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去世后我跟继母生活,97年考上大学没钱去读继母哥哥送来4000

浅笑对斜阳 2025-03-25 16:41:52
《一张照片背后的故事》"长河,你知道这张照片的故事吗?"母亲小心翼翼地从泛黄的相册里取出那张已经褪色的照片,递到我面前。照片上,一个穿着开襟毛衣的男人正抱着一个四五岁的小男孩,两人都笑得很开心。我摇摇头。这是我第一次见到这张照片,却认出了照片中的人——那是我和父亲。

"这是你上幼儿园的时候拍的。"母亲轻声说,"那天你爸特意请了半天假,带你去照相馆。他总说要给你拍张好看的照片,留作纪念。"我默默注视着照片,试图从中找寻些许记忆的痕迹。那时的我还太小,对父亲的印象已经模糊,只记得他总是很忙,常常天不亮就出门,天黑了才回来。

"你还记得你爸走的那天吗?"母亲问道。我点点头。那是我十七岁那年的夏天,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日子。那天我在地里帮邻居割稻子,突然听到表哥在喊我的名字。等我跑回家时,父亲已经躺在床上,脸色苍白。他最后看了我一眼,想说什么,却终究没能说出口。

"其实,你爸一直有个心愿。"母亲翻过照片,指着背面的字迹,"你看。"我凑近一看,那是父亲的笔迹:长河,爸爸希望你能考上大学,将来做个有出息的人。看着这行字,往事如潮水般涌来。那是1997年的夏天,我刚刚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在欣喜之后,却是深深的忧虑——家里拿不出学费。

就在我几乎要放弃的时候,继母的哥哥,我的张国庆舅舅,带着4000块钱来到了我家。"长河,你就收下吧。"舅舅坚持道,"这是我这些年攒下的钱。本来是给我儿子娶媳妇用的,但我觉得用在你身上更值得。"

我至今还记得舅舅说这话时的表情,朴实而真诚。那时的4000元对一个农村家庭来说可不是小数目,但舅舅却毫不犹豫地给了我。"张国庆这个人啊,就是实在。"母亲擦了擦眼角,"要不是他,你可能就上不了大学了。"是啊,如果不是舅舅,如果不是继母,我可能真的无法完成父亲的遗愿。那四年的大学生活,是我人生的转折点。

在湖南大学的校园里,我第一次感受到了知识的魅力。虽然生活简朴,午饭常常只吃一个馒头,但我从未觉得苦。每当我站在图书馆里,看着满架的书籍,就会想起父亲的遗愿,想起继母的期待,想起舅舅的嘱托。"妈,你还记得我大学毕业那天吗?"我问道。"记得,怎么会不记得。"母亲笑了,"那天你穿着学士服,站在台上领证书的样子,可神气了。"

那天,继母和舅舅特意从老家赶来参加我的毕业典礼。看到他们的那一刻,我忍不住红了眼眶。继母特意买了新衣服,舅舅还是那副老实巴交的样子。"其实,那天我特别想对你们说声谢谢。"我轻声说。母亲摆摆手:"傻孩子,你有出息就是对我们最好的感谢。"

现在,我已经工作多年,生活也渐渐安定下来。每个月我都会给家里寄钱,希望能让继母和舅舅过得更好一些。但我知道,不管我做什么,都无法完全报答他们的恩情。看着照片上父亲和我的笑脸,我忽然明白了一件事:人生路上,我们都需要别人的帮助和支持。父亲虽然走得早,但他的爱通过继母和舅舅传递给了我。正是这份爱,让我有勇气追逐梦想,实现理想。"长河,你说你爸要是知道你现在的样子,会不会很高兴?"母亲突然问道。我看着照片,轻轻点头:"会的,他一定会很高兴。"夜深了,母亲小心地把照片放回相册。我望着窗外的月光,思绪万千。那个怀抱着梦想的十七岁少年,如今已经长大成人。这一路走来,有欢笑,有泪水,但最珍贵的,是家人永远不变的爱和支持。【结语】生命中最美好的馈赠,往往来自最平凡的人。一个农村舅舅的4000元,一位继母的默默付出,构成了我生命中最温暖的记忆。在这个世界上,真情比金钱更珍贵,付出比索取更幸福。那张泛黄的照片,不仅记录了父亲的遗愿,更见证了一个普通家庭的爱与奋斗。这份情,这份爱,将永远铭记于心,成为照亮前路的明灯。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