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七分正经以度生":人过六十,这三件事必须装糊涂

奋发的读写人生事 2025-04-07 21:34:32

人活一辈子,年轻时较真是本事,老了装糊涂才是修行。

到了六十岁,看透人间百态,更要学会把明白往心里藏,把糊涂往面上摆。

活到这个岁数,能对这三点睁只眼闭只眼,才算活明白了。

一、子女的家事,就当两眼一抹黑

见过太多老人把子女的争吵当战场,把儿媳的牢骚当公文,结果越调解火越旺。

人老了得明白:子女吵架摔门背后是磨合,婆媳叹气抹泪里有段数。

你这双挂着老花镜的眼,看得出对错,却算不清人心。

儿孙自有儿孙劫。两头传话的是是非精,埋头收拾碗筷的才是聪明人。

你要把亲家的抱怨当真,倒是容易;可要当好这家庭法官,怕是连退休工资都得搭进去当"调解费"。

人家两口子床头吵架床尾和,你当着一桌子人说公道话,最后落得个里外不是人。

人过六十,最体面的做法是学那庙里的泥菩萨。

面上笑得一团和气,私下把存折密码捂严实。

年轻人半夜吵架摔盘子,你就当听不见;闺女抱怨女婿懒,你只管笑呵呵添双筷子。

人生这场戏,父母早该从主演退场当观众,端杯茶看热闹,千万别抢戏。

二、钱上的账本,多报少算莫拆穿

老人兜里有几个钱,茶园里就有多少故事。

女儿南边买的金镯子,说是孝敬你养老的,你且笑纳就行,别较真有没有旧金回炉的份儿;

儿子北边说投资周转不开,你别打听是买了股票还是摔了手串。

人到这岁数,和钱的缘分早该心照不宣。

街坊老李头炫耀儿子每月给五千,你当他在茶楼说书;晾衣绳上挂孙女说的"奶奶红包下月还",你要记得明天买菜结算时的轻声巧笑。

钱账不清不算糊涂,非要趁着眼睛亮算清明,这日子才真要过成糊涂账。

三姑六婆借钱时的赌咒发誓,比电视购物还热闹。

你装聋作哑摸出两百块钱:"这点零碎钱不用记本子",转身就当喂了公园锦鲤。

这本是门互给台阶的生意,活着能把钱袋子捂软和点,走时省得在遗嘱上打官司。

三、风言风语听三句,封心锁耳懒较真

晨练队里的闲话比柳絮还密,东家女婿开豪车像是要离婚,西家女儿三十不嫁定是替人养私生。

你拄着拐棍站栏杆边,把手里的太极剑舞成密不透风的盾,话头递到跟前就当后山麻雀叫。

活了大半辈子,谁衣襟上不沾点泥点子?偏有那老眼昏花的总爱拿放大镜瞧门道。

送你十个字秘诀:耳朵卷起当门帘,嘴巴扣紧当钱袋。

隔壁夸孙子年薪百万,你就笑眯眯说青菜一斤三块五;对面叹媳妇不生二胎,你只管低头挑红豆煮得烂不烂。

人老了最怕犯轴,定律比宪法还多。

晒太阳时听流言碎语,当听评弹,听罢拍拍裤子上的瓜子壳起身。

茶杯里乾坤尚大,哪里装不下他人屋檐二两灰?

六十岁的聪明人像老榆木疙瘩,外皮糙得能磨刀,内里把年轮盘得发亮。

活到这个分上,处处显精明那是跟自己过不去,事事装糊涂才是留余地。

记住:能在子女的战场当哑巴,能在钱的事上做菩萨,能在是非堆里成瞎子,这日子才能过得像个弥勒佛——胸膛装着乾坤,嘴上挂着"阿弥陀佛"。

衣兜里塞着救心丸,脸上摆着慈眉善目,这才是老年人的最高段位。

0 阅读:0

奋发的读写人生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