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亿身价逃不过油尽灯枯,97岁李兆基去世,四大家族只剩李嘉诚

渺若去新说社会 2025-03-19 19:38:40

黄昏中的告别,一个时代的落幕

2025年3月17日黄昏,97岁的李兆基在家人环绕中闭上了双眼。他的离世,不仅带走了一个商业传奇,更让叱咤香江半个世纪的“四大家族”第一代创始人仅剩李嘉诚独坐牌桌。

有人问:“钱能买命吗?”李兆基的答案是:不能。 这位曾连续三年蝉联亚洲首富的“四叔”,坐拥千亿财富,却最终逃不过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他的故事,是香港黄金时代的缩影,也是豪门恩怨与时代变革的交织。

事情阐述

从金铺少爷到“地产天王”,李兆基的逆袭人生

1928年,李兆基出生在广东顺德一个金铺世家。父亲经营黄金外汇,他12岁便成了掌柜,15岁管理两间店铺,20岁带着1000港元独闯香港,开金铺、炒外汇,赚到第一桶金。

但真正让他发家的,是地产。 1963年,他与郭得胜、冯景禧创立新鸿基,首创“分期买房”模式,让普通市民也能圆置业梦。这招有多绝?连电影《新难兄难弟》都演过梁朝伟穿越献策的桥段!

1973年石油危机,香港楼市暴跌,李兆基抄底收购旧楼;1983年中英谈判后楼市再崩盘,他再次出手。两次精准抄底,让他跻身“四大家族”,打造了铜锣湾时代广场、国际金融中心等地标。

他的秘诀是“快人一步”: 不抢高价地皮,专盯旧楼拆迁向老华侨收楼。靠着“游说战术”,他硬是在地产界拼出一条血路。

豪门秘辛—“千亿儿媳”

李兆基的家族故事,比TVB剧还狗血。

1985年,他与发妻刘惠娟离婚,只因“商业理念不合”。此后他再不娶妻,专心培养两个儿子:李家杰和李家诚。为了防争产,他早早分工——长子管内地,次子管香港。

但最抓眼的,还是“千亿儿媳”徐子淇。 2006年,李家诚豪掷7亿迎娶她,光是开门红包就撒了100万。婚后,徐子淇成了“生子机器”:8年生4胎,每生一个儿子,李兆基奖励10亿。为拼男孙,她试遍偏方,甚至因第三胎是女儿差点抑郁。直到2011年生下长子,才终于“封肚”。

更戏剧的是,单身多年的长子李家杰突然带回三胞胎儿子,孩子生母成谜。李兆基大喜,给员工狂派3300万红包,取名“智信、智仁、智勇”——豪门连名字都要“卷”!

四大家族的争议

“他们垄断了香港七成土地,却让1/4市民住劏房!” 这是市民对四大家族的愤怒。

李兆基曾坦言:“千亿富豪就像活在金鱼缸里。”但他仍希望子孙“世世代代当大富翁”。而另一边,香港人均居住面积仅16平米,李嘉诚的山顶豪宅年租值却高达2560万港元。

最后的“超人”李嘉诚,还能撑多久?

97岁的李嘉诚,成了四大家族最后的“守墓人”。

就在李兆基去世前几天,他刚以228亿美元卖掉43个国际港口,被批网友痛骂​

但不可否认,他仍是商业奇才:套现、避风险、布局新能源,步步精准。正如他自嘲:“我只是个商人。”

结语:传奇终章,谁能笑到最后?

李兆基的离世,宣告香港旧商业时代的终结。四大家族第二代接班后,有的争产内斗,有的转型碰壁,再难复制父辈辉煌。​

而最想问的是:

当豪门子孙住着40亿豪宅,我们何时才能告别劏房?从“地产霸权”到“数据霸权”,资本的游戏何时休?四大家族的传奇,是奋斗史,还是吸血史?

评论区聊聊:你如何看待李兆基的传奇人生?如果给你千亿财富,你愿意活成他这样吗?

0 阅读:0

渺若去新说社会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