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一季度,私募行业存量竞争依旧持续,私募行业整体规模持续回暖,但不少私募公司在经历进一步出清。根据中基协数据,2025年一季度,中国私募基金行业的管理总规模达19.97万亿元,较2025年2月末增加了0.04万亿元,已是连续4个月的正增长态势。
从私募数量上来看,截至今年一季度末,私募数量相比2024年减少了125家。从六大规模组私募公司来看,百亿私募、5-10亿、0-5亿的私募公司数量分别下降了7家、3家、151家。另外,准百亿私募(规模50-100亿)、20-50亿、10-20亿的私募公司数量分别上升了13家、9家、14家。
在这些规模出现变动的公司中,共有189家私募公司实现了管理规模跃升,在7794家私募中占比2.42%。从投资模式来看,量化私募、主观私募、混合型(主观+量化)的私募分别有44家、96家、45家。
接下来,笔者将大家筛选出规模跃升为头部私募(规模50亿以上)、中型私募(规模10-50亿)、突破5亿生死线的私募以及连跃两级的私募,并盘点他们最新的业绩状况。(注:本文纳入业绩排名的私募旗下符合排名规则的产品至少为3只)
不到10%的私募跃升为头部私募!润洲投资、千衍私募在列
在截至一季度末的185家头部私募公司中,有18家私募实现了规模跃升,占比不到10%。其中,实现规模跃升的准百亿私募共有14家,百亿私募共有北京正定私募、泓湖私募、上海大朴资产、海南图灵4家。
从投资模式来看,量化私募数量较多,共有8家。从核心策略来看,股票策略、多资产策略的私募公司较多,分别有10家、5家。
从办公城市来看,位居上海、北京的私募数量较多,分别有9家、4家。从员工人数上看,纽达投资、北京正定私募等10家私募员工人数30人以上。
在这18家私募中,近半年符合排名规则的产品至少为3只的私募公司共有9家,收益位居前3的是北京正定私募、润洲投资、千衍私募。
位居第2的润洲投资管理规模由20-50亿跃升至50-100亿,旗下符合排名规则的10只产品总规模约为26.34亿元,近半年、一季度平均收益为***%、***%。
[应监管要求,私募基金不能公开展示业绩,文中涉及收益数据用***替代。]
润洲投资成立于2014年,公司秉持“从产业出发,再回归产业,以金融助力中国经济”的企业使命,逐步探索形成了以产业研究为基础,程序化为辅助,综合运用期货、期权、股票等各类金融工具,进行大类资产配置。
位居第3的千衍私募管理规模由20-50亿跃升至50-100亿,旗下符合排名规则的10只产品总规模约为10.82亿元,近半年、一季度平均收益为***%、***%。
千衍私募成立于2015年1月,专注于量化投资领域,以中低频股票基本面量化策略为主,寻求股票阿尔法收益。公司通过自上而下的投资逻辑结合数量化的方式构建有效的阿尔法因子体系,采用科学的系统化投资流程进行股票组合与交易,在一定波动率控制下追求风险收益最大化。
94家私募跃升为中型私募!英领基金、海南盛丰私募收益位居前5
在截至一季度末的524家中型私募公司中,有94家公司实现规模跃升,占比近18%。从公司规模来看,规模为20-50亿、10-20亿的公司分别为66家、28家。
从投资模式上看,主观私募公司较多,共有47家。从核心策略来看,股票策略的私募公司共有58家,占比超三分之二。
从办公城市来看,上海、北京、深圳的私募数量位居前3,分别有31家、18家、11家。从员工人数来看,惠澄资管、黑玺资产、汇富联合均超过30人。
在这94家私募公司中,近半年符合排名规则的产品至少为3只的私募公司共有16家,收益位居前5的分别为英领基金、壹点纳锦资管、安子基金、中睿合银、海南盛丰私募。
位居第1的英领基金管理规模由5-10亿跃升至10-20亿,旗下符合排名规则的3只产品总规模约为1.61亿元,近半年、一季度平均收益分别为***%、***%。
英领基金是一家运用金融科技进行多品种、多策略投资的私募公司。公司专注于投资交易基于数据、决策论、深度低延迟工程以及概率论等技术,寻找市场中股票估值的失配,致力于在中短线中获取超额收益。
