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是第30个“世界读书日”,今年“世界读书日”的主题是“阅读:通往未来的桥梁”。
阅读是一种习惯,而这种习惯关系到人的精神和素养、社会的风貌与气质。读书是开阔眼界成本最低的方式,公共图书馆在阅读引领、消弭文化差距上,起到重要的作用。
湖北省图书馆多年来联动全省公共图书馆,开展图书流通、资源共享、城乡共读,积极推动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
陈维博和他在湖北省图书馆借阅的图书
阅读成习惯,一年进鄂图读书人数近300万,借阅图书322万册次
4月12日,周六,大风来袭。“今天还去图书馆吗?”“去!”来自武汉晒湖小学五年级一班的陈维博,是图书馆的铁粉,风雨无阻!于是,陈爸爸马上发动电动车,载着10岁的陈维博和他的一行李箱的图书出发了。
二十分钟左右到达了湖北省图书馆,陈维博直奔还书区,从行李箱中掏出《我的第一本科学漫画书 科学发明王》《我的机器宠物》《装在口袋里的爸爸》《半小时漫画宋词》等24本书,归还给图书馆,然后慢悠悠享受起了在湖北省图书馆的阅读时光,看书、挑书,两个多小时后,父子俩把新借的24本书又塞了一行李箱,心满意足地回家了。
陈爸爸将儿子借的厚厚一摞书发在朋友圈,配文说:“你负责享受书的味道,我肯定负责搬书,这些至少够啃半个月了。”陈维博说,每周六去湖北省图书馆借还书,已经成为了习惯。以前一张借阅证,一次借12本书,后来他和爸爸的两张借阅证,一次可以借24本书,“大部分是我看的,一小部分是爸爸看的,我看得很快,有时候一天可以看两三本”。尤其《怪物大师》《如果历史是一群喵》等漫画书是他的最爱。
湖北省图书馆“童之趣”双语故事会《Dear Zoo》活动
除了看书,陈维博还喜欢来湖北省图书馆参加活动,元宵节汤圆制作活动、作家面对面活动、荆楚科普大讲堂之“地磁场”、双语故事会等,都有他的身影。陈爸爸说,湖北省图书馆丰富的藏书和活动,让躁动的孩子有了安静的乐趣,让孩子热爱阅读、热爱图书馆,从中收获知识、收获快乐。
据介绍,过去一年,进湖北省图书馆阅读人数近300万人,借阅图书322万册次。今年,第22届“童之趣”少儿读书系列活动,在“6G阅读共同体”的基础上迭代打造以“阅动童年·在星际书海间翱翔”为主题的“6Yue时空阅读计划”。一季度,省图书馆围绕分龄分级、趣味科普、童趣非遗开展萌宝请就位、童趣玩科学、童趣探非遗等少儿阅读推广品牌活动206场。
流动图书进乡村,馆员用背篓把书送到村民手中
4月15日,周二,艳阳高照。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图书馆的工作人员,背着背篓行走在前往南河村4组李克均家的乡间小路上,背篓里放着《史记》《莫言精选集》《魔芋栽培技术100问》等图书。
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图书馆馆员送书到李克均老人家中
上周,图书馆工作人员通过同村的小杨了解到,南河村离县城较远,村民多老年人,出行不便,有村民喜爱读书却无法享受到图书馆优质的资源,80岁的李克均老人便是其中一位。图书馆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精心挑选了他喜欢的文学、历史、科普类图书,并为他11岁的孙子带去了少儿科普、文学、历史知识等方面的书籍。由于前往他家的公路崎岖,中型图书车通行不便,工作人员便使用当地最常见的农用工具背篓,将书籍送到他家,当拿到这些书籍,李克均及老伴喜笑颜开,激动不已,“我一直都很喜欢文学类书籍,但是年纪太大,实在不方便买书看书,今天你们把书送到了家里,实在太感谢了,感谢对我们农村群众的关心。”
同时,当天在南河村,图书馆正在举办“共沐书香 阅读惠民”流动图书进乡村活动,当地正值春茶采摘时节,茶农们正抢抓时节采摘春茶。工作人员将茶叶、玉米、土豆、中药材及生猪等农业种养殖书籍以及文学、社科类图书从图书车上搬运下来,这些书籍由广大爱心市民捐赠,当天也同样以爱心赠送的方式送到村民手中。
这是全省公共图书馆打通全民阅读“最后一公里”,推动全民阅读向乡村延伸的典型场景。
总分馆制是近年来推进公共图书馆服务城乡一体化建设的重大改革举措。根据省委省政府印发的《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湖北省图书馆在完善基层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强化总分馆制建设、丰富馆藏文献与阅读推广资源等方面持续发力,充分发挥体系统筹优势,推动各方形成工作合力。
省文化和旅游厅加强政策引领,印发《关于推进全省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的通知》,以总分馆建设为抓手,优化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布局,提高服务覆盖面和实效性。目前全省总分馆覆盖进一步完善,基本实现省、市、县、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公共图书流动共享和一体化服务。
随州市洪山一中图书室内,班小组读书会成常态 受访者提供
馆校共育阅读活动,“班小组读书会”如火如荼
4月16日,周三,阳光正好。当天下午,随州市洪山一中聚贤楼一楼的图书室内,书声琅琅。该校四二班的学生们正在这里进行班小组读书会活动。
据介绍,学校图书室共有2万多册图书,有来自于湖北省图书馆、随州市图书馆的流通图书,也有人民教育出版社、武汉华侨城小学捐赠的一批图书。学校小学部13个班,已经组成了约60个读书小组,如“骄阳”读书会、“向日葵”读书组、“奇思妙想”读书小组,同学们在班级中,按照不同的阅读兴趣,组建了不同的读书小组,各读书小组每周一次,会选择下午一节课的时间,在图书室内开展阅读活动。
“阅读带我们走进奇思妙想的世界。”每个读书小组都有一句自创的口号,表达孩子们对阅读的喜爱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成立班小组读书活动伊始,同学们对这种新的读书模式感到新奇,还会自发从家里带书过来,相互借阅,共同阅读提升。到了每月月底,他们还会开发新的阅读形式,让读书这件事变得生动有趣、丰富多彩。“奇思妙想”读书小组先后开展了共读一本书《窗边的小豆豆》《列那狐的故事》《西游记》《童年》的读书分享、话剧表演、古诗词背诵比赛等。
“太阳为什么会发光?花朵为什么是五颜六色的?海水为什么是蓝色的?天上为什么会有星星?风是哪来的……”在一次《十万个为什么》共读分享中,“追光者”班小组读书会与“奇思妙想”读书小组开启了你问我答的竞赛模式,两个小组的成员争先恐后,口若悬河,最后竟也平分秋色,不相上下。
据了解,随州市洪山一中的“班小组读书会”,是省图“相约乡读”项目中涌现出的鲜活阅读场景,湖北省图书馆还会定期为学校配送图书和阅读指导课。
“相约乡读”项目自2019年由湖北省图书馆发起,获得全省各级公共图书馆的积极响应。各地区在已有的城乡一体化联动和文教合作方式的基础上,也不断推出新举措,积极探索具有地方特色的“相约乡读”服务模式,如“馆校共育”的随州模式,“州市县三级联动”的恩施模式,“1+N”的宜昌模式,“乡贤领读”的罗田模式等,形成阅读的长效机制。(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徐颖 通讯员 竺佳怡 杨帆 刘林玲 赵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