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社会的经济发展,或将被低生育率拖累,长期停滞

林风小木 2024-12-29 04:38:32

目前全世界的工业化地区中,除了西欧和北美同源以外,工业发展程度最高的无疑就是东亚地区了,而除了这三个地区以外的世界其他地方,工业化程度可以忽略不计。

但细看欧美工业化和东亚社会的特点,可以发现欧美的工业化在早期就存在大量工人运动,工人不断通过各种罢工示威活动争取自己的权益。而东亚社会的工业化,则存在浓厚的军管色彩,工厂大都进行军事化管理,绝少工人运动。

这种军事化管理的模式,跟东亚历史上的中央集权制有很大的关系,如果在西方工厂里进行军事化管理,几乎就要犯了天条,在东亚社会却习以为常。

因为东亚的威权政府有能力镇压工人的反抗,在韩国甚至创下了一秒六棍的奇迹,不能更高的原因是士兵只能打出这么多棍了。

日本在早期明治维新的工厂里,同样存在棍棒管理的制度,什么工人运动,是不存在的,在这种环境下,工厂就是一个巨大的军营,一切都按严格的纪律在运行。

其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那就是保证了工业生产的稳定性,只要有订单,就能及时的把产品生产出来,并送到客户手中。

西方工厂则是不断发生各种罢工运动,生产难以实现连续性,影响的订单的完成。久而久之,西方的公司也愿意把订单送给东亚国家来完成。

东亚国家正是在这种条件下,依靠给西方国家做代工而完成了自己的工业化,并逐步向产业的高端迈进。

看上去东亚模式似乎很完美,但不是没有缺点。

首先是严格的工厂管理,工人常常需要上12个小时的班,加班是常态,休息日更是难得一见。工人缺少个人的休息时间,难以进行业余活动。

其次,东亚国家为了提高产品竞争力,往往给工人开更低的工资。上更多的班,领更少的工资,这影响了工人群体的家庭生活水平,为了工作,工人们会选择晚婚晚育,甚至不婚不育。

由此造就了东亚社会极低的人口出生率,出生率在全世界都是垫底的存在。其中韩国最低,总和生育率只有0.8,中国是1.0,日本稍高也只有1.2,而在欧洲生育率很低的德国,都有1.4,可见东亚的生育率是多么的低。

当然有人会说,人口少也不是什么坏事啊,很多人口少的国家也很富裕。问题是人口结构不是同比例下降的,那些人口少的富裕国家,他们的人口结构是很健康的。

而人口负增长恶化的就是人口结构,老龄化严重,出生人口不足,减少了工作人口的数量。

举一个例子,当小学生人口数量越来越少的时候,那么很多学校就要关闭合并,对教师的需求量变少了,而你恰好是一个三四十岁的中年教师,学生没有了,那你是不是就要失业了?

针对年轻人的行业将普遍萧条,因为年轻人的数量,每一年都在减少,蛋糕就那么大,竞争失败者就会退出和失业。

那么你可能会说,老年人数量在增加啊,可以做老年人的生意。话是这么说,前提得是老年人有钱。日本老龄化的时候,已经是富裕国家了,韩国老龄化的时候是正在变成富裕国家。

但中国则是未富先老,老年人他没有钱,你怎么做他们的生意呢?年轻人他是有工作能力的,自己赚来的钱自己花,老年人没有工作能力,只能靠以前的积蓄,没有积蓄的人,是做不了他的生意的。

但即使是日韩这样的富裕国家,随着总人口的下降,能做老年人生意的空间也在缩小。日本在过去三十年中,工人的劳动生产率并没有下降,其实还有提升,日本的工厂依然很现代化。

如果以工作人口计算,平均每人创造的经济产值依然在世界前列。但因为总劳动人口下降,单个人再努力,也无法弥补退休人员造成的空白。

过去你这个厂里有1000个人干活,现在只有800个人,那么如何弥补退出的200个人的工作量呢?

答案当然是很难,工业机器人可以补偿一部分的劳动力缺失,机器人却无法代替人类去消费。

没有人来消费,生产出来的东西就会变成产能过剩,同时又会淘汰一部分生产者。这是日本三十年经济停滞的内在原因,不是日本人不努力了,而是蛋糕一直在变小,总的经济产值就无法做大。

日本现在每年减少的人口只有几十万,还很轻微,而中国未来每年减少的人口将超过千万,每年减少一千多万的消费人群,行业的内卷只会加剧,而不会减少。

0 阅读:4

林风小木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