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剑英元帅在年轻的时候,为了革命事业到处忙碌,都没能安定下来成家,所以他的婚姻经历了好几次。1924年,27岁的他和一位名叫冯华的女护士成了家,后来生下了大儿子叶选平。到了1927年,蒋介石背叛了革命,叶剑英就和周恩来、贺龙等同志一起,发动了影响中国历史的八一南昌起义。起义军的大部分人后来往南走了,叶剑英又挑起大梁,领导了广州起义。
但因为广东是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力量最强的地方,起义遭遇了敌人猛烈的回击,没能成功。叶剑英只好安排妻子和儿子去香港躲避危险。那时候,冯华还怀着孕,一到香港没多久,就生下了一个女孩,这就是叶剑英的大女儿叶楚梅。
在叶楚梅的小时候,她根本不知道“爸爸”是什么意思。每当看到别的小朋友都有个强壮的爸爸疼爱着,小小的叶楚梅心里真是羡慕极了。
时间过得飞快,一眨眼九年就过去了,抗日战争打响了。那时候,国共两党已经联手抗日。就在这时,叶楚梅第一次见到了自己的父亲,她发现父亲竟是一位如此崇高伟大的革命家,心里感到特别骄傲和自豪。
1945年的时候,叶剑英给儿女写了封信,让他们都来延安。于是,叶楚梅就跟着哥哥,不远千里地从香港赶到延安,和爸爸团圆了。
爸爸喊他们过来,是想指引他们走上革命的道路,兄妹俩听了爸爸的话,各自踏上了新的人生旅程。叶楚梅背上背包,再次出发去了遥远的东北,成为民主联军里的一名勇敢女兵。
叶楚梅从小在香港长大,那里四季如春,现在她来到了寒冷的东北,确实很长时间都感到不适应。叶剑英常常给她写信,用红军走完两万五千里长征的事迹来鼓励她,这给了她很大的力量,让她逐渐变成了一个坚强的战士。
1948年,党组织挑选了一批出色的年轻人去苏联学习,目的是为了以后新中国的建设储备人才。叶楚梅很幸运地被选上了。
到了苏联后,该选啥专业成了个问题。叶楚梅,一个女孩子,没挑那些女孩子常选的文科艺术类专业,偏偏选了机械制造这种重工业方向。她心里明白,祖国现在最缺的就是这方面的人才。
跟我一起来苏联的同学里,大多数人都做了差不多的决定。这里面有个小伙子,也是学机械制造的,和叶楚梅一同考上了莫斯科的包曼机械学院。
这两个年轻人既是志同道合的伙伴,又是并肩作战的战友,还是一起念书的同学,在外国土地上彼此扶持,互相加油打气,慢慢地,两人之间萌生了爱意。
可就在这时,倒霉的事情发生了,叶楚梅在一次身体检查里得知自己早就得了肺结核,这在当时可是个很棘手的大病。没办法,她只能住进医院接受治疗。但她心里还惦记着学业,就向同学借了笔记,在医院里自己学。只可惜肺结核老是复发,叶楚梅最后也只能选择回国了。
叶楚梅回到国内后,进了机械工业部工作,当了个普通技术员。因为她工作干得出色,后来被升为了副局长。
1955年邹家华从国外回来后,两人终于幸福地结婚了。但可惜新婚甜蜜没多久,邹家华就被派到沈阳第二机床厂上班,这对新婚夫妇因此分隔两地。不过,他们都是经历过战争考验的有志青年,而且当时新中国正忙着大力搞建设,所以两人都没有抱怨,而是踏踏实实、认认真真地工作。
邹家华是从一个普通的工艺师干起,一步步当上了厂长。到了1964年,他调回了北京,在机械工业部的机床研究所当上了所长。
没过多久,乱世就来了。反革命团伙特别恨正直无私的叶剑英元帅,但又拿他没办法,所以就对他身边的亲人下手,手段极其狠毒。叶楚梅和邹家华夫妇俩,总被造反派随便找个罪名就去批斗,最后还被关进了监狱,在里头遭了不少罪,过得非常凄惨。
叶剑英那时候地位很高,手里有很大的权力,他还勇敢地保护了很多同志,可就是从没想过用自己的权力为子女谋福利,这展现了他这位革命前辈无私忘我的高尚品德。
后来多亏了周总理的关心,叶楚梅和邹家华夫妻俩才得以获释,并重新开始工作。
经过一段混乱后恢复正常,夫妻俩又变得精神抖擞。邹家华接手了国防科工委主任的工作,那时候,我们国家开始试着卖武器赚外汇,推动改革开放。后来,邹家华还当上了兵器工业部部长,他费尽心思,主导研发了很多出色的国产武器装备,受到了不少国家的青睐。
1991年,邹家华成了国家计委的一把手,还当上了国务院的副总理。到了2003年,他又被选为人大常委会的副委员长,一直干到退休。
叶楚梅和邹家华夫妻俩,现在都九十多岁了,身体还硬朗得很,精神头十足。希望这两位一辈子为国家和人民操劳的老人,能活到百岁,一直幸福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