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土地革命时期我党革命的武装力量统一被称为“红军”,由于当地各个根据地相互独立存在,红军时期各根据地的部队同一编制级别的人数也不尽相同,虽然后来军委统一了军一级的部队番号,但是同样是军级,各部队的人数也是差距很大。尽管当时各军人数不同,但是大家红军时期的军一级干部还是比较认可。
本文主要给大家介绍一下红军时期当过军长的开国将帅
十大元帅(7人)朱德元帅(红4军首任军长)
1928年5月4日,南昌起义的部队与秋收起义的部队井冈山会师后组建井岗山红四军,朱德担任红四军首任军长,红四军当时人数6000人。
彭德怀元帅(红5军首任军长/红3军军长)
1928年7月22日,平江起义的部队改编为红5军,彭德怀担任红五军首任军长,红四军当时人数2500人。
1935年7月21日,红一方面军与红四方面军会师后,红3军团改称红三军,彭德怀担任军长,当时总人数6000人
林彪元帅(红4军军长/红1军军长)
1930年2月,林彪接替朱德担任红四军军长,红四军当时人数4000人。
1935年7月21日,红一方面军与红四方面军会师后,红1军团改称红一军,林彪担任军长,当时总人数7000人
贺龙元帅(红2军军长/红3军军长)
1930年7月,根据中共中央军委的指示贺龙在湖北洪湖一带领导创建的洪湖赤卫队整编为红二军。贺龙担任军长,红二军当时人数2000人。
1931年9月,红2军团缩编为红三军,贺龙担任军长,总人数3000人
陈毅元帅(红22军军长)
1930年6月,赣南地方武装整编为红二十二军,陈毅担任军长,红二十二军总人数2400人。
徐向前元帅(红4军军长)
1931年7月,徐向前接替旷继勋担任红四方面军红四军军长,红四军总人数12000人。
叶剑英元帅(红19军军长)
1933年3月6日,福建军区的地方部队整编为红十九军,叶剑英担任军长,红十九军总人数3000人。
十大大将(4人)徐海东大将(红28军军长/红25军军长)
1933年9月,徐海东的红25军第74师与安徽地方部队红82师合编为红二十八军,徐海东担任军长,红二十八军总人数2000人。
1935年9月,徐海东接替牺牲吴焕先担任红二十五军军长,红二十五军总人数4300人。
萧劲光大将(红29军军长)
1935年12月,陕北地方游击队合编而成红二十九军,萧劲光担任军长,红二十九军总人数800人。
张云逸(红7军军长)
1929年12月11日,百色起义的部队整编为红七军,张云逸担任军长,红七军总人数2800人。
王树声(红31军军长)
1933年7月,红四方面军红73师扩编为红三十一军,王树声担任军长,红三十一军总人数18000人。
上将(8人)肖克上将(红8军军长/红31军军长)
1932年3月,肖克接替作战负伤红八军军长李天柱担任军长,红八军当时人数2200人。
1936年2月,肖克接替生病的红三十一军军长王树声担任军长,红三十一军当时人数5000人。
张宗逊上将(红12军军长)
1932年4月,张宗逊接替罗炳辉担任第十二军军长,红十二军当时人数2000人。
王宏坤上将(红4军军长)
1935年2月,红四方面军红10师扩编为红四方面军红四军,王宏坤担任军长,此时红四军总人数18000人。
1936年1月,王宏坤重新担任红四军军长
许世友上将(红4军军长)
1935年7月,红一方面军与红四方面军会师,两军进行干部交流,许世友调任红四军军长,此时红四军总人数12000人。
陈再道上将(红4军军长)
1936年10月,陈再道调任红四军军长,王宏坤转任红四军政委,此时红四军总人数5700人。
宋任穷上将(红28军军长)
1936年4月,宋任穷作为政委接替阵亡红二十八军军长刘志丹的军长职务,红二十八军当时人数1500人。
宋时轮上将(红28军军长)
1936年5月,宋时轮接替宋任穷担任红二十八军军长,红二十八军当时人数1500人。
阎红彦上将(红30军军长)
1936年4月,陕北地方武装和晋西北游击队合编为红三十军,阎红彦担任军长,红三十军总人数1000人。
中将(1人)程世才中将(红30军军长)
1935年7月,红一方面军与红四方面军会师,两军进行干部交流,程世才调任红三十军军长,当时红三十军总人数11000人。
少将(1人)贺晋年少将(红27军军长)
1937年1月,原红27军红81师与陕北、关中地方团合编为新红二十七军,贺晋年担任军长,红二十七军总人数2000人。
红军时期的标准建制是:一个师6000人,一个团2000人,只有红四面军一直是执行这个标准,红1军与红15军会师组建红四方面军的红四军最初只有两个师红10师与红11师,所以徐向前元帅红四军军长时期红四军有12000人。后来红四方面军川陕扩军时变成了2个师,所以王宏坤红四军军长时期是18000人。
红一方面军的朱德时期的红四军原本6000人只有一个师建制,但是军级建制架起来。林彪时期因为从红四军抽调不少人员去组建其实部队,所以红四军人数就只有4000多人。林彪当军团时下辖红3军,红4军,红12军三个军也只有10000人左右,后来1933年整编取消军级建制同时补充人员,红1军团才达到标准18000人,这也是长征前红1军团人数。
红军时期的一个标准军18000人,但是达不到标准可以建成架子军,一个军建不成三个师可以先建一个师,一个师建不成三个团,当然可以先建一个团。比如萧劲光的红29军组建初期只有800人不到,一年时间就变成了2000多人了。因为红一方面军的军都处于发展时期,所以红一方面军的军的人数都比较少。
红军时期的军长55年授衔都应该是上将以上,55年授衔只看级别,不看人数,要不然红一方面军与红四方面军会师后,红四军军长许世友12000人,红1军军长林彪只有7000多人,7000人还是包括了红四军补充给红1军的2000多人,最终55年授衔林彪是元帅,而许世友只是上将。
程世才授衔中将可能是受西路军影响,至于贺晋年为何会授衔少将军衔,那么真不清楚原因了。欢迎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