位居第2的壹点纳锦资管管理规模由5-10亿跃升至10-20亿,旗下符合排名规则的5至产品总规模约为2.13亿元,近半年、一季度平均收益分别为***%、***%。
壹点纳锦资管成立于2019年1月,公司秉承“价值洼地”投资理念。通过前瞻性分析宏观经济、行业趋势,多因素动态评估公司基本面,致力于挖掘低估、成长且具有价值催动因素的公司,以期实现资产管理的持续高复合增长。
82家私募突破5亿“生死线”!晨耀私募收益位居第1
在私募行业内,普遍将5亿的管理规模成为“生死线”。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一季度减少的151家0-5亿私募中,82家私募突破了5亿“生死线”,实现了规模跃升。
在这82家私募中,规模为5-10亿的私募有77家,规模为10-20亿、20-50亿的私募分别有3家、2家。
从办公城市来看,上海、北京的私募数量较多,分别有29家、17家。从员工人数来看,乾行资管、上海笃熙禀泰私募、上海嘉策百煅私募、厦门世昀私募、华智汇金5家私募超过20人。
在这82家私募公司中,近半年符合排名规则的产品至少为3只的私募公司共有10家,他们的规模均跃升至5-10亿。其中,收益位居前5的分别为晨耀私募、优波资本、鼎泰四方(深圳)、津育投资、晋江泉智私募。
位居第1的晨耀私募旗下符合排名规则的3只产品总规模约为1.45亿元,近半年、一季度平均收益分别为***%、***%。
晨耀私募多年来主要从事北交所上市公司战投、定增、二级市场投资以及上市公司产业基金运营、并购重组等业务,已成为北交所市场上参与战投数量较多、投资金额较大、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投资机构,连续多次荣获证券时报挖贝网评选的“北交所新三板年度最佳投资机构”。
位居第4的津育投资旗下符合排名规则的4只产品总规模约为1.94亿元,近半年、一季度平均收益分别为***%、***%。
津育投资成立于2017年6月,专注于国内外的资本市场。公司执行董事张文龙先生,拥有十余年投资管理经验,专注和践行价值投资。
泓湖私募等6家私募规模连跃两级以上!
根据规模跃升的级数来看,今年一季度仅有泓湖私募等6家私募至少跃升两级,其中有2家私募跃升了三级成为20-50亿私募。从公司规模来看,泓湖私募为唯一一家百亿私募,其余5家私募均在一季度内突破了“生死线”,成为规模为10-50的中型私募。
泓湖私募规模从20-50亿连跃两级至百亿私募,近半年、近1年符合排名规则的产品分别有8只、6只,近半年、近1年平均收益分别为***%、***%。
泓湖私募专注于系统性宏观策略,以宏观策略研究体系和量化择时模型所给出的配置建议为基础,通过对宏观经济周期、货币供应量、市场估值水平、宏观政策导向以及市场氛围等因素的综合研究,形成对大类资产收益率在不同市场周期的预测和判断,从而确定股票、货币市场工具、商品期货和其他金融工具的投资比例,从大类资产配置中力争获得收益。同时采用量化模型精选品种择时交易,优化投资收益和风险回撤。
风险揭示:投资有风险,本文不构成任何宣传推介及投资建议。本资料涉及基金的过往业绩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深圳市前海排排网基金销售有限责任公司(“我司”)未以明示、暗示或其他任何方式承诺或预测产品未来收益。 本资料所涉产品数据及信息来自基金管理人、托管估值机构或外部数据库等,我司无法对其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作出实质性判断和保证,投资者须以中国证监会资本市场电子化信息披露平台、基金管理人官方网站及其委托的基金估值核算机构发布的内容为准。投资者应谨慎注意各项风险,认真阅读基金合同、基金产品资料概要等销售文件,充分认识产品的风险收益特征,并根据自身情况做出投资决策,对投资决策自负盈亏。我司不从事任何基金评价业务,相关排行(如有)均为内部评定结果,仅供参考。