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次CT,对身体的伤害有多大?做多少次会致癌?告诉您大实话

行平双 2025-04-21 10:05:54

很多人一听说要做CT,第一反应不是“多少钱”,而是“会不会致癌”。

在门诊,听得最多的不是“医生你觉得我需不需要做CT”,而是“医生,我上个月才做过一次,这个月做是不是太频繁了?会不会得癌?”

有时候真是哭笑不得:你都怀疑自己肺癌了,还怕查一下会让你得癌?这逻辑,搁谁都绕不过去。

CT到底伤不伤身?会不会让人得癌?

说实话,这个问题,真不是一句“有辐射”就能解释清楚的。你每天刷短视频、开导航、上网冲浪的电子设备也有辐射,咋没人担心手机让你得癌?可CT一提,立马紧张成“洪水猛兽”。

我们先从“伤害”两个字说起。

CT确实有辐射,这不是秘密。它用的是X射线,比普通拍片(比如胸片)强得多。但强多少?有个大概的量化单位叫“毫西弗”(mSv),这是衡量辐射对人体影响的计量单位。一次胸部CT大概是7个mSv,而普通的胸片只有0.1个mSv。听起来好像CT是胸片的70倍,吓人吧?但别急,别光看倍数。

我们每天生活在地球上,不管你信不信,其实每天都在被“自然辐射”环绕。比如高原地区的人每年接受的自然辐射比平原高得多,有的甚至接近10个mSv。那拉萨人是不是集体得癌了?显然不是。

联合国科学委员会给出的数据是:每年人均接受的自然背景辐射在2.4mSv左右。也就是说,一个普通人一年啥都不干,就坐着喝茶吃瓜,也有2~3个mSv的辐射在身上绕。但没人因此焦虑得掉头发,为什么CT就成了“过街老鼠”?因为“医院”“射线”“仪器”这些词,加上咱们文化里对“癌症”的极度恐惧,组合起来,直接制造了恐慌滤镜。

不是说CT无害。所有的医学检查,都有利有弊。CT的辐射风险是存在的,尤其是频繁重复检查、特别是儿童、孕妇等特殊人群,确实需要谨慎。但关键问题是:你做这次检查,是不是“必要”的?这才是核心。

医学上有个说法叫“风险收益比”。意思是你做这件事,冒的风险值不值得你得到的好处。比如一个人怀疑肺癌,医生建议做低剂量螺旋CT筛查。这个检查的辐射量其实比普通CT还低,大概1~1.5mSv,但能提前发现早期肺癌,生存率一下从20%拉到80%以上。你说,这点辐射还重要吗?你怕的不是CT,而是“确诊”。

现实中,有些人一边反复咳嗽不去查,一边在朋友圈疯狂转发“CT致癌”的文章,还附带emoji和“真相惊人”。这不叫健康意识,这叫“信息过载下的选择性偏听”。

CT怎么就和“致癌”扯上关系的?得从辐射对DNA的影响说起。高剂量辐射确实有可能破坏细胞DNA,引发突变,从而可能形成肿瘤。但关键是,这个“高剂量”得高到什么地步?历史上最有名的“高辐射”事件就是切尔诺贝利核泄漏,那种级别的辐射暴露,CT是拍不到那个档次的。

目前的研究数据显示:累计接受100mSv以上的辐射,才有明确的癌症风险增加。而一次CT是7mSv,你得做十几次,甚至更多,才可能接近这个水平。而且还得是短时间内密集做,不是你今天做一次、明年做一次这种节奏。

但很多人就是怕,不管你怎么解释。怕到什么程度?有的患者宁愿拖着不查,也要等到“再等等看看”,结果一查就是晚期。那时候,CT能看出东西了,治疗却赶不上了。你说,这不冤吗?

还有些人因为做过几次CT,焦虑到失眠,开始“排毒养生”“吃抗辐射食品”,甚至买“防辐射服”。这就更走偏了。你真要担心辐射,先别天天盯着手机屏幕看八小时,别躲着CT去熬夜追剧。

有趣的是,CT这种“被妖魔化”的检查,其实在很多发达国家,是常规体检的一部分。特别是肺癌高发地区,比如日本、美国,他们的高危人群(比如抽烟超过30年的人)是建议每年查一次低剂量CT的。而在国内,一听“每年查一次”,有些人简直感觉医生是“卖机器的”。

这背后,其实还有对“病”的误解。在很多人心里,“查出来就是有病”,而不是“查出来能早治”。这是一种深深根植的文化观念问题。就像老一辈人觉得“医生越看越多病”,而不是“你原本就有病,只是现在被看出来了”。

所以说到底,CT该不该做,不是看你怕不怕,而是看你是不是该做。医生不是随便就让你做CT的,尤其是公立医院,检查资源紧张得很。真能让你做CT的,大概率是有根据的,不是“拍着脑袋决定”的。

我们也不是鼓励大家“大胆多做CT”。任何医疗行为都要有度。比如儿童做CT,医生会特别谨慎,因为他们对辐射更敏感。又比如孕妇,CT一般避开腹部区域、非必要不做。但成年人,在医生建议下做一次胸部CT,真的没你想得那么“伤身”。

要说真正让人得癌的东西,CT排不上号。你天天抽烟、熬夜、暴晒、暴饮暴食、情绪压抑、不运动,这些才是癌症的“真推手”。但它们太“普通”了,所以不容易引起警觉。人们反而会去怕那些“看起来高科技”的东西,比如CT。

这就像一个悖论:人总是害怕看得见的风险,却忽视了身边每天都在吞噬健康的慢性杀手。

别再问“做几次CT会得癌”了。你应该问的是:“医生,这次我做CT,对我有没有必要?”

如果医生说“有必要”,那你就配合做完,然后该治治、该查查。别再去上网搜“CT辐射对身体的影响”,那只会让你陷入信息泥潭,既焦虑又不知所措。

要知道,CT不是用来致癌的,是用来救命的。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

参考文献:

[1]马娟,李红,王刚.CT检查的辐射剂量与对人体的影响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23,18(28):130-132.

[2]王璐,赵宇,刘杰.低剂量CT肺癌筛查的临床有效性研究[J].实用放射学杂志,2024,40(04):571-574.

[3]李娜,郭磊,朱婷婷.放射检查与癌症发生风险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23,39(06):786-789.

2 阅读: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