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三七粉不能长期吃,吃多了有啥后果?中医揭晓答案

行平双 2025-02-26 09:58:45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为便于理解部分情节存在“艺术加工”成分。喜欢点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健康文章。

三七粉,作为一种中药材的打粉制品,近年来在养生圈子里可谓风头无两。有人将它奉为“活血圣品”,有人则把它当作日常保健的“必备良药”,甚至每天早晚都要来上一勺,生吃熟吃轮番上阵。

而三七粉真的适合长期服用吗?它的副作用被低估了吗?中医对此早有定论,但许多人却并不知晓其中的风险。

今天,我们就从科学、医学、历史等多个角度,来深度剖析三七粉的使用误区,以及过量服用可能带来的健康隐患。

三七粉到底是个啥?它为何能风靡养生界?

三七,又称田七,原产于中国云南、广西一带,是五加科植物的干燥根茎。

它的药用价值在中医典籍中早有记载,最早可以追溯到《本草纲目》。

李时珍曾评价三七“人参补气第一,三七补血第一”,这一评价奠定了三七在中医药中的地位。

现代医学研究也发现,三七含有三七皂苷、黄酮类化合物等活性成分,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降血脂等作用。

但凡事有度,中药讲究“是药三分毒”,再好的东西吃多了,也可能变“毒药”。

三七粉作为三七的粉末制品,其药效更容易被人体吸收,这就导致了长期、大量服用可能引发一系列副作用。

长期吃三七粉,身体会发生什么变化?

1. 过度活血,导致出血风险增加

三七粉的核心功效是活血化瘀,它能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微循环,适用于瘀血体质的人群。

但如果长期服用,特别是本身血液凝固功能较差的人,可能会导致出血倾向增加。

牙龈出血、鼻出血、女性月经过多,甚至在某些情况下,可能引发皮肤自发性淤血。

医学研究表明,三七中的皂苷类化合物能够直接作用于血管壁,使血管扩张、血流加快。

如果本身血管脆弱,或者有凝血功能障碍,如血小板减少症、凝血因子缺乏症等,服用三七粉可能会加重病情,甚至诱发脑出血、消化道出血等严重后果。

2. 影响肠胃功能,可能引发消化不良

三七味微苦,性偏温,虽说能够促进血液循环,但对于脾胃虚寒、消化功能较差的人,长期服用三七粉可能会加重胃肠道负担,导致腹胀、恶心、胃痛等不适症状。

有研究表明,三七粉中的某些成分可能会刺激胃酸分泌,导致胃黏膜受到一定的刺激。

而胃溃疡、胃炎患者如果长期服用,可能会加重病情,甚至出现胃出血的风险。

3. 可能影响肝肾功能,增加身体代谢负担

三七中的某些活性成分需要通过肝脏代谢,并由肾脏排出体外。

如果长期大量服用,可能会加重肝脏和肾脏的负担。

尤其是肝功能不佳或肾功能不全的人,可能会出现肝酶升高、尿蛋白增加等问题,甚至可能诱发药物性肝损伤。

现代医学研究发现,三七皂苷的代谢途径涉及多种肝酶,如果长期服用,可能会影响肝脏的解毒功能。

肝病患者、肾病患者在服用三七粉前,应咨询医生,避免额外的健康风险。

为什么有人吃三七粉效果很好,有人却出现不适?

这就涉及到中医讲究的“因人而异,辨证施治”。

三七粉并非所有人都适合,它更适合瘀血体质、血液循环不畅、心脑血管疾病风险高的人群。

但如果是阴虚火旺、气血两虚、脾胃虚寒、凝血功能异常的人,服用三七粉可能弊大于利。

三七粉的服用剂量也至关重要。

很多人认为“中药温和无害”,随意加大剂量,但三七粉每天的推荐剂量一般在3-5克之间,最多不超过10克。

一旦超量,副作用风险就会大大增加。

三七粉的正确服用方式,你真的知道吗?

如果你确实需要服用三七粉,以下几点建议可以帮助你减少副作用:

控制剂量:每天不超过5克,且不要长期连续服用。

一般建议服用1-2个月,停1个月,让身体有时间适应。

选择合适的服用方式:生吃活血,熟吃补血。

如果是调理气血、改善贫血,可以用温水冲服;如果是治疗跌打损伤、消肿止痛,可以用温开水送服生三七粉。

避免与抗凝血、降压药物同时服用:三七粉本身有一定的抗凝血作用,如果与阿司匹林、华法林等抗凝药物一起服用,可能会增加出血风险。

脾胃虚寒者、孕妇慎用:脾胃虚寒者容易因三七粉的温性加重胃部不适,而孕妇服用可能影响胎儿的血液供应,应格外小心。

结语

三七粉虽然是中医珍贵的药材,但它绝不是“万能神药”。

长期、大量服用三七粉,可能对血液、肠胃、肝肾功能造成损害,务必遵循“适量、适时、适人”的原则。

如果你希望通过中药调理身体,建议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服用,而不是盲目跟风。

健康管理是一门科学,不能仅凭“听说”就贸然尝试。

参考文献

《本草纲目》—李时珍

《中国药典》2020版

《中药药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三七的药理研究进展》—中国中药杂志

本文所述内容,均基于现有科学知识和中医理论整理而成,旨在为读者提供健康科普信息。

如有任何健康问题请咨询专业医生。

0 阅读: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