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空袭胡塞80军官丧生!沙特要下场,中国俄罗斯态度微妙

小旭阅览趣事 2025-04-12 10:29:13

文|六月

编辑|六月

前言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道,美军近期空袭也门,致使80名胡塞武装军官丧生。过去24小时内,美军中央司令部对也门胡塞发动29次空袭。东部前线马里卜省、萨那省军事基地以及荷台达省卡马兰岛等均遭轰炸。

除军事基地外,美军展开定点清除行动,炸死也门胡塞武装情报官阿卜杜勒纳赛尔・卡玛利上校等。

最重磅的是,萨那一所房屋遭精确打击,屋内13名与胡塞武装最高领导人关系密切的军官全部死亡。

美军此举目标明确,试图从根本上削弱胡塞武装战斗力。看似一边倒的打击背后,胡塞武装是否会坐以待毙?而一场地面战,是否真的已近在咫尺?

沙特参战疑云

在美军对也门胡塞武装展开猛烈空袭的紧张局势下,沙特一直致力于摆脱对石油的过度依赖,推进“2030愿景”计划,大力发展旅游、娱乐和技术等非石油产业。

然而,也门胡塞武装的存在以及其对红海航道的威胁,无疑给沙特的经济转型之路蒙上了一层阴影。

红海航道是全球重要的贸易通道之一,沙特的大量商品进出口都依赖于此。

胡塞武装的袭船战不仅影响了沙特的贸易往来,还增加了运输成本和风险,这对于正努力发展多元化经济的沙特来说,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阻碍。

稳定的周边环境对于沙特吸引外资、发展新兴产业至关重要,而胡塞武装的不稳定因素使得沙特的经济转型面临更多挑战,这或许会成为沙特参战的一个重要经济动机。

回顾历史,沙特在地区事务中并非没有参战的先例。2015年,沙特就曾纠集多国部队对胡塞武装发起代号为“果断风暴”的军事行动。

当时,沙特的主要目的是制衡伊朗在也门的势力扩张,防止作为伊朗利益代理人的什叶派胡塞武装颠覆也门逊尼派政权,对沙特造成威胁。

那场军事行动持续了多年,沙特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但结果却不尽如人意,不仅未能彻底打垮胡塞武装,自身还深陷战争泥潭,承受了巨大的损失,包括人员伤亡和经济负担。

如今,沙特是否愿意再次卷入这场战争,重蹈覆辙,是一个需要谨慎权衡的问题。但历史的经验也表明,沙特在维护自身利益和地区影响力方面,是有军事介入的决心和行动的。

从当前的地区局势来看,沙特面临着诸多复杂的因素。伊朗与胡塞武装有着密切的联系,沙特一直担忧伊朗通过胡塞武装扩大在也门的影响力,对自己形成战略包围。如果沙特参战,很可能会引发与伊朗之间更激烈的对抗,导致地区局势进一步升级。

美国在中东地区的战略布局也对沙特的决策产生着重要影响。美国一方面希望沙特在地区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协助其维护在中东的利益;另一方面,又对沙特的发展保持着一定的警惕,防止其过于强大而脱离美国的掌控。

沙特需要在与美国的合作与博弈中,寻找自身的利益平衡点。此外,也门国内的政治局势也十分复杂,沙特支持的也门政府在与胡塞武装的对抗中一直处于劣势,沙特若参战,如何与也门政府协调行动,实现共同的战略目标,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旦沙特参战,将对地区局势产生深远的影响。沙特的军事介入可能会使也门内战进一步升级,造成更多的人员伤亡和人道主义灾难。

冲突背后

而此次美军血洗胡塞军官以及沙特参战的传闻,背后蕴含着深刻的地缘政治博弈。

美国对胡塞武装的打击,绝非简单的军事行动,而是有着多重深远的战略考量。也门地处阿拉伯半岛南端,濒临红海、亚丁湾和阿拉伯海,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连接亚非欧三大洲的重要枢纽。

掌控也门,就等于掌控了关键的海上交通要道,这对于美国维护其在中东地区的影响力以及对全球贸易和能源运输的掌控至关重要。

胡塞武装在也门的崛起和壮大,打破了美国原本设想的地区势力平衡,他们不仅在也门国内不断扩大地盘,还积极参与地区事务,展现出强烈的自主性和反美倾向,这无疑是对美国在中东地区战略布局的公然挑战。

