带来了潜藏着的挑战与风险。

一方面,夫妻员工可能产生利益捆绑,如2022年某快递公司出现的"夫妻档"虚假签收投诉事件显示,亲属共事可能影响考核公正性。因而,需要后续建立亲属回避制度和独立考核机制。

另一方面,“双职工模式”还可能让一方的职业发展产生局限。目前京东提供的保洁、快递岗位等职位,明显存在职业天花板。调查显示,76%的骑手配偶希望获得技能培训而非简单岗位安置,所以,京东如果要让接下来的企业奋勇向前,还得需配套职业晋升通道。

另外,京东还需防范变相强制就业风险。根据《劳动法》的有关规定,企业不得以任何形式强制关联就业,政策实施中应确保家属的自主选择权,避免演变为用工捆绑。

支招:京东应未雨绸缪,建立多元化岗位体系

京东的“双职工模式”,无疑深得民心,但要如何应对背后的风险,首先,需建立多元化岗位体系。

京东应在除基础岗位外,可开发客服、仓储管理等技术岗位,并设置3-6个月的岗位轮换机制。这方面可参考顺丰"家属技能培训计划",将单纯岗位提供升级为职业发展支持。

此外,通过区块链技术建立亲属员工信用档案,实现工作数据透明化。可借鉴阿里本地生活推出的"家庭工号关联系统"作参考,确保考核独立性。

最后,需构建行业协同机制。建议联合行业协会建立《家属就业指导规范》,明确权责边界。可参考德国物流工会的"家庭工作计划",设定家属用工比例上限(建议不超过15%),平衡企业成本与员工福利。

京东集团总部大楼

预判:京东“双职工模式”可能带来的行业影响

京东的“双职工模式”,可能会引发物流行业新一轮福利竞争,需警惕"福利内卷"带来的成本压力。

据测算,每对双职工年均增加企业成本约2.4万元,企业就需通过流程优化(如智能调度系统降低10%运营成本)实现可持续性发展。未来或出现三种分化:头部企业完善家庭关怀体系、中型企业跟进基础福利、小型企业被迫退出竞争。

不得不看到,京东此举,既是人文关怀的创新实践,也是行业竞争的策略选择。

其成功与否,取决于能否在福利提升与企业管理间找到平衡点,真正实现员工与企业共同成长,而非停留于短期舆论利好。

而这,就需要京东持续的制度优化和资源投入,方能在行业变革中树立可持续的用工范式,让变革永葆常青。

0 阅读:2

共鸣

简介:为共识,一起来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