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随着载有1500吨进口木浆的49118次货运班列从武昌车务段大花岭站缓缓驶出,向着四川德阳进发,一条全新的“巴西—上海港—大花岭站—德阳站”“海江铁”联运通道正式开启。这不仅是大花岭站在物流运输领域的又一次突破,更是我国多式联运体系不断完善的生动注脚。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以及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新格局的构建,物流运输作为经济发展的“血脉”,其高效性与畅通性愈发重要。大花岭站此次开辟的“海江铁”联运通道,犹如一条新的动脉,为物资流通注入新活力。从运输路径来看,这批木浆经10万吨级海船跨越重洋运抵上海港,再换装5000吨级江船沿长江溯流而上,抵达武汉金口港后通过铁路从大花岭站运往四川德阳。这一复杂而有序的运输链条,整合了海运的大容量、江运的灵活性以及铁路运输的高效性与准确性,实现了不同运输方式的无缝衔接。
从物流效率提升的角度而言,此次入川木浆采用“箱等货、车等箱、不落地”的快速发运方式,运输时间大幅缩短3到4天。这得益于中国铁路武汉局集团有限公司武昌车务段、调度所等多部门与港口的紧密协作。他们专门制订货物装载加固、车辆调度和列车开行方案,提前在大花岭站集结充足运力。大花岭站更是按照优先配空、优先取送、优先编组、优先挂运的“四优先”原则组织运输,最大限度压缩货物停留时间。这种高效的协作模式,不仅是对物流运输流程的优化,更是对多部门协同作战能力的考验,为其他地区开展多式联运提供了宝贵经验。
在经济发展层面,该通道的开通意义深远。计划月均开行进口木浆班列3趟,年运量预计超过3万吨。这将有力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从木浆进口贸易到纸品加工等下游产业,都将因原材料运输的便捷与高效而受益。对于沿线地区而言,物流成本的降低意味着企业竞争力的提升,能够吸引更多投资,创造更多就业机会,促进区域经济的繁荣。以过去类似联运通道开通后的效果为例,像“澳洲—舟山港—黄石新港(罗家桥站)—铜录山站”铁矿石“海江铁联运”新通道开通后,为当地钢铁冶炼公司降低了物流成本,提升了综合效益。
从宏观层面看,这也是我国构建绿色高效物流供应链的重要举措。多式联运相较于单一运输方式,能够充分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的优势,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减少能源消耗与环境污染。在“双碳”目标的大背景下,这种绿色物流模式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有助于我国经济的绿色转型。今年以来,武昌车务段通过铁水联运方式发送各类物资150万吨,同比增长92%。这一数据不仅反映了该段在物流运输方面的蓬勃发展态势,更彰显了多式联运在现代物流体系中的强大生命力“海江铁”联运通道的开通,是一个新的起点。
随着更多类似通道的建设与完善,我国物流运输将更加高效、畅通,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我们期待看到更多这样的创新与突破,让物流的“血脉”在祖国大地更加顺畅地流淌,滋养各行各业,推动经济持续腾飞。(武汉 曹明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