从能源战略方面分析,中东地区作为全球最大的石油产区,其石油资源的稳定供应对于美国乃至全球经济的稳定发展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胡塞武装通过袭扰红海航道,威胁到了石油运输的安全,这直接触动了美国的能源利益神经。美国打击胡塞武装,旨在恢复红海航道的畅通,确保石油能够顺利运输,维护全球能源市场的稳定,进而保障自身及盟友的能源安全。

这也是美国在全球经济竞争中保持优势地位的关键举措,因为稳定的能源供应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谁掌控了能源,谁就掌握了经济发展的主动权。

美国打击胡塞武装还有着遏制伊朗的战略意图。伊朗一直被美国视为在中东地区的主要对手,两国在政治、经济、军事等多个领域存在着激烈的竞争和对抗。

胡塞武装被广泛认为是伊朗在也门的代理人,伊朗通过向胡塞武装提供军事援助、技术支持和培训,增强了胡塞武装的实力,从而扩大了自身在也门乃至整个中东地区的影响力。

美国打击胡塞武装,就是要斩断伊朗在也门的“触手”,削弱伊朗的地区影响力,打破伊朗在中东地区构建的“抵抗轴心”,使伊朗在地区事务中处于更加孤立的地位,以此来维护美国在中东地区的主导权。

而沙特若参战,无疑将使本就错综复杂的地区局势变得更加扑朔迷离。沙特作为中东地区的重要国家,拥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军事力量。

沙特与胡塞武装之间的矛盾由来已久,沙特也担心胡塞武装的壮大以及伊朗影响力的扩张会对自身的国家安全和地区领导地位构成严重威胁。

一旦沙特参战,可能会引发地区国家的连锁反应,一些与沙特立场相近的国家可能会选择支持沙特,而与胡塞武装关系密切的国家则可能会加大对胡塞武装的支持力度,这将导致地区冲突进一步升级,使中东地区陷入更加混乱的局面。

沙特参战还可能会加剧沙特与伊朗之间的紧张关系,引发两国之间更大规模的冲突,甚至可能会将其他国家卷入其中,从而改变整个中东地区的地缘政治格局。

中俄的战略考量与选择

俄罗斯在中东利益根基深厚。叙利亚是其关键战略支点,军事基地是展示力量、制衡美西方的前沿。与伊朗紧密合作,能源、军事等领域的协作,稳固了俄罗斯在中东的话语权。

在伊朗核问题上,俄罗斯态度坚定,强调伊朗和平利用核能的权利,坚决反对美以军事手段解决,深知军事打击将严重破坏地区稳定,打破战略平衡,对自身安全与利益构成威胁。

面对美军血洗胡塞军官及沙特参战可能,俄罗斯立场谨慎。若美军行动未危及自身核心利益,大概率通过外交呼吁各方克制,避免与美直接冲突;一旦战略利益受威胁,比如俄伊合作或在叙军事存在受影响,俄罗斯可能加强军事部署、提供军事援助。​

中国秉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中东问题上客观公正,尊重各国主权,反对外部军事干涉。

中东地区对中国经济意义重大,是重要的能源供应地、商品出口市场与投资目的地。中国与沙特等海湾国家能源合作紧密,“一带一路”倡议推动双方在基础设施等领域互利共赢。​

此次事件中,中国呼吁各方冷静,避免冲突升级,主张尊重也门主权,由也门人民自主解决问题。中国愿凭借国际声誉与广泛影响力,推动各方对话协商,搭建沟通桥梁,为和平解决争端创造条件。深知战争只会带来破坏与苦难,和平才是地区长治久安的保障。​

结语

当前,也门局势剑拔弩张,美军空袭胡塞武装,沙特参战预期,使局势更趋复杂。胡塞武装虽遭重创,但群众基础深厚,或凭借游击战术和外部支持持续抵抗。

对美国而言,深陷也门战事将面临国内舆论与政治双重压力;沙特若参战,需权衡历史教训、地区关系及国际影响。在此关键节点,中俄作用重大。俄罗斯可凭借军事影响力斡旋各方、威慑美西方;中国能利用国际声誉推动对话协商,提供人道主义援助。

未来,唯有各方摒弃战争思维,回归和平谈判,国际社会共同呼吁克制,才能化解也门危机,实现地区和平稳定,这也是世界人民的期盼。

0 阅读:0

小旭阅览趣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