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编辑|往史云烟
前言
五次登上春晚舞台,凭借着《山歌好比春江水》这首歌风靡全国,但在事业好转之际,她却遭遇了铺天盖地的负面舆论,几乎身败名裂。
一时间,她成为了众人指责的“小三”,但事实的真相却是,她才是那个无辜的受害者。
当年,她被自己的恩师一手捧红,并相爱有了孩子。她曾天真以为,两人会有一个幸福的家,却不料恩师隐瞒了自己已婚有孩子的真相。
面对如潮水般的谩骂和网络暴力,她一度陷入绝望,甚至尝试过自杀。可自杀未遂的她却因此失去了自己的孩子。
那么,她究竟是谁?如今,又过着怎样的生活呢?
春晚常客的隐秘伤痛
这个人就是斯琴格日乐。
2005年春晚后台,斯琴格日乐对着化妆镜仔细检查妆容。这是她第五次登上这个全国瞩目的舞台,工作人员早已熟悉她那张带着草原气息的面孔。
舞台灯光亮起时,没人能想到这个在镜头前活力四射的女歌手,正经历着人生最黑暗的时刻。
三个月前,一篇娱乐报道撕开了她光鲜外表下的伤口。媒体曝光了她与恩师臧天朔的婚外恋情,详细描述了她是如何被这位摇滚前辈欺骗的。
抢救室里刺眼的灯光成为她记忆中最鲜明的画面。醒来后医生告诉她,腹中两个月的胎儿没能保住。
身体恢复期间,她整日躺在病床上盯着天花板,回想着自己是如何一步步走到今天的。
草原少女的音乐梦
时间倒流到二十年前的内蒙古草原。13岁的斯琴格日乐穿着崭新的舞蹈服,站在内蒙古艺术学院的练功房里。
镜子里的少女身姿挺拔,眼神里闪烁着对艺术的渴望。每天六点起床练功成为她的习惯,即使寒冬腊月,也能在晨光中看到她独自练习的身影。
大学二年级那年,学校联谊会上,她认识了玩摇滚乐的学长。那个背着吉他的男孩带她第一次听到了Beyond的歌,电吉他的音浪击中了她心底某个沉睡的角落。
她开始偷偷学习贝斯,加入了学长的校园乐队。毕业后,她不顾家人反对,跟着男友踏上了开往北京的列车。
乐队第一次正式演出是在中关村的一个小酒吧,台下只有十几个观众,但她记得那天自己唱到嗓子沙哑的兴奋感。
好景不长,男友开始频繁夜不归宿。有次她提前结束工作回家,撞见男友和几个陌生人在吞云吐雾。
那天夜里,她收拾好行李离开了合租屋,身后是男友含糊不清的道歉。乐队就此解散,她带着贝斯辗转于各个酒吧,靠着微薄的收入维持着那个越来越遥远的音乐梦。
命运转折的代价
1999年深秋的一个晚上,臧天朔走进了斯琴格日乐驻唱的酒吧。
她正翻唱着一首蒙古民歌,高亢的嗓音穿透了嘈杂的酒吧。演出结束后,这位摇滚前辈主动来到后台,递给她一张名片,邀请她加入自己的乐队。
加入臧天朔乐队后,她的音乐生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贝斯手转型为主唱,臧天朔为她量身打造歌曲,带她参加各种音乐节。
2001年,她第一次站在春晚舞台上,独唱了那首《山歌好比春江水》,清澈嘹亮的嗓音一夜之间传遍大江南北。
私下里,臧天朔对她的关照超出了师徒界限。他会记得她喜欢喝的奶茶口味,在她感冒时送药到公寓,排练到深夜时坚持送她回家。
某个庆功宴后的雨夜,臧天朔送她回家时突然吻了她。她明知不应该,却无法抗拒这份温暖,两人开始了地下恋情。
纸终究包不住火。某次商业活动后,一个自称臧天朔妻子的女人在后台拦住了她。看着对方手机里的全家福,她才知道自己深爱的男人有个上小学的儿子。
重生之路
离开北京那天,斯琴格日乐只带了一个行李箱。火车驶过内蒙古草原时,窗外的蓝天绿草让她泪流满面。
家乡的老房子还保持着原来的样子,母亲什么也没问,只是每天变着花样做她爱吃的蒙餐。
最初半年,她几乎足不出户。直到有天清晨,她被窗外牧民的歌声唤醒。那首古老的蒙古长调像一把钥匙,打开了她封闭已久的心门。
她开始跟着牧区的老人学习传统民歌,背着录音设备走遍草原,记录那些即将失传的旋律。
2008年,她在呼和浩特办了场小型音乐会。没有华丽的舞台,没有炫目的灯光,她只是安静地唱着那些草原上的故事。
演出结束后,一个女孩哭着拥抱她,说她的歌声让自己走出了抑郁症。那一刻,斯琴格日乐终于明白,音乐从来不是用来炫耀的技巧,而是治愈灵魂的力量。
如今57岁的斯琴格日乐依然活跃在音乐圈,只是不再追逐名利。她的社交媒体上大多是草原风光和排练片段,偶尔会分享给牧区孩子上音乐课的照片。
有粉丝问她是否还相信爱情,她回复了一个微笑的表情。那些曾经的伤痛已经化作歌声里的沧桑,而生活,正在以她自己的方式继续。
信息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