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英国《金融时报》援引特朗普团队内部人士的话说,特朗普可能会要求北约成员国提高军费至GDP的5%,则美国继续援助乌克兰。
虽然这个条件其实难以实现,但是却是特朗普团队胜选后首次立场松动。之前特朗普一直声称在当上总统后,在24小时内停止俄乌战争,却未能提供更多细节。

但外界普遍认为,特朗普会通过威胁减少援助,来迫使乌克兰同意和平谈判。但从目前情况看,乌克兰不可能同意在没有把俄军赶出国土的情况下和谈。而且英国还组成了十国联军,打算在特朗普退出后,继续援助乌克兰,让美国失去对乌克兰的影响力。
因此,特朗普的24小时停止俄乌战争只是吹牛,欧洲有能力在美国退出的情况下,单独支持乌克兰作战。
不过特朗普团队的口风改变,最大的可能还是内部因素。作为美国总统而言,解决内政永远是最优先的问题,外交事务只是次要目标,从这点看,乌克兰的停战与否,在特朗普团队的目标中不是最优先地位。

而解决内政,最大的目标就是重振制造业的问题,重振制造业优先于任何次要目标,包括乌克兰事务。
但问题恰恰在这里,乌克兰战争爆发三年以来,为了支援乌克兰以及国际军火市场的火爆,让美国军工业已经全力运转,吸引了大量工人就业,此时停止乌克兰战争,不利于美国刚刚被拉动产能的军工业的发展。
不仅包括直接援助乌克兰的订单,还有波兰等国扩军备战下的订单,如波兰就一口气订购了250辆M1A2主战坦克,500门海马斯火箭炮,另外还有价值100亿美元的阿帕奇武装直升机。
如果没有乌克兰战争,这笔订单是不会下达到美国军火商手中的。
此外还有F35也卖爆了,德国之前并不愿意购买F35,并且为此还强迫一位欣赏F35的空军司令下台。

然而战争爆发后,德国迅速向洛马公司订购F35战机。德国订购F35战机还有一个重要意图,那就是用F35来投掷核航弹,过去德国主要用狂风战斗轰炸机来投放核航弹。
但是现在缺乏隐身性的战斗机,在战场上的生存性太差,F35就成为投放核航弹的最佳携带载具。
军工业也是制造业,为了交付这么多的订单,美国各大军火公司已经火力全开,招聘了大量工人。此时要停止援助乌克兰,那无疑会造成很多工人失业,特朗普的基本盘恰好是铁锈带的失业工人,那么特朗普又如何兑现再工业化的口号呢?
得罪自己的基本盘,无异于政治自杀,尽管我从内心相信特朗普是一位和平主义者,希望停止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
但形势比人强,如果美国单方面退出援助乌克兰,只不过把很多军工订单送给了欧盟企业,振兴的是欧洲的制造业,可能会得罪美国本土的工人阶级。

而且更重要的是,美国单方面退出援乌阵营,会给盟友释放一个不好的信号,那就是美国不是一个可靠的盟友。那么购买美国武器的国家,可能会担心在未来被美国断供的危险。
如此,保险的做法就是向一个更靠谱的盟友购买武器。这些年在国际市场上卖得火爆的战机,除了F35,还有法国的阵风。在美国不靠谱的情况下,阵风可能迎来更多的订单,难怪最近马克龙变得如此积极。
相比之下,法国也吃到了俄乌战争的红利,法国的阵风战斗机、凯撒自行榴弹炮都卖疯了,即使高昂的价格依然阻止不了卖家的积极性。

这个世界缺了谁,都是可以正常运转的,美国退出欧洲事务,不过是便宜了法国,让法国拿下大笔军工订单。
所以,随着登上总统宝座的时间越近,特朗普的口风也在不断的松动,即使是一位和平主义者,也有可能迫不得已而卷入一场持久的战争。
所谓人在江湖,形势比人强,特朗普想要重振制造业,就不可能真正停止俄乌战争,相反,还有可能在乌克兰立场上采取更积极的政策,促进美国制造业的复苏,实现再工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