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现在有一部分家庭由于工作或者其他的原因,是由长辈来帮助带孩子的,在这样的家庭结构中成长的孩子会遇到一些特殊的问题。在家里大家都是围着孩子在运转,有的家里哪怕一丁点困难都不愿意让孩子面对,还有时候还没来得及他自己思考和解决,大人就直接帮他处理了。还有的家庭因为处理这些问题而导致家庭成员之间有了意见。
这样过度、过多的关注孩子,会对他造成很多的影响。孩子也分辨不清楚应该是听谁的。每家每户都有自己的特殊情况,如果是必须由老人帮助一起带孩子的家庭,尤其要注意教育方式的沟通,在传统和现代之间找到最适合孩子的方式。否则家长之间的关系也会受到影响。在这种家庭结构中最为重要的就是沟通,处理好相互之间的关系,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和理念要一致,千万不能各执一词。
首先家长们之间一定要经常的商量,并且要达成一致。比如面对孩子哭闹时,有的老人觉得孩子还小,能哄一哄就过去的事情,干嘛非要和一个孩子较劲。有的父母坚持自己的主张,认为对就对、错就是错,必须要让孩子认识到,不能采取哄的方式。这样在家里就会出现有的要哄哄孩子,有的要让孩子自己冷静的矛盾局面。
我们可以想象如果家长之间不一致,那么孩子也不知道该听谁的。所以家长之间要就孩子的教育问题经常的探讨,不是谁必须听谁的,而是要尊重正确的育儿方式。比如孩子遇到不顺心的事情而大哭大闹,这时候正确的处理方式应采用温柔的眼神和坚定的语气和孩子沟通。
家长应该调整好自己的情绪,保持心平气和的态度,让孩子感觉到大人的情绪不会被他的哭闹影响,并且坚定地告诉孩子遇到难事哭是没有用的,应该自己想办法解决,如果自己解决不了可以寻求大人帮忙,并且一定要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情绪。通过事先沟通好解决孩子哭闹的方法,就能在遇到这种场景时,家人都会默契的采取这种方式来处理。
其次家长做孩子的指导者,而不是包办者。孩子在独自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有可能是做正确了也有可能做错了,还有可能在这个过程中遇到困难。这些经历是孩子自己探索的过程,有些困难是需要小孩子自己去处理的,他们的这种能力可是巨大的,我们无需过多的担忧和干扰,相反要留给孩子时间和处理问题的机会。
如果家人们把这个过程都承担了,其实是影响了孩子探索的能力和试错机会,会造成孩子对家长的依赖心理,今后当孩子遇到困难时,家人们应该统一认识,应该先询问孩子是否需要帮助,而不是直接上手;在征得孩子同意后再用引导、提示的方式协助他,让孩子体会到自己解决问题的成就感和满足感。
最后家人一定要互相的包容和照顾彼此的情绪。孩子是家庭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全家人不能都是孩子高兴就高兴,孩子难过就难过,而不考虑他人的感受。这样不仅不利于孩子,也不利于家人之间的情感。
结语:养育孩子是父母为主要角色的,如果确实需要长辈帮助就要处理好大家庭的关系,平时就孩子出现的问题也要及时的沟通,但是也要注意家庭成员尤其是长辈的感受,千万不要忽略他们的情感。
以上本文章(是本人原创)望读者喜欢,给小编点点关注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