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体操冠军到资本大鳄,40亿套现疑云下,万千股民的钱去了哪?

渺若去新说社会 2025-03-09 19:46:44

摘要

“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这句老话,用在曾经的影视巨头印纪传媒身上,再贴切不过。这家公司曾是资本市场的“天之骄子”,参与过《建国大业》《钢铁侠3》等大片,市值一度逼近500亿,创始人肖文革更是风光无限,稳坐“四川首富”宝座。然而,短短四年后,公司账户仅剩371元,老板们却卷走40亿逃往美国,买豪宅、私人飞机,留下数万股民血本无归。今天,我们就来扒一扒这场“金蝉脱壳”的资本游戏,看看光鲜背后藏着多少暗流涌动。

事情概述

一、从体操冠军到资本大佬:吴冰的“华丽转身”

“双料冠军”的体坛传奇吴冰的人生,前半段堪称励志模板。5岁练体操,13岁拿全国冠军,退役后转战花样游泳,又摘得桂冠,成了体坛罕见的“双冠王”。可就在众人以为她会像郎平一样扎根体育时,她却突然退役,跑去北京体育大学读书,还嫁给了美国导演丹·密茨,摇身一变成了“国际人士”。

香港影坛的“打星梦”90年代,吴冰跑到香港拍电影,和成龙、万梓良搭戏,演了十几部武打片。虽然没成巨星,却摸透了娱乐圈的门道。用网友的话说:“这姐们儿,干啥像啥,就是心太野。”

二、三人成“虎”:DMG的资本发家史

广告起家的“铁三角”1993年,吴冰夫妇拉上背景神秘的“大院子弟”肖文革,成立了DMG广告公司。靠着肖文革的人脉,他们拿下宝马、奥迪等大牌广告,还拿遍国际大奖。但吴冰的野心不止于此——“广告挣的是小钱,影视才是大买卖!”

《建国大业》一战成名2009年,肖文革盯上了献礼片《建国大业》。他砸钱成为出品方之一,甚至亲自上阵演了个有台词的角色。电影狂揽4.3亿票房,DMG从此跻身影视圈。紧接着,他们又投资《钢铁侠3》,打出“中美合拍”的招牌,吴冰更自称“中国首位好莱坞女制片人”,风光无两。

借壳上市,对赌“踩线”2014年,DMG借壳四川一家猪肉公司上市,改名“印纪传媒”。为了完成对赌协议,公司连续三年利润精准压线达标:2014年4.36亿、2015年5.74亿、2016年7.31亿,误差不到1%!明眼人都嘀咕:“这账本怕是比魔术师的手还巧。”

三、泡沫破裂:40亿套现与“胜利大逃亡”

业绩变脸,股民傻眼对赌期一过,印纪传媒立马“原形毕露”。2018年净利润暴跌至-17.86亿,股价从26块跌到5毛,3万多股民被套得死死的。有网友自嘲:“当初以为买了‘影视茅台’,结果是个‘韭菜盒子’!”

“金蝉脱壳”三部曲

肖文革套现:2018年,他两次转让股权,套现24亿,又质押股份融资20亿,总计卷走44.5亿。吴冰“称病”跑路:早在暴雷前,她就以“养病”为由躲到美国,还被曝出早已入籍。资产转移:钱一到手,三人火速在美国购置比弗利山庄豪宅(5000万美元)、私人飞机(庞巴迪全球快车,3000万美元),豪车更是一车库。

破产清算,一地鸡毛2022年,法院一纸公告宣告印纪传媒破产,公司账户只剩371元。而肖文革被列为“老赖”,吴冰却在美国社交媒体晒出泳池派对照,气得股民直骂:“这哪是‘铁三角’,分明是‘铁了心坑人三角’!”

结尾

“资本游戏”的冷思考印纪传媒的崩塌,撕开了影视圈资本狂欢的遮羞布。对赌协议成了“财务魔术”的遮羞布,明星IP变成“圈钱工具”,创始人则把公司当提款机。更讽刺的是,吴冰曾信誓旦旦说“公司是我的亲儿子”,结果“儿子”饿死了,“爹妈”却带着钱跑了。

如今,中老年投资者谈起这事仍心有余悸:“当初看他们投《建国大业》,觉得靠谱,谁知道‘建国’没建成,倒是建了他们的‘美国豪宅’!”

留给我们的问题:当资本游戏的鼓点停下,谁在裸泳一目了然。可下一个“印纪传媒”会不会换个马甲卷土重来?普通老百姓又该如何躲开这些“带刺的玫瑰”?

(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分享你的投资故事,或聊聊你对影视圈资本乱象的看法!)

0 阅读:87

渺若去新说社会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